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編/史 詩
大國崛起,離不開大國金融,而發達開放的資本市場是大國金融的核心元素。
1984年飛樂音響公開發行股票、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2014年“滬港通”正式啟動……正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展示了共和國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的步伐。
中國資本市場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伴隨著改革開放一步一步地發展起來的,這是一個逐步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國證監會第二任主席周道炯說:“中國的股市應該講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股市。中國股市的建立和發展,又推動了改革開放,是它的動力。”
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規模很小到躍居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市場體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市場經濟的浪潮撲面而來,一批又一批上市公司快速涌現。
在1984年展區,一張看起來像鈔票、印著“上海飛樂音響公司股票”的紙片占據一角。
1984年11月的一天上午,上海飛樂電聲總廠門口擺出一張桌子,上面放著錢箱、票箱,不時有人前來交錢買股。到了午后,這個臨時的攤位撤去。新中國第一只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由此誕生。
兩年后,鄧小平會見以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為團長的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表團,在接受客人贈送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證章和證券樣張后,將一張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贈給客人。
國際社會因此發出了“中國與股市握手”的驚呼。從那時起,社會開始知曉、了解股票,一批又一批企業相繼奔向資本市場,演繹一段段刻骨銘心的財富故事。
從這一張股票開始,中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有許許多多的“高光時刻”。1987年,電真空作為第一家試行股份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向社會發行A股股票,國企上市破繭。1988年4月,深圳證券公司成立,深發展成為新中國第一只掛牌流通的真正意義上的股票。
1990年12月19日黃浦江畔,包括飛樂音響在內的“老八股”,以12.34億元市值開啟了中國股市邁向第二大股票現貨市場的征程。上市公司方陣“雛形”顯現。
2003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正式啟動,中國內地資本市場開始接納國際投資者的參與。QFII制度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主要渠道之一。
2003年11月,由證監會編撰的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白皮書正在準備,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是“繞不過去的關口”。2004年,白皮書升格為“國九條”,由國務院發布,將發展資本市場提升到國家戰略任務的高度。
2005年4月,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啟動,曾經備受“一股獨大”困擾的中國股市,開始步入“全流通時代”。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臨時股東大會結果出爐,190497151股同意,1股反對。三一重工作為“股改第一股”被載入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冊。
截至2006年底,滬深兩市共1301家上市公司完成或者進入股改程序,占應股改公司的97%。2007年,上證綜指以2728.17點開盤,年中創下歷史最高點位6124.04點。
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以48.6元的價格開盤,當日收盤漲幅163.23%,成交金額近700億元,超過深證成指的成交總額。當日收盤時其75158.06億元的總市值超過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一夜間登上全球總市值最大上市公司寶座。
2012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成立。2013年,新三板從小規模區域性試點擴大至全國,成為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2017年8月,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1.1萬家,成為全球上市(掛牌)企業數量最多的證券交易場所,中小微企業占比達94%。
新三板實現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突破,一批中小企業掛牌后,獲得股權或債權融資,改善了融資結構,提升了品牌價值。與此同時,新三板拓寬了早期投資退出渠道。
2019年,早已躋身世界股票現貨市場“第一方陣”的中國,以制度創新為科創企業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科創板。
從2018年11月5日科創板概念首度亮相,到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共同敲響開市銅鑼,短短259天的時間,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一個全新板塊,創造了“科創板速度”。
截至12月26日,科創板累計受理企業數量193家,其中107家已審核通過,80家注冊成功,69家正式上市,28家中止或終止審核。
隨著科創板的設立和注冊制的試點,各項重大改革舉措不斷落地,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資本市場自身的生態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其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地位也不斷提升。
2019年6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600663,股吧)論壇上提出的九條對外開放務實舉措,截至目前,相繼落地或正在落地。6月,滬倫通正式啟動,中日ETF互通項目也正式開通;10月,證監會宣布提前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的時間表,將于2020年1月、4月、12月分別取消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11月15日,證監會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升有目共睹。
展望未來,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2020年新一輪的重大改革舉措將相繼落地,包括新修訂的證券法的落地實施,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在創業板實施注冊制改革,推動新三板市場分層和轉板機制的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