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介紹新冠疫苗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回應“我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是否冒進”時表示,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北京、黑龍江、新疆、大連、青島等地出現了小規模聚集性疫情,表明我國境內反彈壓力巨大,我國一些人群在抗疫過程中始終是高風險人群,比如邊境口岸人員、到高風險地區援助和工作的人員、城市基本運行的公共服務保障人員等,他們都面臨巨大的新冠疫情感染的風險。開展疫苗的緊急使用是保障他們安全的必要手段。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根據我國《疫苗管理法》《藥品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相應程序啟動,啟動后經過層層論證審批,滿足WHO的規則。獲得緊急使用后,中國向WHO駐華代表處通報,得到認可。
緊急使用獲得專家組的嚴格論證,專家組組長是鐘南山院士,副組長是王軍志院士,專家組由多位業內資深專家組成。通過他們的論證,優選了緊急使用的疫苗。在緊急使用的疫苗嚴格完成了動物試驗、一期、二期臨床試驗,兩劑接種后中和抗體陽轉率100%,并已經獲批開展臨床3期試驗。緊急使用的開展遵循方案開展,在自愿、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實施,接種后持續跟蹤等。截至目前,所有緊急使用的接種者沒有嚴重不良反應報告,部分高風險區域工作人群沒有感染報告。
雞胗是雞的砂囊,砂囊又稱雞胃。其體大且肉質較厚,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在處理雞胗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有一層黃黃的膜,它其實是一味中藥——雞體內的黃金“雞內金”。因為藥用效果極佳,所以用“金”字冠名。
雞內金性平,味甘,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之功效。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對于飲食積滯、小兒疳積,雞內金消食化積作用較強,又能健運脾胃,可用于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種食積證。輕者,單味藥研末服用即有效;重者,常與山楂、麥芽等同用。治療小兒脾虛疳積時,常配白術、山藥、使君子等;對于遺尿遺精,能澀精止遺。治療腎虛遺精,可用雞內金炒焦研末,溫酒送服;結石癥瘕,雞內金有化堅消石通淋之功,常用于治療沙淋石淋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結石證。

1.0倍、1.25倍、1.5倍、2.0倍,近年來,倍速播放越來越成為音視頻平臺的必備功能。既提高了觀看效率,又能不錯過主要情節,如今,能夠正常看完一部劇的人還剩下多少?
有人說,倍速播放的背后是對內容注水的反抗,也有人擔憂,這種行為習慣會影響大腦對于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倍速生活的時代,這一功能帶來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
《中國科學報》證實,倍速播放選擇什么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人都能從中得到充分的享受,找到適合自己的速度和節奏才是最好的。所以,對于倍速播放不必過分憂慮,也無需批判。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學部主任醫師毛之奇介紹,隨著新技術應用,帕金森病的手術有效率達到97%以上。在向毛之奇求證此事時,科技日報記者發現,此消息引發了部分盲目樂觀情緒。
近年來,毛之奇跟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合作,在DBS手術中使用了研究所提出的全新的人腦網絡組圖譜,從而精準定位患者腦中的核團分區,并使用3D打印模型做術前模擬,讓手術更精細,使得手術有效率達97%以上。
但毛之奇強調,DBS手術也受醫生、技術、地域等因素影響,手術有效率并沒有絕對統一的數據。“不排除有些DBS手術的有效率低于97%,有些或遠遠高于97%。”毛之奇說,不要誤解為手術有效率絕對在97%以上。


近日,記者從安徽師范大學獲悉,該校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見天文現象。該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通訊》。舒新文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分析衛星觀測資料,在一個距離地球約26億光年之遙的星系中成功發現了雙黑洞吞噬恒星的觀測證據。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據介紹,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在每個星系中幾乎每10萬年才發生1次,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因此,即便是經過了30多年的研究,天文學家們也僅在少數幾個活動的星系中找到了超大質量雙黑洞,而能夠捕捉到這種天文現象是極為罕見的。

流言:塑料暴露于高溫條件下產生的化學物質能引起52種癌癥。
真相解讀:目前尚沒有科學證據表明塑料包裝會引發癌癥。常用的食品塑料包裝材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為高分子材料,由多個單體經化學方法聚合而成,分子量很大,不會向包裝內食品輕易遷移。此外,食品包裝安全受《食品安全法》的監管,市面上正規廠商生產使用的食品塑料包裝應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因塑料包裝引發食品致癌的可能。(編輯/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