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祿
摘 要:文章論述了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合理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并分析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如何有效進行財務管理。
關鍵詞:財務管理? 新農村建設
一、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合理進行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意義
新農村建設是在新時代發展下,對農村發展提出的新的要求,目的是將農村建設成經濟繁榮、設施齊全、環境優良、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從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之后,這項政策在我國得到更廣泛的發展和普及。在經濟建設層面,希望在全面發展農村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增加農民收入,盡可能縮小城鄉差距。在這個過程中,農村財務管理起到很大的推動和輔助作用,這項工作的開展不僅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而且能夠緩解農村經濟矛盾,對于新農村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當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工作人員素質不高
現在很多地區的農村進行財務管理的人員大多都是過去80、90年代委任的,很多就是本農村的居民,沒有經歷過專業的知識學習和培訓,對于財會知識的了解不足,都是憑借經驗開展工作。因此在財務管理中存在賬目記錄混亂、收據書寫不規范、收支管理不正確等問題,帶來不良影響。還有就是部分農村的財務工作人員更換比較頻繁,老齡化嚴重,職業道德不足,工作時人情化比較突出。
(二)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
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其涉及到的范圍不斷擴大,財務管理內容持續增加。但因為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普遍不高,對于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對自身的工作內容認識不到位,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問題,不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進展。
(三)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不完善
財務管理的規范性不足,制度管理不夠完善,指定的農村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規范在農村的宣傳和普及不到位, 很多財務人員都不了解,因此難以按制度開展工作。財務人員浪費和貪污現象普遍,對于發票、收據的審核存在漏洞;賬簿的整理不夠規范,檔案信息不全;監督機制不足,難以定期開展審核統計工作。
三、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財務管理有效途徑
(一)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質
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注意強化對農村財務管理,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水平。地方政府需要組織定期培訓班、學習會、講座等多樣化的培訓活動,加強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農村財務管理的正確認識,了解財務管理的流程、工作內容、相關制度等,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方法。財務管理人員本身還要注意不斷強化信息技術的學習,掌握最新的財務軟件的操作方法,同時了解財務管理的最新法律法規和本地區的規章制度等,促使財務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二)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地方政府要結合本地區農村財務管理的情況,制定規范性的規章制度,對財務賬簿記錄、收據發票原始憑證的審核、收支管理、檔案資料收集和歸檔等工作,進行嚴格的規范,實現規范性管理,保證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同時提升財務管理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外還要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動態監控,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穩定發展。地方政府要不定期抽樣對財務管理的賬務進行核計審查,進行全方位控制,并注意將審查結果告知群眾,保證公開透明;對審查過程中發現的優秀成果或違法亂紀行為分別進行獎勵和處罰,保證農村資金的合理利用。
(三)建立民主管理機制
地方政府還要注意鼓勵農村居民參與財務管理,完善財務公開機制和民主管理機制,通過民主監督、民主參與、民主交流等方式,保證村民的合法權益。另外還要積極收取村民對于財務管理的工作意見,對村民反映的問題進行查探和解決,保證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的有效性和不斷優化,不斷提升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四、結束語
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財務管理是一項重點內容,關系到農村經濟的有序發展。因此地方政府和農村財務管理人員要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進行解決,以提升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規范性、合法性和民主性。
參考文獻:
[1]彭慶苗.加強農村財務管理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農技服務,2017,34(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