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輝
稅費政策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長久話題和重要課題。特別是春節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影響我國2020年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第一個考驗,在這個情勢下,需要我們進行更深的思考、做出更細的謀劃、拿出更實的舉措。
2019年以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助力民營企業克服各種困難,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振了市場信心,增強了企業活力,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減稅降費紅利直接體現為沉甸甸的真金白銀,增添了民營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底氣。
河北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吊裝索具,并致力于研發高效、節能、環保的生產工藝。受益于增值稅改革,該公司增值稅稅率從以往的16%降至13%,政策落地4個月,共減少增值稅340.56萬元。
與此同時,作為深化增值稅改革的另一項政策紅利,取得不動產一次性抵扣進項稅又為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場“及時雨”,受益于新政策,該企業4個月共抵扣進項稅141.3萬元,一次性抵扣大大改善企業當期現金流,降低資金負擔。另外,國家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據統計,2018年該企業允許扣除的研發費用共計5437.06萬元,按新政策75%加計扣除減免額為4077.8萬元,與享受舊政策相比,多減免研發費用1359.27萬元。稅收優惠政策幫助企業節省經營成本,增加研發支出,提高市場競爭力,真正形成了資金鏈的良性循環。
河北省冰雪產業企業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發展,信心不斷提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承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比賽項目的張家口崇禮區,已建成滑雪場7家,占全國有架空索道滑雪場數量的4.7%。與此同時,圍繞冰雪運動這一核心,冰雪產業鏈快速延伸,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冰雪服務企業分別增加至12戶、19戶和58戶。河北省冰雪產業企業總戶數增加至96戶,比2018年底增加6戶,增長6.7%,為冰雪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減稅降費紅利帶動民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創新中。
滄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省A級企業研發機構。公司法人代表王煥一介紹說,大規模減稅政策公布后,增值稅稅率從16%下調至13%,公司2019年1—7月增值稅銷項稅額按2018年同期稅率相比下降了15.98%,銷項稅額減少了180.01萬元。公司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也不斷增長,2016年至2018年共計節省企業所得稅57.9萬元。另因公司符合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減免10%征收所得稅,2016年至2018年共計減免所得稅額488.52萬元。
企業負擔減輕了,升級換代、加快發展的信心更強了,有力支持了企業技術創新。2019年1至7月,公司研發投入816.09萬元,同比增長58.43%。
河北宣化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傳統冰雪裝備制造企業,目前正向冰雪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研發投入大,資金需求大。在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實施的促進下,企業稅負降低,節省的大量資金投入研發,企業研發費用累計支出由2019年前三季度的885萬元增加到11月底的1286萬元,同比增長47.6%,快于前三季度增速21.9個百分點。
人才是創新的源泉。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組合拳”在多點位的刺激,有效激勵了民營企業創新創造、做大做強,人才引進步伐和力度明顯加快加大。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建立起以中醫絡病理論創新為指導的新藥研發創新技術體系,2019年享受減免總額8902萬元,僅企業所得稅一項就享受減免5929萬元,個人所得稅享受減免1419萬元。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將省下來的錢全部補貼給了員工,隨著工資待遇的不斷改善和市場前景的不斷向好,公司的吸引力也逐步增強,今年已成功招攬了多名高端技術人才,為企業創新發展充實了人才儲備。

人才是民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減稅降費節省下來的資金專款專用,在人才引進和技術開發兩個方面下功夫,可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民間投資是促進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民間投資市場的活躍度折射著民營經濟的信心指數,而減稅降費,正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業。2019年享受減免總額9578萬元,僅增值稅一項就享受減免7205萬元,個人所得稅享受減免1346萬元。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在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下,公司已經并將繼續加大環保與科技項目投入,向綠色科技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張家口市萬龍運動旅游有限公司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實施,投資增速明顯加快,2019年1—11月外購機械設備類產品累計投入2057萬元,同比增長2.2倍,占冰雪運動企業投資總額的54.2%,同比提高37.6個百分點。
通過對河北省一些代表性民營企業發展數據的觀察,可以發現,我國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效應已開始顯現。但在當前形勢下,如何進行更深的思考、做出更細的謀劃、拿出更實的舉措?
一是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減稅降費政策目標需要更明確。民營經濟作為市場微觀主體,只有增強動力、激發活力,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诖耍瑖业亩愘M政策應著眼于助力民營經濟增強市場競爭力,并通過市場競爭使絕大多數民營經濟能夠實現投資有效益、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和政府有稅收。這里的“稅收”是要通過“減”來促進民營經濟這塊“蛋糕”做得更大,從而在增量上實現增長。
二是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減稅降費政策預期需要更穩定。稅收法定原則是我國財稅體制改革中需要進一步落實的基本原則,也是助力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的法律層面的支撐。據此,在減稅方面,建議稅收基本要素依法確定,增強穩定性。企業的稅負深受征稅范圍、稅率、稅收優惠政策等基本要素的影響,征稅范圍擴大、稅率提高、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就會增大企業的稅負,因此,從法律上落實稅收基本要素有利于明確企業的稅收權利與義務。在自由裁量權方面,建議改善法律政策的執行狀況,以法律來約束政府的自由裁量權。由于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在執行稅收法律政策的過程中存在隨意性,地方政府對納稅大戶與生產經營規模小的民營企業的服務態度可能截然不同,自由裁量權的存在,使得企業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時候存在較大的彈性空間。因此,自由裁量權的有效約束是規避政府征稅隨意性的法律武器,為企業減負提供了法律保障。在收費方面,建議費的征收項目、征收標準、征收程序以及資金管理都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嚴格規定。收費法定原則的確立是完善稅收法定原則的重要一步,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法合規的收費,利于確保改革的長期性和有效性,維護民營企業自身權益。在遵循成本方面,建議系統性地出臺相應減稅降費舉措,分稅種、分企業類別制定系統完備的減稅降費法案。伴隨著各種利好政策的出臺,企業作為受益對象必須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去遵從法規并調整各種差異,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轉化和適應,這都需要一定的遵循成本,而目前減稅降費政策缺乏一定的整體性,過于零散。因此,充分考慮企業的遵循成本以及稅收法定原則要求,有助于增強長期減稅降費的效果。
三是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減稅降費政策“含金量”需要繼續增大。在稅制結構調整方面,我國當前以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自動調節功能較弱,使得民營企業普遍稅感強烈,收入與稅負之間的不協調會導致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企業稅負并未下降。因此,建議稅制改革要調整直接稅與間接稅之間的比例分配,提高直接稅的比重,調低間接稅的比重。在推進增值稅改革方面,近兩年我國不斷降低增值稅稅率,減少稅率檔次。目前我國增值稅的稅率為三檔,建議政府在調低稅率的同時盡快實現稅率檔次由三檔并為兩檔,為降低企業間接稅比重提供更大的空間。在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方面,當前25%的稅率與減稅降費各項優惠政策不相匹配,可以考慮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在完善個人所得稅結構方面,我國目前的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結構中,除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外,其他形式的所得并未納入綜合計征范圍。因此,建議逐步考慮將其他性質的收入也納入綜合計征范圍,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自動調節功能。
四是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減稅降費政策實施需要更到位。在政策環境方面,要進一步明確政府定位,推動公共政策環境平等化。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政策執行方式,規避政府不作為現象,避免出現政府工作缺位。在行業協會作用發揮方面,要攜手行業協會,架起稅企“連心橋”。稅務部門要積極同當地各類行業協會加強長期聯系,建立完善交流合作機制,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行業協會對減稅降費政策的知曉度,引導其充分發揮自身在領域內的公信力和引領優勢。在商會作用發揮方面,要對接各級商會,及時答疑解難。稅務部門要主動聯系各級商會,建立長效機制,向商會會長、企業家代表等群體宣傳解讀減稅降費政策,征求意見建議,及時回應關切,響應涉稅訴求。各大商會也要積極發揮自身與企業家和各類市場主體聯系緊密的優勢,配合稅務部門共同解決涉稅“痛堵難”,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在稅務學會作用發揮方面,要借力稅務學會,深化分析研究。稅務部門要依托稅務學會等學術機構的人才資源和理論專長,充分發揮其智力密集、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搭建減稅降費交流平臺,合力開展課題研討、理論研究、效應分析,為優化減稅降費工作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