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新 孫娜 周鋒盛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針徑活檢針應用于超聲引導下淋巴結活檢的安全性。方法:選擇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42例接受淋巴結活檢患者作為資料,隨機分組各21例,粗針組采取16G活檢針穿刺,細針組采取23G活檢針穿刺,均在超聲引導下完成,比較兩組統計穿刺成功率及一次取材成功率,依據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評價兩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兩組穿刺成功率均為100.0%,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粗針組一次取材成功率100.0%顯著高于細針組80.95%,P<0.05。粗針組靈敏度93.33%、特異度100.0%、準確率95.24%、陽性預測值100.0%、陰性預測值85.71%與細針組92.31%、87.50%、90.48%、92.31%、87.50%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粗針組不良反應率19.05%顯著高于細針組0.00%,P<0.05。結論:超聲引導下淋巴結粗針活檢可一次性成功取材,存在不良反應風險,細針無不良反應,存在取材失敗風險,而不同針徑活檢針檢查靈敏度及特異度高,因此應優先選擇細針取材,失敗后采取粗針取材,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穿刺活檢針;淋巴結;超聲;針徑;不良反應;靈敏度;特異度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2-031-02
淋巴結腫大是腫瘤患者常見的首發體征,確定淋巴結腫大的性質是腫瘤患者臨床診療的關鍵,對可疑患者取體表淋巴結進行活檢可以幫助盡早明確腫瘤性質。與臨床觸診和各種影像學診斷技術相比,穿刺活檢準確率更高,尤其隨著超聲引導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微小創傷下通過準確定位、穿刺,確保取材成功,實現術前對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從而合理制定手術方案[2]。
傳統多采取16G活檢針穿刺,針徑較粗,易導致穿刺后出血,而23G活檢針針徑細,減少不良反應,但是否可成功取材仍需進一步研究[3]。為此,本次研究對不同針徑活檢針應用于超聲引導下淋巴結活檢的安全性進行了探討,選擇本院收治的42例可疑腫瘤并接受淋巴結活檢患者作為資料,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42例可疑腫瘤并接受淋巴結活檢患者作為資料,隨機分組各21例。對照組男性/女性:14例/7例,年齡25歲-72歲,平均(45.11±4.65)歲,穿刺淋巴直徑1.5cm-6.0cm,平均為(3.15±0.24)cm;觀察組男性/女性:13例/8例,年齡25歲-74歲,平均(45.08±4.17)歲,穿刺淋巴直徑1.5cm-6.0cm,平均為(3.12±0.28)cm;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4]:初診淋巴結腫大,經抗炎治療兩周無效,無其他部位異常;超聲顯示回升減低或增高、淋巴結內液化區、鈣化灶;明確惡性腫瘤;既往確診為惡性腫瘤手術、放化療后再次淋巴結腫大。
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患者;依從性差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患者;穿刺相關禁忌癥患者;臨床資料不全患者。
本研究經無錫市惠山區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1.2 檢測方法
1.2.1 粗針組 選擇16G活檢針,配活檢槍,依據目標大小,選擇適宜射程,檢查前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時間<20s,凝血酶原活動度>50%,血小板>50×109/L。采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進行檢測,先行常規超聲檢查,充分暴露掃描位置,明確淋巴結聲像圖特征及淋巴結與周圍器官的關系,彩色多普勒顯示周圍血管,計劃適宜安全的路徑,避開大血管。標記定位后,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標記點利用破皮針針刺后,再在超聲引導下刺入活檢針,經探頭長軸方向斜行刺入,針尖準確抵淋巴結邊緣,告知患者屏氣,并激發活檢槍,穿刺針完成組織切割,拔針,取淋巴結不同部位3-4次。取出組織置入濾紙上,浸入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最后壓迫穿刺點,若出現出血、發熱、疼痛需及時處理。
1.2.2 細針組 選擇負壓抽吸切割針 八光CL針23G,檢查前常規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無明顯出血清下即可。操作方法基本同粗針組,穿刺針抵住淋巴結,告知患者屏氣,并操控彈簧鎖完成自動取樣,取淋巴結不同部位3-5次。取出組織置入濾紙上,浸入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取材失敗者均接受二次穿刺,最終均成功取材。
1.3 觀察指標
穿刺成功標準:穿刺針成功刺入淋巴結內;取材成功率標準:標本長度>5mm且完整;或伴輕微皮損但符合病理檢查要求。統計穿刺成功率及取材成功率。
依據術后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評價兩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
觀察穿刺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含出血,疼痛、腫脹等。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2.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穿刺成功率及取材成功率比較
分析表1可知,兩組穿刺成功率均為100.0%,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粗針組一次取材成功率100.0%顯著高于細針組80.95%,P<0.05。
2.2 兩組診斷結果分析
分析表2可知,粗針組術后病理診斷惡性15例,良性6例,穿刺活檢診斷惡性14例,良性7例;細針針組術后病理診斷惡性13例,良性8例,穿刺活檢診斷惡性14例,良性8例。
2.3 兩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比較
分析表4可知,粗針組靈敏度93.33%、特異度100.0%、準確率95.24%、陽性預測值100.0%、陰性預測值85.71%與細針組92.31%、87.50%、90.48%、92.31%、87.50%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率比較
分析表5可知,粗針組不良反應率19.05%顯著高于細針組0.00%,P<0.05。
3 討論
淋巴結在腫瘤細胞沿著淋巴道轉移或者在發生淋巴系統腫瘤時可出現腫大,但是良惡性腫瘤導致的淋巴結腫大在超聲表現上有較大的重疊,鑒別較為困難。隨著高頻超聲、彈性成像和淋巴結超聲造影等新技術的發展,影響學對淋巴結腫大的診斷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仍有很多病例不能準確診斷。如何采取可靠方法明確具體疾病,即術前如何準確判斷淋巴結的良惡性成為臨床研究重點。由于超聲引導下活檢穿刺的優越性,如今臨床在淋巴結術前診斷中得到推廣,但具體選擇何種針徑活檢針尚存在爭議,尤其是18G活檢針引發的出血、疼痛問題受到詬病。隨著技術的進步,如今21G活檢針可應用在超聲引導下淋巴結穿刺活檢,與18G活檢針操作相近,雖然針徑細,但可完成對淋巴結多個位置穿刺取材,而且進一步減少損傷,避免損害周圍組織及血管,超聲實時動態監視確保針尖準確刺入淋巴結[8-10]。但由于細針內徑和外徑過細,可能出現取材質量問題,如取材組織少,破碎等,無法成功診斷。而且無論是粗針還是細針均出現誤診情況,與穿刺活檢僅能取得可疑病變淋巴結的少部分,取得標本無法代表整個淋巴結的病變有關。超聲引導下淋巴結活檢選擇粗針或細針穿刺均具有各自的優劣性,隨著技術的進步,細針操作精確性和取材完整性越來越高,因此可主張以細針穿刺保證安全性,且更符合患者需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粗針與細針均可保證穿刺成功,且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高,而粗針取材成功率100.0%高,細針不良反應率0.00%低,提示超聲引導下選擇粗針或細針均可成功穿刺淋巴結,診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尤其對鑒別良惡性淋巴結靈敏度、特異度高,但細針易出現取材質量不合格問題,導致需再次取材,而粗針易出現穿刺后出血、疼痛、腫脹問題,患者接受度差。與[1]結果“118例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綜合取材成功率為94.92%.診斷惡性病變66.10%,良性病變27.97%,準確率95.54%.并發癥率為0.85%”相近,均證實超聲引導下選擇細針穿刺活檢術也可實現病變良惡性準確鑒別。
綜上所述,不同針徑活檢針應用于超聲引導下淋巴結活檢均具有較高敏感度和特點一度,細針穿刺活檢相對安全性高,粗針穿刺活檢相對取材成功率高,但實際應用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相應針徑活檢針,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李國宏,黃蘭珠.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在頸部增大淋巴結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3):24-25.
[2]遲昆燕.超聲引導下淺表淋巴結粗針穿刺活檢的回顧性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2):171-172.
[3]王雪梅,張瑤,楊學平,等.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AIDS患者淋巴結病變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20,36(2):143-145.
[4]羅婷婷,賈保霞,周富強,等.超聲引導下淋巴結經皮穿刺活檢術診斷頸部腫大淋巴結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工程,2017,25(7):98-100.
[5]郭曉霞,劉昱含,張安姌,等.超聲造影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診斷早期浸潤性乳腺癌腋窩前哨淋巴結轉移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0,34(9):951-954.
[6]徐春燕,楊菁,楊紅英.高頻超聲引導下淋巴結穿刺病理活檢的臨床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9):156-158.
[7]戚彩,孟繁坤,鄭穎.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在艾滋病患者合并頸部淋巴結腫大的臨床應用[J].中國熱帶醫學,2018,18(10):1067-1069.
[8]趙丹,蔣天安,楊高怡,等.超聲造影引導下粗針活檢在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中的研究[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9,35(5):385-388.
[9]李偉,徐棟,韓哲,等.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對頸部腫大淋巴結病變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9,20(3):248-250.
[10]王富文,傅少梅,金玉春.粗針穿刺活檢(CNB)診斷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的前哨淋巴結活檢(SLNB)結果分析[J].復旦學報(醫學版),2020,47(1):106-110,127.
[11]劉啟梁,雷美.首診誤診為淋巴結核的25例淋巴結惡性腫瘤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20,33(1):8-11.
[12]曹敏,尹英愛,侯海娜.142例淋巴結惡性腫瘤細針吸取活檢結合細胞塊免疫組化標記的意義探討[J].診斷病理學雜志,2020,27(10):709-713.
[13]韓丕華,宋張駿,楊曉民,等.乳腺超聲造影聯合細針穿刺定位活檢在判定乳腺癌新輔助化療后腋窩淋巴結性質中的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7):842-845.
[14]張建麗,黃瑩.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有利于膽管癌患者淋巴分期[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0,36(8):1823.
1.無錫市惠山區第二人民醫院?214174?2.無錫市人民醫院?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