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鐘
關鍵詞:中職 汽車維修技術課程 創新
1 引言
當前我國內部汽車維修人才需求量存在較大的缺口,作為重點培養適應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中等技術人才的中職院校,承擔著更加嚴峻的人才培養任務。雖然近幾年中職院校通過加大實訓課的課時比例、建立校企協同培養基地、強化實訓課教學管理等多種操作,初步提升了人才培養效果,但是仍然沒有完全突破“三段式”教學體系,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明顯?;诖?,從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視角入手,對中職汽車維修技術課程創新教學方法進行適當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中職汽車維修技術人員崗位需求
新技術的研究應用,將越來越多的個人設備設施、實體經濟進行了有機關聯,為汽車維修技術水平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加速了汽車維修機構職業崗位分化獨立、歸并步伐,衍生出了更加多樣的汽車行業人員崗位。除傳統汽車安全檢查、汽車維修、汽車制造生產、汽車銷售、汽車維修車間技術管理外,還出現了GPS 專員、汽車裝配及零配件生產、新能源汽車維修維護、電商、汽車機電維修、網絡二手車評估師、智能汽車電氣系統維護維修、混合動力汽車檢測維修等崗位。新的技術崗位較之傳統汽車維修崗位具有較大差別,需要中職院校順應人才市場主流,構建集網絡信息技術、維修業務知識、市場營銷服務等知識技能一體化培訓課程體系。
3 中職汽車維修技術課程教學現狀
3.1 課程設置不合理
當前,多數中職院校沒有對汽車維修技術課程進行全方位探索,始終沿用專業基礎課、文化基礎課、專業課、專業實訓實習課的課程設置方式[1]。不僅沒有將人才市場需求與課程設置有機整合,而且課程內容設置與中職生學習規律不相符,導致技術課程教學效果不佳。
3.2 課程內容更新慢
在科技飛速發展進程中,汽車維修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完善。但是現階段多數中職院校汽車維修技術課程中所涉及的技術內容仍然是傳統老舊知識,內容更新速度慢,無法為中職生適應現代汽車行業發展提供良好幫助,致使中職生就業優勢不足。
3.3 硬件設施不先進
汽車維修技術課程教學本身就具有多與實踐結合的要求。但是,從當前中職院校汽車維修技術課程教學情況來看,由于院校內配備設施條件不足,導致中職生在汽車維修技術學習時僅可通過書本進行學習,無法切實掌握汽車維修專業知識,甚至出現按課本照搬照抄的情況,導致中職生實際能力無法與崗位要求相符[2]。
4 中職汽車維修技術課程創新教學方法
4.1 合理設置課程
對于中職生而言,職業成長并非簡單的“從未知到已知”的知識積累過程,而是“從完成簡單任務到完成復雜任務”的能力發展過程。因此,在課程設置過程中,中職院校應從中職生未來工作過程著手,跟隨中職生從學徒到汽車維修高級工的職業成長規律,進行課程設置邏輯順序梳理并對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整合。
第一,在課程設置前,中職院??梢浴胺治龈鲘徫徊煌瑢哟嗡鑽徫患寄堋⑺刭|及知識”、“梳理崗位職責要求、工作任務、日?;顒印薄ⅰ按_定汽車維修專業在行業中對應崗位”為目標,進入汽車維修企業、汽車保險公司及相關企業,通過電話、座談會、調查問卷等方式,與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專業畢業生進行信息交互,獲得反饋意見。隨后以崗位工作分析會的形式,與汽車維修專家、教育專家共同研討專業面向崗位并進行共性崗位任務、職責、對象、工具、流程、組織形式歸納[3]。在這個基礎上,沿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等流程,依托特定典型項目,確定具有代表性工作任務。
第二,在典型任務分析完畢后,依據職業能力復雜度進行工作任務整合,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系統化課程體系。即打破以往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固有模式,構建以公共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拓展學習領域保障中職生再學習能力、職業能力、跨職業適應能力的新型課程模式。
第三,為保證各模塊課程容量恰當,可以內容、課時為依據,劃分為四個以上、六個以下單元,每一單元細分為六個以上、八個以下單元。以在校汽車專業技工班為例,可以在第二學期、第三學期學習發動機檢修、底盤檢修、電氣檢修、空調檢修等課程。或者將發動機故障檢測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整合,以汽車機修模塊化的形式開展教學。進入第四學期,可以學習電控技術、整車檢修、汽車檢測、汽車維護及鑒定考試。
4.2 加快課程更新速度
在新技術飛速發展過程中,智能化汽車在汽車行業占比逐步提升,也成為中職汽車維修技術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因此,中職院校應考慮行業發展、崗位需求,在課程中融入現代化元素,加快課程更新速度。
第一,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可以依托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加入汽車新型技術及應用系統拓展類課程,如車聯網、云計算、移動通信、新能源等,促使中職生初步了解汽車信息技術應用內容,滿足未來就業崗位需求[4]。同時在專業課程模塊,可以加入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網絡監測測量、智能汽車技術、車載網絡技術等核心關鍵課程內容,進一步激發中職生創新意識,為課程教學創新打下基礎。
第二,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汽修專業教學模式,中職院??梢赃M行行動導向式校本教材研發。即將教學內容、企業任務有機融合,并以單獨知識點的形式呈現,每一知識點均設置為相應任務(含信息頁、評價頁、工作頁)的形式。中職生需要根據任務情況,主動查閱資料或者與同伴互動研討。同時教師可以在與中職生共同研發編制《校企合作案例分析》、《中職汽車專業建設及課程開發》等內容的基礎上,邀請汽車維修公司技術人員或者“北汽新能源杯”全國中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技術與維修技能競賽技術方案負責人就汽車維修技術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據此,進行新能源汽車行業原材料供應、整車控制器、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維修或充電基礎設施維修內容的更新完善,提高中職生適應現代崗位的能力。
4.3 引入現代化硬件設施
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對教學設施工具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充分滿足新的課程內容教育指導需要,中職院校應在實驗臺架、實物實車等教育指導工具設施應用的基礎上,引入現代化硬件設施。同時帶領中職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共同制作簡單的實驗設施設備、教學模型。比如,寶馬X5 零件展示教具、發電機結構教具、除臭鞋柜等。提升中職生實踐能力,緩解資金問題給課程創新教學帶來的難題。
第一,中職院??梢愿鶕捌趧澐值慕虒W模塊,緊密圍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對每一模塊實操項目進行具體化設置[5]。隨后針對每一項目教學需要,建立獨立的校內實訓基地。比如,整車實訓室、涂裝及鈑噴實訓室、底盤構造實訓室、新能源整車維修實訓室、零部件實訓室、電子實訓室等。
第二,在設備齊全、性能先進的實訓室建立完畢后,中職院??梢砸劳谐菙祿欤M行線上教學資源完善。同時以師生協作的方式,配置足量設備資源。
第三,考慮到單純依靠學校內部資源無法滿足模塊化教學對硬件設施的需要,中職院??梢耘c大型汽車維修廠、4S 店、汽車美容店簽訂實訓基地共建協議,對口建立一批校外實習場地[6]。并聘請企業高工高管擔任兼職教師,指導中職生對實際故障進行系統剖析、逐一排除,以便在短時間內提升中職生實踐能力。
5 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制造業的迅速崛起,帶動了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由于汽車維修技術課程教學特殊性,在開展特色基礎文化知識教育及職業道德培養的基礎上,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必須根據形勢發展,改善維修技術教學課程結構,為汽車維修專業學生技術、業務水平提升提供良好環境。同時院校應落實國家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優化硬件資源,及時更新課程內容,保證中職生可以在實踐中主動適應行業職業要求,提高中職生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