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徐天
湖北是抗擊新冠疫情的主戰場。2月13日,湖北省政壇發生重要人事調整——省委書記與武漢市委書記雙雙迎來新面孔。
當天,湖北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吳玉良出席會議,并宣布中央決定:應勇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書記;王忠林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和武漢市委書記。
此前,湖北省委書記、武漢市委書記分別由蔣超良和馬國強擔任。對于這次人事調整,坊間用一個形象的說法來描述——“走馬換蔣”。
履新湖北前,應勇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為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同日對一省及其省會城市黨委一把手進行調整的做法非常罕見。
吳玉良稱,這次調整是中央從大局出發,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湖北省領導班子實際,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決定的。
隨著應勇的赴鄂履新,湖北正式進入“應勇時間”。
上任首日,他就連開了3場會。參加完全省領導干部會議,當天下午他主持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防控措施。之后,他又在武漢市召開的領導干部大會上發表講話,并強調“希望大家以實際行動支持王忠林的工作”。
履職后,應勇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疫情防控是一場大考,也是一場大戰,狹路相逢勇者勝!”“省委書記這個職務是沉甸甸的責任和千鈞重擔,對我也是個重大的考驗。”
當下,湖北疫情仍然異常嚴峻,復雜多變。對應勇和他的新搭檔們而言,他們的大考才剛剛開始。
應勇生于1957年11月,浙江仙居人。公開資料顯示,他擔任過派出所副所長、鎮長、臺州行署公安處處長、紹興市公安局長,浙江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浙江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長等職;2006年,任浙江省高院院長,成為一名省部級干部。一年后,他的仕途轉入上海,擔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2013年4月起,任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后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2016年9月,兼任上海市常務副市長,2017年1月任上海市市長。

2月12日,武漢市江岸塔子湖方艙醫院開始收治患者。天津醫療隊的醫生帶領護士們進艙熟悉病房環境。攝影/湖北日報 柯皓
近幾年上海兩會后,上海市長應勇都要和中外記者見面回答媒體提問。《環球時報》援引一位外媒記者的印象稱,應勇記憶力非常好,對一系列數字熟稔在心。
1月20日晚,上海確認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新冠肺炎蔓延到上海后,應勇擔任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2月1日,他主持召開專家座談會時提出,只有勇于接受監督的政府才是不懈怠的政府,只有勇于接受批評的政府才是不斷進取的政府。
在上海抗疫時,從基層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應勇,特別重視基層的抗疫工作。他多次和醫療專家、基層代表面對面會談,聽取對防控疫情工作的意見建議,表示要重視基層工作的重要性,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多為基層解決困難。
在一次專題座談會上,他表示,“請大家直奔主題,談談基層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遇到什么問題,還有哪些困難,有什么好的經驗和建議。”
2月11日,應勇在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持召開專題會,研究新冠肺炎科研攻關和大數據助力精準防控等工作。
兩天后,他離滬赴鄂。
應勇說,從踏上荊楚大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成為湖北的一分子,與湖北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我將和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一起,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有分析認為,從電視畫面看,在上海抗疫時,應勇大部分時候都戴著普通的外科口罩,只有在走進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時,會戴上醫用防護口罩。履新湖北省委書記后,他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露面的幾率肯定會更多。
與應勇同日履新湖北的王忠林,生于1962年8月,山東費縣人,比應勇年輕5歲,畢業于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刑法專業。
大學畢業后,他到山東棗莊市公安局工作,與應勇一樣,也是一名從基層走出來的干部,也有長期的政法經驗。他先從一名普通辦事員做起,一步步成為棗莊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支隊長,后又任棗莊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成員,棗莊市委常委,聊城市市長,山東省發改委主任,濟南市長等職。2018年任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

1月20日,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記者招待會上,上海市市長應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上海高度重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加強了對一些可疑病例的甄別和篩選,對一些可疑病例人員、密切接觸的人員也采取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一旦發現此類確診病例,將依法依規及時向社會公布。2月13日,應勇赴湖北任省委書記。攝影/本刊記者 湯彥俊
1月24日是大年除夕,公開報道顯示,從這天開始,王忠林就一直深入在一線抓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范圍覆蓋社區、車站、工廠等區域。
濟南多位政商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王忠林非常敬業,在濟南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性格直爽開朗,作風硬朗,執行力超強。他調研時經常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即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以及直奔基層、直插現場。
一位資深媒體人稱,有時王忠林會批評人,甚至批評得還很嚴厲,但他也只是對事不對人。如果事后他感覺批評得讓別人產生過多心理壓力,哪怕對方只是一名科員,他也會打電話或者當面給當事人解釋一下,讓別人放下心理包袱。
公開報道顯示,在濟南指揮抗疫時,王忠林以“四不兩直”方式,先后7次到城市出入口、車站、企業、社區、醫院、疾控中心、農貿市場、零售藥店、集中隔離點等近30個重點防控地區現場督導,協調解決問題。
2月11日,是王忠林最后一次在濟南公開露面,這一天,他戴著口罩,親身深入小區、藥店、留觀點,督導疫情防控工作。
兩天后,他以武漢市委書記身份亮相湖北。這也是他首次跨省異地交流任職。
應勇履新當天,召開專題會時連說了六個“要點”: 要突出重點,抓住當前防控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時補齊短板和薄弱環節;要全力以赴抓好阻隔,阻止疫情擴散蔓延,控制源頭是關鍵;要把防控力量下沉社區,全面實施小區適度封閉式管理,強化屬地責任、強化小區防控、強化群防群控,看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要千方百計抓好救治,加大流行病學調查力度,做到深入細致排查全覆蓋,把隱性感染者、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找出來,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要不斷優化診療方案,著力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要保障醫療物資供應,以強有力的政策充分激活產能,扶持一批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及若干中小企業擴大產能、轉產保供,進一步提高湖北省醫護產品供給能力。
上述六個“要點”涵蓋了救治、阻隔、物資保障等抗疫三大方面內容。這也被認為是未來湖北抗疫中的主要方向。
當日下午,在武漢市召開領導干部大會上,應勇評價新任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他政治素質好,組織領導能力強,基層歷練經驗豐富,熟悉經濟工作和城市管理,處事果斷,勇于擔當,勤勉務實,為人正派。
應勇和王忠林履新湖北的首日,他們面對的是一組極為嚴峻的數字:2月13日0時至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4823例(含臨床診斷病例3095例),全省新增病亡116例(含臨床診斷病例8例)。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病例51986例(含臨床診斷病例15384例),重癥7593例、危重癥1685例。
“湖北和武漢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我們必須勇往直前。”應勇稱。
疫情暴發后,湖北在救治方面壓力巨大,無序就醫、床位緊張等問題突出。
1月22日,湖北省副省長楊云彥介紹,武漢市為了應對目前發熱病人因為無序就醫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和疾病傳播,實行了發熱病人集中就診的新模式。
該模式也被稱為“7+7”模式,即武漢市在城區同濟醫院、中南醫院等7家大型醫院附近選擇了市漢口醫院、市七醫院等7家二級公立醫院作為發熱門診的定點醫院,轉移病人、騰空病房全部用于接收發熱病人。也就是說,武漢設置了7家定點醫院,專門收治發熱病人。
從1月23日起,武漢所有發熱在37.3℃以上的病人全部到這7家定點醫院就診。同時安排了7家大型醫院對口幫扶這7家定點醫院,將定點醫院除發熱病人以外的其他病人接管。
1月25日,中南醫院重癥隔離病房護士長馬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上述模式下,床位仍然非常緊張,危重患者每轉出去一個,后面就有三四個排隊進來。
此后,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以及收治確診輕癥患者的方艙醫院等相繼投入使用。
原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張雁靈,曾深入武漢疫情一線指導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工作。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武漢緊急建設的這兩所醫院有重要作用。這兩所醫院的規模質量、設計的科學合理性等,都優于小湯山醫院。
但是,因疫情形勢嚴峻,床位緊張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
2月14日,王忠林主持召開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視頻例會。他強調,當前武漢疫情防控形勢仍十分嚴峻。要繼續新建方艙醫院,千方百計增加床位,配足配齊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科學優化救治流程,完善援漢醫療隊各項服務,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力求做到“床等人”。
2月15日王忠林走進醫院、社區、超市等處調研,并看望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王忠林在當天的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視頻會上強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落實要快、執行力要強,“我們每快一秒鐘,就給更多的人帶來希望。”
他還表示,要力爭用3天時間,結合大數據手段,對居家患者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摸清底數,實現“清底”。
王忠林請各級領導干部換位思考,要把病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當作自己的父母親人,要暢通求助渠道,注重接通率、處理率,一定要讓群眾的“救命熱線”打得通、能有效。
2月15日上午,應勇來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火神山醫院、同濟醫院中法生態城院區,了解患者收治情況,看望慰問一線醫護人員。這是他接任湖北省委書記后首次調研。
調研過程中,他得知很多醫護人員長期超負荷工作時,叮囑醫院負責人:“醫護人員是我們寶貴的人力資源,要盡一切可能保護大家的身心健康。”
同日上午,國新辦在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透露,截至2月14日24時,各地共派出217支醫療隊,25633名醫療隊員,這還不包括軍隊派出的醫療隊和隊員。調集了3個移動的P3實驗室,其中在武漢市有181支醫療隊,20374名醫療隊員,其他城市有36支醫療隊,5259名醫療隊員。這些都大大超過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醫療救援的調動規模和速度。中央還安排了19個省份采取“一省包一市”的方式來對口支援湖北省。
王賀勝還透露,目前,已經開放了9個方艙醫院,有6960多張床位,在院患者達到5606名。下一步,將根據需要繼續騰出醫院部分的病房,征用部分場館,改造為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確保已排查、確診的患者和疑似患者都能夠得到集中的收治,確保所有沒有收治的患者人數清零。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以武漢市最早重癥定點兩家醫院為例,金銀潭醫院和武漢肺科醫院,現在患者的出院率已經達到了30%至39%。“這個數字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焦雅輝還稱,方艙醫院目前收治的都是確診的輕癥患者,把確診的輕癥患者收治到方艙醫院,不會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
2月1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發布意見,要求各地加快核酸檢測,做到確診患者收治和疑似患者核酸檢測當日清零。
同日,應勇主持召開省防控指揮部指揮長會議,調整省防控指揮部組成人員及職責分工,省防控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綜合組、醫療救治與疾控組、物資與市場保障組、宣傳組、社會穩定組等5個工作組。
此前的湖北省防控指揮部,下設工作組包括社會捐贈組、物資保障組、交通保障組等。
在就任湖北省委書記當日,應勇就稱,要保障醫療物資供應,以強有力的政策充分激活產能,扶持一批龍頭企業、骨干企業及若干中小企業擴大產能、轉產保供,進一步提高我省醫護產品供給能力。
救治與阻隔是抗疫的兩大關鍵環節。前者是“治”,后者是“防”。
應勇履新后強調,社區是疫情防控最基礎、最基層的單元,只有把小區守住,全社會防控才有更扎實的基礎。他稱,要全力以赴抓好阻隔,阻止疫情擴散蔓延,控制源頭是關鍵。要把防控力量下沉社區,全面實施小區適度封閉式管理,強化屬地責任、強化小區防控、強化群防群控,看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
近日,湖北多市社區管控措施升級。
2月13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孝感、黃岡等地要采取和武漢同等的隔離救治措施。湖北和武漢要進一步強化離漢離鄂通道管控,切實做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出。
同日,黃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緊急通告:從即日起,在全市范圍全面升級管控措施,所有小區(居民點)一律實行全封閉管理。此外,孝感市大悟縣等多地亦實施全封閉管理。
近日,湖北多地還實施“戰時管制”。
2月13日,孝感市云夢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緊急通告,在云夢城區實施戰時管制。通告明確,所有強行沖闖小區、庭院、樓棟、道路出入口設置的隔離、警戒、封控設施的居民,按照戰時管理相關規定,一律拘留。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日湖北省已進行了一系列疫情防控舉措。目前十堰市張灣區、孝感市大悟縣、孝感市云夢縣等地均已宣布實施戰時管制。
上述幾個地區的官方公告稱,緊急實施戰時管制,依據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
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戰時”這個概念,并不是一個很嚴謹的詞匯。“這是用軍事語言表達公共管理,但這不是法律用語。”毛壽龍認為,《傳染病防治法》里,并沒有這樣的說法,“而是指疫情暴發時,政府有權對相關疫情采取管制措施。”
2月15日,武漢,大雪紛飛。這天下午,應勇深入武漢市三個社區,檢查社區疫情防控情況,看望慰問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2月18日下午,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在武漢百步亭怡康苑北區督導檢查疫情防控工作,推動落實集中拉網式大排查。攝影/長江日報 周超
水岸星城社區實行人員進出登記、凡進必測體溫,應勇對此給予肯定,向基層社區工作者、志愿者表示敬意和感謝,還叮囑工作人員通過微信群向居民轉達問候。在黃鸝路社區,他詳細了解機關干部下沉社區、網格化排查等情況。賀家墩社區東航小區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同時開辟購菜、外賣、快遞臨時存放點,居民所需由小區工作人員配送上門,自2月2日后無新增病例。
《湖北日報》報道稱,當天應勇與下沉社區的機關干部、社區工作者等交流時勉勵他們,“要充分理解群眾感受,受得了委屈、經得起埋怨,引導群眾‘宅在家,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調研結束后,應勇連夜主持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部署推進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強分類管理,全力實施拉網式逐人篩查甄別,落實“四類人員”(隱性感染者、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管理措施,做到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應治盡治;要全力加強社區管控,實行24小時最嚴格封閉管理措施。
一些社區干部也感覺到了近日機關干部下沉的力度。
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天門墩社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足2公里,原先有26名社區工作者。疫情之下,2人辭職,僅剩24人在崗位上,管著30多個小區、8135戶居民,其中有不少老舊小區,社區工作人員普遍反映工作量繁重。
2月16日,天門墩社區黨支部書記鄭青霞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最近幾天里,市一級、區一級相關機關的干部下沉到了她所在的社區,這些干部來自武漢市稅務局、長江日報社等單位。“兩天里,來了32人報到。另外,還有城管局、交通局安排的40余名工作人員,也陸續進入街道。這批干部多數是科員,到社區后聽從社區的安排,值守、做宣傳工作,幫著社區打各類電話。”
“小區村莊百分之百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是王忠林近期狠抓的一個重點。目標如何實現?他強調,要堅定不移加強源頭管控。
王忠林稱,“喊空口號,搞形式主義的東西沒有用。”他提醒各級干部,“疫情每拖一天,代價都是巨大的”, “疫情防控不好,其他發展改革穩定都是空談。”
在2月15日上午國新辦在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說,疫情防控到了最關鍵階段,湖北武漢仍然是主戰場,目前工作已經下沉至社區,確保不出現第二個武漢。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顯示,2月16日,分別在15時46分、16時57分 、17時12分,發出三道關于城鄉社區、村組封閉管理措施的重磅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強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要求:城鄉所有村組、社區、小區、居民點實行24小時最嚴格的封閉式管理;對所有居民開展拉網式動態滾動篩查,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不斷一天”,確保全覆蓋、無盲區。對違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管控措施、妨礙疫情防控工作的,由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強制措施等。
《關于加強城市社區、小區封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小區、樓棟、門棟在保證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原則上只保留一個出入口,住戶無特殊情況一律不準外出,每戶每3天派出1名人員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
《關于加強農村村組封閉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自然村組(村灣)為單元實施硬隔離,原則上每個村組(村灣)保留一個出入口,安排人員加強值守。非本村組(村灣)人員和車輛一律不準進入,每戶每3天可派出一人購買必需生活用品和急需的農業生產資料。對違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管理規定的,由司法機關依法采取措施。
當日,應勇又主持召開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并強調,堅決防止疫情從城區向農村蔓延。要清醒地認識湖北和武漢在全國疫情防控大局中的責任和分量。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我省市州疫情非常嚴重,除武漢外,確診病例上千人的還有5個地區。”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要求省內各類企業不早于2月20日24時前復工。此外,湖北省內大專院校、中小學、中職學校、技工院校、幼兒園延期開學。具體開學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評估后確定,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湖北官場的沉疴舊疾如何破解,也成為擺在應勇等人面前的一道考題。
應勇肯定了前一階段湖北的防疫工作。他說,“前一階段,湖北特別是武漢的廣大黨員干部,做了大量艱苦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從實施效果看,無論是此前采取的武漢封城決策、還是修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都取得了積極意義。但是多位當地官員的表現也頗受爭議。
1月27日,戴著口罩的武漢市長周先旺接受央視采訪。他稱,“這次疫情,我們既有信息披露不及時的一面,也有我們利用很多有效信息來完善我們的工作不到位的一面。傳染病有傳染病防治法,必須依法披露,作為地方政府,我獲得授權以后才能披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名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周先旺所稱不經授權,他作為武漢市長不能向社會公布疫情,的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作為依據。但是,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已經規定相關“預警”機制,并賦予當地政府充分的自主權。
“如果武漢市政府在發現這類病例時,就應該知道有發生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立即依法啟動公共衛生事件預警,而不是坐等授權,情況一定不像現在這樣。”上述專家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可以預警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時,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的權限和程序,發布相應級別的警報,決定并宣布有關地區進入預警期,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必要時可以越級上報,并向當地駐軍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鄰或者相關地區的人民政府通報。

2月15日,武漢協和腫瘤醫院改為定點醫院收治病患,風雪中,醫護、交警、公交及相關工作人員正在轉運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攝影/長江日報 陳卓
該專家稱,此前武漢市政府,如果對法律靈活運用,完全可以先預警再上報,及時告知百姓對這種病毒,應該怎么防護。依照該法,哪怕是預警出現了偏差,也不會被追究責任。“武漢市政府在這次疫情中,及時預警是合法的,不預警是錯的。”
這位專家認為,武漢市政府最早應該在2019年12月29日前后,就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向社會宣布進入預警期。
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他的依據是12月29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始向省、市、區疾控中心反映情況;湖北省和武漢市衛健委指示武漢市疾控中心、武漢金銀潭醫院和江漢區疾控中心到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始流行病學調查。可以認定,武漢市政府應該在這個時間點前后,已經可以得出“公共衛生事件即將發生或者發生的可能性增大”這一結論。
此前,湖北還有多名官員公開表示“內疚、自責”。
時任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在央視出鏡時表示,“這一段時間我是內疚、愧疚、自責的心態。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早一點決定,采取像現在嚴厲的管控措施,結果會比現在要好的,對全國各地的影響會小,也會讓黨中央、國務院少操心。”
1月30日晚21時,湖北省召開新聞開發布會,時任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鞠躬致歉,他稱自己心情很沉重,向在這次疫情中失去生命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確實有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雖然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工作方式和方法有些簡單,我向大家表示歉意。”
蔣超良還表示要“深刻反思在這場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大考中的不足,認真汲取教訓”。
疫情發生后,湖北省多名官員被問責。
1月30日,黃岡市衛健委主任唐志紅被免職。此前,中央指導組派出督查組趕赴黃岡市進行督查核查。當問到定點醫院收治能力床位數量、核酸檢測能力等問題是,唐志紅等人被指一問三不知。
2月4日,湖北省紀委監委就湖北省紅十字會有關領導和干部失職失責問題進行公開通報。通報顯示,免去張欽湖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職務,并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給予湖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陳波黨內嚴重警告、政務記大過處分;給予湖北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高勤黨內警告處分。湖北省紅十字會其他責任人員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有關黨組織依紀依規處理。

2月11日,一隊準備進入武昌方艙醫院執勤的民警在防護服外粘貼警察標志。攝影/湖北日報 魏錸
通報顯示,經調查,湖北省紅十字會有關領導和干部在疫情防控期間接收和分配捐贈款物工作中存在不擔當不作為。
被免職的前兩天,張欽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表示,湖北紅會工作中確實有失誤,今后還要加強工作(要求)。
2月10日,湖北省委常委會決定:免去張晉的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職務;免去劉英姿的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職務;上述兩職務,由新到任的省委常委王賀勝兼任。
2月14日,王忠林主持召開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視頻例會。值得注意的是,王忠林還把在濟南主政時的“四不兩直”的經驗帶到了武漢。
他表示,要嚴格督導督查,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問題。要關心關愛一線工作人員,合理安排休息輪轉,全力保障醫務和防疫人員其他待遇;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干部。
多個跡象表明,湖北的官場構成,將在抗疫中進一步優化。
2月15日,應勇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他在會上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疫情就像一面鏡子、一把尺子,能照射出干部的不同狀態,衡量出干部的成績優劣。對干部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使督查問責和激勵關愛兩手都硬起來、實起來,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考察干部,努力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次日,他在主持召開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時又強調,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能打仗、打勝仗才是硬道理。“要在火線上考察干部,對表現突出的表彰獎勵、大膽使用,對玩忽職守、敷衍塞責的嚴肅追責問責”。
此次進入湖北的官員中,除了有衛生專業背景的王賀勝,應勇、王忠林以及陳一新(2月8日,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出任中央指導組副組長,當日趕赴武漢)都有長期在政法政法系統工作的履歷。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常健分析,應勇擁有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的管理經驗,王忠林曾在山東多個地市擔任一把手,有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這有助于湖北省委、武漢市委在今后工作中加強對各層級防控工作的管理協調,優化對具體問題的決策處理;王賀勝則是一位衛生系統專家型官員,又有國家衛健委工作經歷,正為湖北省疫情防控注入更多“專業”力量。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湖北這次人事調整最重要的一點是,調整來的官員沒有思想包袱,能放開手腳干事兒;新領導必定有新思路,他們的到來,能喚起民眾期待,消除民眾疑慮,振奮人心。從前期工作表現看,說明此前湖北、武漢的領導班子,在打好防疫戰的能力方面還需要加強。所以中央從實際出發,抽調更有優勢的干部過去肩負領導責任,這對于加強防疫一線的指揮力量和領導力量有意義。
戴焰軍表示,在關鍵崗位用好關鍵的人,是決定能否取得預期成績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委書記、武漢市委書記等都是關鍵崗位,這次調整后的官員中,多人具備豐富的政法工作經驗,他們的到來,有助于為抗疫工作注入更多“法治力量”。這也是基于現實考慮。因為在目前的這種特殊時刻,要動員社會各種力量,采取一些封城、封小區等非常規措施來解決問題。
“他們的法治背景,能讓他們在具體工作中,既貫徹中央領導精神,創造有利于防控疫情的外部環境,也能在處理各類問題過程中,嚴格依法辦事,確保防疫工作有序推進。”戴焰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