曲科宇,韓慶祥
(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濟南250100)
水污染逐漸成為環境問題中的關鍵,為了減少水資源污染問題,相關部門研究了很多水污染處理技術,全膜法水處理工藝是一項有效的水處理技術。這項技術無須酸堿再生,具有操作簡單、連續制水、出水水質穩定等特點,在水污染處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
全膜法水處理工藝技術是將超濾技術、連續電解除鹽技術、反滲透技術進行有效融合的一種新型技術,能夠有效地處理各項水質,其主要原理是:(1)根據污水物質的幾何形體、體積大小、質量等各項物理性質的差異,通過分離膜實現分析[2];(2)根據污水物質化學性質由分離膜實現水處理,全膜法水處理效率會受到溶解速度、擴散速度的影響。溶解速度指的是污染物進入膜內速度、擴散速度指的是污染物擴散到膜另一面的速度,速度越快、透過膜的時間越短、過濾效率越高。
全膜法水處理技術主要是將多種膜分離技術進行統一整合,將單一過濾綜合成整套水處理流程。在社會的發展中,我國廢水、污水種類越來越多,尤其是微生物、大分子形態不固定,各項膜分離技術應用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就要利用一體化過濾流程全面處理水污染問題,提高水質的純度,為水資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支持[3]。全膜法水處理工藝又被稱為“第三代水處理工藝”,其主要工藝流程是處理、反滲透、EDI,全面確保水質的可靠性,有效地解決傳統工藝待解決的鹽分物質分離問題,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技術支持。
超濾是膜分離技術的一種,其推動力的來源是壓力,主要是對大小分子進行分離。在膜過濾技術過程中,往往會使用1.5nm~0.2μm的膜孔徑,在液體壓力差的作用下實現過濾目標。超濾主要是利用膜孔篩選實現大小分子進行分析,這項技術所占的面積比較小,但單位容器內的充填密度相對較高。
反滲透主要是去除水中離子、有機物、懸浮物和雜質,其基本原理是逆滲透原理,在一定壓力下濾膜會進水或溶解[4]。通常情況下,濾膜兩面主要分成2部分,分別是:(1)通過反滲透的滲透膜時被凈化;(2)固體殘渣、鹽分被滯留和濃縮。
EDI系統是一種新型脫鹽工藝,其主要是將電滲析、離子交換結合,基本結構是電滲析裝置,強酸陽離子交換樹脂、強堿陰離子交換樹脂,會被裝填在陽膜和陰膜之間,被填充位置會形成混床,這項技術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除鹽速度,無須酸堿就能夠實現自動平衡、連續出水,進而形成連續電除鹽[5]。
為了充分發揮全膜法水處理技術的作用,相關人員需要認真學習這項技術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技術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相關內容、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其規范,確保各項分析和論證參數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以滿足污水處理的實際要求[6]。另外,相關部門需要組織工作人員在經驗豐富的企業參觀學習,了解全膜法水處理工藝技術的成功經驗,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優化并創新污水處理系統。
在應用全膜法水處理技術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各項子系統的穩定運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技術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7]。首先,根據全膜法水處理技術流程制定完善的上崗制度,明確上崗需要遵循的原則,按照規范要求操作相關設備;其次,完善監督管理制度,相關部門需要定期組織技術人員對各個子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管理,確保相關技術人員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將污水處理系統參數設置在合理范圍內;最后,建立并落實設備保養制度。為了避免因設備損壞影響污水處理工作,相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維修保養制度,定期檢查并保養子系統的設備性能,認真填寫保養日志,及時地處理系統故障。
在應用全膜法水處理工藝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注重技術人員的培養,提高技術人員的綜合水平,可以制定技術人員培訓制度,根據技術人員的實際情況,可以實行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對新入職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技術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盡快勝任崗位工資[8]。另外,相關部門還應該注重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可以邀請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開展相關培訓活動,主要講解全膜法水處理工藝的技術原理、設備故障識別技巧,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參與講座和培訓活動,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為了有效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全膜法水處理工藝的宣傳和推廣,使更多人認識到全膜法水處理工藝的重要性,提高宣傳的整體效果,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水資源保護意識,將全膜法水處理技術應用到環境保護工作中,有效地治理水污染問題,實現環境保護的預期目標[9]。
綜上所述,全膜法水處理技術既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雜質、脫除鹽分,還具有可操作性強、處理效果好、無污染等優勢,能夠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回收利用,產生了很高的環境效益[10]。在新時期的發展中,相關研究人員需要根據我國國情,加大全膜法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力度,充分發揮出全膜法水處理技術的作用,有效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