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闖世
摘 要:周秦漢唐各個時期西安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文化特點,也表現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可考證器物之中有不同表現。
關鍵詞:周秦漢唐;文化特征;西
早期繪畫作品主要流傳下來多是易保存器物之中,其他不易保存繪畫物品多找不到可考證器物。(因此自我推測繪畫作品要比可考證實物繪畫要早的多)
一、周朝
中國商、西周、春秋時代的藝術作品,種類也較多,如:壁畫,玉器,象牙,青銅,章服等。紀實性繪畫作品較少,多裝飾為主。像青銅紋樣等。壁畫商代建筑中有壁畫。如早期時期的甲骨文,如圖:刻有主要文字,有些甲骨殘片中還記錄有各種花紋,樸實而厚重。各種各樣的現存的作品都證明了那一時代的各種風貌。如:寶雞地區西周墻盤,發現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青銅器上刻有各式紋樣。青銅鼎盛的西周時期,寶雞剛好位置適合生產青銅器,青銅器多為西周王朝祭祀所用。剛好西周宗廟一直在寶雞地區,大多重要祭祀,冊封儀式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二、秦漢
秦漢屬于一個大融合的時代,對各種文化進行包容、吸收,融合上,正是由于這種文化氛圍,決定了秦漢美術的基本格局,這個格局就是:高度集中的大一統美術、儒家思想的禮教美術,和享樂生活的神仙美術。
以杜虎符為例:出土于西安市,形狀入虎般生動,長9.5厘米,厚0.7厘米,高4.4厘米。尾較長,四肢彎曲狀。上有銘文,四十字。材質為青銅,可分為左右兩片,用來調兵之用。反映了當時軍事制度。
(一)高度集中的大一統美術
在漢代美術中,一個題材,或者一個作品樣式,可以在同一時間全國學習,過段時間后,又會形成一種基本形式。會有這種現象的出現,一定是政治中心先出現了一個范本,然后地方才紛紛仿效。例如說,甘肅出土銅奔馬,奔跑動作流暢,構思奇特,同東漢時期其他地方出土的奔馬差不多。這或許就可以說明,那時銅奔馬的造型,是一種程式化的造型樣式,馬踏飛燕也是如此,當時人們,工匠們對于馬的總體感覺,形成了一種樣式。
(二)儒家思想的禮教美術
漢代禮教中一個重要內容,禮教美術成了個表達自我的形式。用于宣傳禮教的工具,也是對素材者的一種很大的肯定。并沒有因為這些限制就放棄,我們見過不少,在墓中對自己生前的一種肯定。今天漢墓出土的美術作品中,有不少就記錄了墓主人自己的一生經歷。有實物材料,大致也可以證實,或者現存資料記載,的確是存在的,也很流行。
(三)享樂生活的神仙美術
秦漢時期,道教的流行,尤其是期待長生不老,產生了大量同神仙素材作品。今天見到的漢墓,只要有圖像,就可以看到很多同升仙有關的圖像。
秦漢的神仙美術作品中,表現了當時人們創作藝術的能力與無窮創造力。比如說秦漢帝王修建大型宮殿。為配合神仙故事。在今天看來,這些建筑也是很高的。其中,那些80米高的建筑物,在那時的建筑群中,可以說是拔地而起,直沖霄漢了。
秦漢美術的基本格局:高度集中的大一統美術、儒家思想的禮教美術,和享樂生活的神仙美術。
三、唐朝
由于唐朝經濟文化的繁榮,繪畫藝術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時期。唐代繪畫的成就,大致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點:首先,涌現了一大批著名文人畫家。據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畫家之多。
在這些畫家中,有的還列于宰相之位,如作過《文苑圖》和《五牛圖》的韓滉;就是德宗時的宰相。此外,有些畫家還經常出入皇宮,跟隨皇帝左右,如唐初著名畫家閻立德,就經常被唐太宗召進宮中。
開元時期,名畫家曹霸,出身世族,官至左武衛將軍;另一位畫家韓干,也進入高官行列,經常出入皇宮。他們的畫受到當時著名詩人的贊許,如曹霸、韓干二人的畫馬,就在杜甫詩中多次提到。有些名畫家,還出身于少數民族,如隋朝的楊契丹出身契丹族。
這說明當時繪畫藝術,已成為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財富,這時繪畫技巧的提高,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創造的結果。
士大夫文人大批,加入到繪畫藝術的行列,對我國以后文人畫的大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他們的踏上畫壇,也易于把歷代畫人的藝術技巧總結出來,使我國繪畫藝術經驗能更加發揚光大。唐朝時期,出現了一批繪畫理論和畫派介紹的專著。
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等等,也反映了這一成就。其次,唐朝不僅出現了一批專門的畫家,而且還出現了,具有豐富經驗自成一格的畫派,使繪畫藝術更加向專門化發展。
比如,此時繪畫與塑像完全分工,開元畫家吳道子與彩塑家楊惠之,共同師法于南朝梁時畫家張僧繇,但各辟蹊徑。隋代畫家展子和董伯仁同畫風景,但一善車馬,一善樓閣。隋時來自中亞的畫家曹仲達,自成一格,后人爭為模仿,稱之為“曹家樣”。
與他同時或稍后的張僧繇、吳道子、周眆,又并稱“四家樣”,實際上是四個畫派。此外,隋唐時期還出現了一批,善于畫某一種題材的畫家。
如以隋展子虔的《游春圖》現存最早山水畫,還有,曹霸和韓干專門畫馬,戴嵩專門畫牛等等。這些畫派更有細者,如同為山水,藝術風格又各不一樣,有金碧輝煌的“青綠山水”,有發揮水墨特性的“潑墨山水”。第三,隋唐時期繪畫的題材豐富多彩,沖破了宗教的色彩,向社會生活的多方面擴展。
比如,唐以前的仕女畫,多偏向封建的倫理說教;唐以后則直接,描寫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敦煌壁畫中的《擠奶》、《戰騎》諸圖,生活氣息更濃。
唐初著名《步輦圖》為閻立本所作,人物也栩栩如生,吐蕃使者祿東贊到唐朝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坐在步輦上接見他,祿東贊頭著平頂小帽,彬彬有禮,是個飽經風霜而又富有政治經驗的人物。
唐朝繪畫還有一個成就,是畫法技巧上有許多新的突破。比如,曹仲達的彩塑和繪畫,他所塑的人物,常顯出一種濕衣貼身的線描結構。吳道子的畫,運用傳統的線描,但使線勢更加緊勁飄舉,富于運動感,好像隨風飄舞一樣。唐朝時還開始出現“工筆畫”。大小李將軍,這些都說明唐朝畫家們的繪畫技巧,達到了十分高超的地步。
西安擁有豐富文化資源,我們有幸去探索它,最重要發掘它為我們自己創作開拓道路。
參考文獻:
[1]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 1964.人民美術出版社
[2]唐 朱景玄 《唐朝名畫錄》 1985.四川美術出版社
[3]清 董誥等 全唐文 1983.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