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雅
摘 要:幼兒時期正值智力啟發的黃金階段,由于兒童天性愛玩,過去的幼兒教育方法已經逐漸落后,同時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科學教育發展趨勢日益明朗,游戲化的理念將不斷滲入到課程中。幼兒教師將搭建一個全新的“養殖”環境助力其游戲化課程發展,寓教于樂,在課程中培養幼兒的各項能力,激發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游戲化課程 ;教育環境
引言:《幼兒園教育知道綱要》中寫道,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要不斷進行環境創立與利用,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所以想要推行游戲化課程發展,就要建設一個符合游戲化發展的教育環境,不能紙上談兵。文章通過對以往教學案例分析,提出游戲養殖環境的建設方法,助力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發展。
一、搭建動手平臺,培育幼兒創造能力
教育家張家麟先生曾說:“要教養一個孩子會動手做事。”幼兒期處于軀體和雙手動作發展的最佳時期,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運動,能直接刺激大腦皮層,促進大腦皮層機能的發展完善,所以游戲化課程少不了手工平臺的搭建。足以見得動手能力的重要程度。所以幼兒園將設立手工平臺,賦予孩童手工創作,自己創造的機會。幼兒總是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為了突破以往的教育方式,建設游戲化課程,在手工平臺搭建后,幼兒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將思考的權力留給幼兒。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準備好熟雞蛋,自己以雞蛋為頭,用瓶蓋作為帽子,粘結在一起,再畫上笑臉,那這樣一個活靈活現的小人就出現了,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說“雞蛋除了可以做頭還可以做些什么呢?”這時幼兒就不會僅僅局限和模仿剛剛的雞蛋小人做法,而是思考這個雞蛋還可以創造出什么。這時手工平臺可以提供出紙杯,涂色顏料,彩色卡紙,等各樣手工材料,這時幼兒就成為了創作者。其中有以雞蛋作為足球涂畫上黑白顏料的,有把他作為蜜蜂的大肚子,用彩紙做出其他四肢。這些作品都得到了幼兒教師的肯定,每一份都是獨一無二的。
搭建手工平臺是將游戲融入課堂的最直接方法,區別于傳統手工課的面對面教學,手把手學著做同一樣事物,手工平臺賦予了幼兒極大的創作空間,幼兒教師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引導與示例。在利用手工開發大腦的同時,也在培養孩子獨有的創作能力,在輕松的氛圍中展開想象的翅膀。
二、創作優質游戲,提高兒童學習熱情
將游戲融入課堂時也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內容與游戲的比例掌控需要幼兒教師嚴格把控,像有些過于側重游戲而缺少教育意義的課程,和教學部份過重沒有趣味性的課程,幼兒的積極性都會大大減少。同時,如果游戲課程的內容模式一直處于不變狀態,那幼兒也會覺得枯燥,從而喪失積極性。這意味著幼兒教師要在設計游戲課程時,開闊思路,總結以往的游戲經驗,策劃出多種方案。幼兒園可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培養其游戲設計能力,這樣幼兒的探索熱情便會只增不減。比如下面這個游戲就是將教育內容與游戲比例分配到恰到好處。
幼兒教師可帶領幼兒觀看一段《貓和老鼠》的動畫片段,吸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提出,“動畫里的杰瑞用自己聰明的頭腦每次都可以逃脫湯姆貓的追捕,不知道你們可以做到嗎?”接著分別給小朋友們分發數字卡片,“大家現在扮演杰瑞的角色,我扮演湯姆,我念到一個數字大家要抱團,每個人的卡片數字加和等于我念出的數字,那就代表逃脫成功。”
這個游戲以幼兒熱愛的經典動畫片引入,孩子的積極性高昂,角色扮演的新穎玩法令幼兒身臨其境。將數學加減法融入了游戲中,在逃脫湯姆貓魔爪的設定下,幼兒會急中生智,平時枯燥的算術題得到了具體化,不僅鍛煉算數能力,更是對反應能力的一種培養。這樣的課堂游戲同時可以增加小朋友之間的友誼,讓合作共贏這樣的復雜理念簡單化,這種合作意識便可以在幼兒時期進行培養。
劉焱指出,要通過游戲教育化和教育游戲化來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所以幼兒園應對幼兒教師進行專業能力培育,培養幼兒教師的游戲設計能力,不斷創作出幼兒接受范圍內的,富有教學意義與趣味性的游戲,提高兒童學習熱情。
三、開展對話性教學,創造平等氛圍
游戲化教學的目的就是摒棄傳統單一的單向知識傳遞與表面熱教學方式,而對話是教學的本質,在對話中可以實現幼兒與同伴與知識與幼兒教師的多元結合。從中理解知識、交流感情,不再是扮演著消極、被動的學習者,而是一個創造意義的創作者。所以幼兒園就要營造出一個這樣對話性的氛圍,為游戲化課程做準備。在游戲化課程中的對話,它一定要是平等的,因為游戲中游戲者之間就是一種平等民主的關系,所以想要真正實現游戲化課程,而不是打著做游戲的幌子,那么第一步就要求幼兒教師創造平等的對話氛圍。眾所周知,在日常的游戲中大家都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耍,很少有人會選擇與長輩上司玩耍,因為那種關系保持不了絕對的平等公平。
比如在幼兒教師傳授詩歌《江雪》時,可以在帶領兒童閱讀后問大家“大家都在詩中看到什么事物了?”因為幼兒對古詩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便可以以正常交流的方式去理解幼兒自我對詩的理解,幼兒回答“鳥,小船,雪”幼兒教師并沒有如同往常一樣直接講解這首詩講述的內容,而是為幼兒提供畫筆,“大家可以把自己通過詩歌看見的畫面畫出來。”然后幼兒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繪畫,每個人對畫面的理解不同,當幼兒教師站在幼兒角度進行繪畫時,就達到了一個平等的狀態,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畫內容,比起知識傳遞,這樣對話式平等教學可以讓幼兒更好融入其中。
構建平等氛圍對游戲化教學意義重大,因此,游戲化課程就要求幼兒教師改變傳統教學中施法號令的權威態度,而是完整的將自己投入到游戲之中,將自己擺正到與幼兒平等的一個狀態下,將他們視作朋友。
結語:綜上所述,幼兒教育游戲化的工作還是需要不斷努力的,不能只在形式上改變,而要從根本貫徹游戲化課程思想。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園通過搭建動手平臺,不斷創新教育與游戲結合充分的游戲,打造平等教學氛圍顯得尤為重要。相信在幼兒教師們的努力下一定可以創造出好的“養殖”環境,為課程游戲化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叢耘.關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實踐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中旬,2021(1):0371-0371.
[2]陳希,吳航.近十年國內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研究的熱點與趨勢——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21(1):40-44.
[3]趙秀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策略[J].學周刊,2021(4):173-174.
[4]賈衛衛.幼兒園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J].文學少年,2021(5):034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