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珠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知識之間有其內在的邏輯關聯。以概念教學來講,地理概念可以說是地理理性知識的基本形式,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也是建構地理知識體系的重要連接點。因此,本文以地理概念教學為切入點,探討促使學生自我獲取、體驗和經歷地理概念的形成過程,以促進地理知識結構化和體系化,幫助學生以概念為根基,全面整合和建構地理知識體系。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概念:結構化
在地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始終遵循一個思路,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經過思維活動去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質。從這個方向來看,本文主要從比較、抽象和建構三個方向來做探討,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地理概念的過程中認識本質特征、學會分析歸納、嘗試推理綜合,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和主動思考,能夠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去認識和理解概念的本質,并最終助力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高中地理核心素養。
一、比較,認識本質特征
在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中,就有比較與分析的內容。地理概念是對地理現象、地理事物、地理規律等的本質屬性和特征的認識,是學生地理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可以借由比較分析的方式,讓學生在區分不同地理概念的基礎上深入認識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
例如,以“人口流動”與“人口遷移”這兩個概念來講,在字面理解上學生有時候會把這兩個概念搞混。那么,教師不妨讓學生以比較的方式來學習這兩個概念。經過比較,學生得出這兩個概念都是人口在地理空間上的一種運動過程,但它們之間的區別表現在是否有較長時間變動居住地。人口遷移是人們變更定居點的空間流動行為,強調居住地變更和時間限度(永久性或長期性)。與之相比,人口流動是未改變定居地的人口移動。就這樣,通過比較的方式來把握概念異同,有利于使學生進一步強化對這兩個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在高中地理的教材設計上,有很多地理概念在內涵和外延上有比較接近的部分,學生在學習和應用這些概念時很容易混淆。那么教師就可以把這些相似的概念放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比較來把握其異同點,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
二、抽象,學會分析歸納
地理概念是揭示地理事物本質屬性的抽象性內容,知識是抽象的,但知識的形成過程可以是形象的、生動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則要通過將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化、直觀化的方式,讓學生經過分析、歸納、綜合、抽象的思維活動自主獲取地理概念,更加深入地認識和把握地理概念的本質屬性。
例如,在教學“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的知識內容時,教師要首先讓學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那么,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準備一些荒漠化的圖片,先讓學生對荒漠化現象有一個直觀地感受,但這時學生只能得出荒漠化的主要表現,并不能得出荒漠化這一概念的本質。教師可繼續為學生播放荒漠化形成的視頻或flash動畫,讓學生通過動畫形象地觀察和認識土地退化的過程,這樣學生在理解其形成過程的基礎上可以較容易地抽象、分析和歸納出荒漠化這一概念的本質屬性,并為接下來學習荒漠化防治的知識打好鋪墊。
地理概念是用非常準確、簡潔的語言來明確指出地理事物的本質,這就需要學生在形成概念知識的過程中重點把握住突出概念本質屬性的關鍵特征。教師要在設計和準備概念教學時盡量控制和摒除無關因素對形成概念的干擾和阻礙,降低學生提煉概念本質的難度。
三、建構,嘗試推理綜合
地理概念之間不是孤立的,建構知識體系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基于地理概念間的相互聯系,將地理知識結構化、組塊化、體系化聯結和整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立足教材做好結構化組織,以核心概念為中心,將成因、原理、過程等各方面知識聯系起來,促使學生在縱橫延伸中不斷完善地理知識體系。
例如,在教學“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這節內容的時候,學生會學習到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的農業地域類型。要想真正了解、全面認識這兩種農業地域類型,除了其概念以外,它們的分布、作物、區位條件、主要特點等方面的知識點與概念的教學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從這兩種農業地域類型出發,分析其產生的自然、社會、經濟原因,進行農業區位因素分析,并推理和分析出農業地域類型的主導因素,歸納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的主要特點,按照這樣的思路將這部分的知識依次串聯起來,形成結構化、體系化的知識體系。
地理概念的教學是高中地理課堂的重要教學組成部分。除了文中提到的比較、抽象和建構的三個方向以外,教師還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做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施以針對性的、靈活性的教學策略,將會在提升地理課堂的教育實效、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等方面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地理概念可以說是培養學生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的載體。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更是能力積累的過程。因此,通過引導學生經歷有過程的學習,自我形成地理概念,這不僅是讓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實質上更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地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佳瑩.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研究[D]. 2018
[2]江信武.建設高中地理學習共同體的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 2019 (67)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