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樂平
近日,《浙江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正式發布。方案規定“政府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轉化其持有的科技成果時,除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外,通過省內技術交易場所,以掛牌交易、拍賣方式確定價格的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即以公開市場定價為保障,取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時的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這也是浙江汲取“八八戰略”精髓,以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創新再出發為指引,深入分析區域科技創新優勢和劣勢,通過掃除制約科技創新的制度藩籬,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化區域劣勢為區域優勢的重大創新舉措,從全國層面看亦是改革創新的“新姿勢”。
資產評估成為制約浙江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卡脖子”難題??萍汲晒麑儆跓o形資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屬于事業單位國有無形資產,轉化應遵循國有資產處置的規范要求,同時科技成果的價值難以量化評估,通常需要進入市場才得以充分展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資產評估,不僅評估周期長、過程繁瑣,還存在評估機構不愿意接受小額標的評估的情況。如浙江高校科技成果資產評估的時間一般在15天以上,且需要職務發明人提交詳細的情況說明和較多的佐證材料,導致科研人員的精力被大量占用,且20萬以下的標的因評估手續費較低,很少有資產評估機構愿意承接。

授權高校院所自主決定評估遇到新的問題。為解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評估難的問題,財政部于2019年3月發布《關于修改〈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財政部第100號令),規定“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將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給非國有全資企業的,由單位自主決定是否進行資產評估”。由于科技成果轉化后續價值可能發生較大變化,且越是交易價格低的轉化后發生增值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高校院所普遍反映判定是否應進行資產評估存在困難,無相應的參考標準和操作依據。有高校出于審慎監管和保護轉化當事人的考慮,規定除普通許可之外所有的轉化方式均須進行資產評估,導致科技成果轉化數量和金額出現斷崖式下降。
浙江高??萍汲晒u估結果備案的相關規定存在空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因此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以作價投資方式進行轉化的,應進行資產評估。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改革國有資產評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資產評估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102號)、《財政部關于印發〈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管理辦法〉通知》(財企[2001]802號)、《財政部關于〈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備案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財資〔2017〕70號)等規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時按有關規定進行資產評估后,應在轉化行為發生前將評估結果向主管部門備案(即將評估項目的有關情況專題向主管部門報告并由主管部門受理的行為)。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動高校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教技廳函〔2017〕139號)規定,“教育部授權部屬高校負責科技成果資產評估備案工作”。按照國有資產處置“無規不可以為”的審慎原則,浙江省內非部屬高??萍汲晒D化評估結果的備案工作,政策適用和操作細則存在空白。
取消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已有政策依據。根據《關于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科發政〔2019〕260號)規定,“修訂完善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取消職務科技成果資產評估、備案管理程序”。根據《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大授權力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通知》(財資〔2019〕57號)規定,“鼓勵地方開拓創新,探索符合科技成果國有資產特點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國有資產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支撐作用,支持地方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上相關政策為取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提供了明確的導向和依據。
取消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須以公開交易和市場定價為前提和保障。浙江于2002年啟動建設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2012開始探索科技成果的競價拍賣活動,2014年建立浙江科技大市場,2016年設立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至今已形成了網上網下相結合、有形無形相融合、市場場所相契合的多層次技術市場體系。2019年,浙江科技大市場共發布科技成果20327項,成交并簽約1976項,成交金額62億元。2019年,科技成果“浙江拍”共成交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03項,起拍價1.24億元、成交價1.6億元,增值3600萬元,增值率29%。2019年,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進場交易的省內外院所已達40家,共成交科技成果1296項,掛牌價1.98億元,成交價2.29億元,競價率15%,增值率16%。浙江技術交易市場的良好市場定價和增值能力,成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保值增值的堅強保障,也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同意取消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成為可能。
取消資產評估有利于浙江打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根據《關于修改〈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財政部第100號令)的規定,國家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將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給國有全資企業的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轉讓、許可或者作價投資給非國有全資企業的,由單位自主決定是否進行資產評估。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間資本豐厚、創新氛圍濃郁、中小企業眾多、技術需求旺盛,取消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時的資產評估,有利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有效激發民營企業受讓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的積極性,從而整體有利于浙江經濟發展。
為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培育技術交易市場發展,以市場公開定價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在教育、財政等部門的積極支持下,《浙江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在“激發高校院所技術轉移活力”的章節中增設“通過省內技術交易場所,以掛牌交易、拍賣方式確定價格的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和結果備案”的條款,以解決高學院所科技成果轉化中的“卡脖子”難題。同時,根據《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2〕37號)、《做好清理整頓“回頭看”前期階段有關工作的通知》(清整聯辦〔2017〕31號),以及《浙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交易場所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浙政辦發〔2013〕55號)的相關規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為權益類交易,為規范技術交易行為,要求進入到依法設立的技術交易場所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