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立
(江蘇師范大學 科文學院,江蘇 鎮江 221000)
2018年6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批準對部分中國商品額外征收高額關稅,其中涉及的戰略新興產業主要涵蓋汽車、航空、電子、能源、生物技術、工業機械、信息和通信技術等①。而早在2014年我國就已經進入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美國此次針對戰略新興產業的加征關稅行為無疑是為了打壓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速度。江蘇省作為國內僅次于廣東的貿易大省,其2018年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2%,中美貿易摩擦對該產業的發展影響可見一斑。而據江蘇省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的1—9月其高新技術和機電等戰略新興產業產品受加征關稅的影響,進出口貿易成交額出現顯著下滑的跡象: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累計1032.4億美元,同比下降4.3%;機電產品出口1928.6億美元,同比減少1.2%(見表1)。可見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對外貿易環境惡化已經成為江蘇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阻滯。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于2019年初宣布加大對高新技術的出口限制、人才發展限制等以期限制技術外流。這些舉措不僅會抑制江蘇省借助全球資源推動技術創新的進程,也勢必放緩江蘇省在創新過程中實現產業國際化的步伐,給未來江蘇省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
從供給方面來看,美國目前已明確限制其國內高端芯片等原材料向我國出口,并通過提高我國企業對美直接投資及并購的門檻以達到技術和人才封鎖的目的。從需求方面來看,美國對部分戰略新興產業產品的進口加征關稅無疑會增加該產品的生產成本,使我國產品在價格上喪失國際競爭優勢。而根據江蘇省“十三五”規劃的發展部署②,全省目前正處于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攻堅時期,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供給和需求兩面抑制無疑會對江蘇省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及經濟轉型升級產生深遠影響。

表1 江蘇省2019年部分大類商品出口完成情況
電動化轉型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江蘇省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經頗具規模:至2018年底江蘇現有60家重點企業負責生產電池、電機、電控,同年銷售收入達到336億元,實現同比增長26%。從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出口的角度來看:純電動乘用車主要出口孟加拉國和印度等國;新能源客車主要出口亞洲等國;純電動客車主要出口以色列、荷蘭等國;插電混動乘用車的主要出口國家包括美國、以色列等,但出口數量較少③。所以短期來看,由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以內需為主,且主要出口國家不包括美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尚未明晰化,但美國對產自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提高關稅,相當于直接抬高了該商品的進口價格,減小了在市場價格上的競爭優勢,遏制了在美國的市場需求。
從長期來看,目前我國掌握的新能源汽車制造的核心技術遠不及美國和日本等國,戰略合作伙伴在進行技術交流時也一直偏向保守,即使部分高端車型在國內能夠生產,但核心零部件仍靠進口,我國只負責產品組裝。核心技術的缺失,使得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明顯劣勢,作為產品的供給方卻缺少議價的實力,之后的發展也受到嚴重掣肘。總之,雖然目前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國內已形成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但對核心部件的研發成果仍停留在試產階段,尚未實現產業化發展。在美國限制中國投資其新能源企業以防止產品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轉移的背景下,此次美國實施的關稅政策和技術封鎖會對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產生一定的阻滯。
2018年10月特朗普政府開始限制美國生物醫藥領域外資和外企的進入,導致引進美國醫藥研發成果的授權價格隨之大幅增加,對人員、技術、資本交流要求嚴格的生物醫藥領域無疑會產生較大的發展阻力。但江蘇省醫藥制藥業并未受此影響,同年生產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全國排名第一。在對外貿易環境惡化的前提下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仍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是我國醫藥市場需求龐大,現階段主要以滿足內需為主,出口產品僅包括部分基本醫療保健器械及原料藥等。由此可見,短期內由于與美貿易總額不高,貿易摩擦對主要以本國市場為主的生物醫藥行業影響尚未顯現,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些出口保健器械的銷量。
從長期來看,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雖然規模龐大,但絕大部分的藥物是模仿品,缺乏國際辨識度。且國內的高校、研究院所科研成果轉化的綜合能力較低(轉化率不到10%)。所以江蘇省生物醫藥目前仍缺乏核心競爭力,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產品及品牌較少,與跨國醫藥公司的實力懸殊。總之未來在技術封鎖嚴密、外部需求增幅有限、市場競爭激烈的條件下,江蘇省生物醫藥產業在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業轉化率提升、重大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都面臨嚴峻挑戰。
伴隨江蘇省經濟加快轉型的步伐,其航空航天產業也隨之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即使存在大環境的惡化,目前全省航空航天制造業產值仍位居全國第三。究其原因是目前出口到美國的航空發動機大半是技術含量較低的發動機及其他配件,貿易額比較小,所以貿易摩擦對當前產業發展影響較小。但是江蘇省對于航空航天高技術領域的掌控程度遠不及陜西省,而且產業成果轉化率較低,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在未來短時間內仍主要以加強與其他省份交流協作、加強自主創新、滿足內需為主。
從長期來看,歐美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從未間斷,尤其是航空航天領域。即使我國航空航天企業的自主研發創新實力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在航空航天材料和機械加工技術的整體掌握方面仍然較為薄弱,尤其是航空發動機技術。但在其他合作領域中,航空航天技術居于世界前列的俄羅斯等國正展現其友好交流態度,加強與我國的核心技術交流與協作。所以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對核心材料和技術的封鎖雖然會放緩我國對航空航天核心領域的探索進程,但整體受影響程度不大。對江蘇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影響亦是如此。
由于受到技術、資金以及人才的限制,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整體呈現企業規模較小、成交量較少的特點。自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以來,江蘇省集成電路企業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一直面臨訂單減少、開工不足和成本持續上升等困難。2019年1—6月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創造的營業額雖同比變化不大,但其中集成電路封測業營業額同比下降6.67%,分立器件營業額同比下降11%。半導體產業受影響程度大主要歸因于目前美國的PVD設備等其他半導體制造的核心設備在國際市場上處于產品壟斷地位,很難找到近似替代品,而江蘇省的半導體設備核心零部件有大半以上依賴于美國進口。所以短期來看貿易環境的惡化會直接阻礙江蘇省半導體產業向高端發展的進程。
從長期來看雖然江蘇省政府一直用積極的財政政策對國產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進行合理的引導,但是該產業仍存在結構松散和資本聚集在已有成熟的人工智能芯片上的問題,對國產芯片的研發仍缺乏一定的動力和保障運行體系,高端芯片等核心技術也還沒有突破。總之,江蘇省未來追趕國際先進工藝、建立滿足基本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供應鏈將是一個長期的艱難探索過程。
在國家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浪潮下,江蘇省激光產業發展迅速,2018年全省激光產業總產值占全國的兩成以上。國外知名的激光企業也陸續加強與江蘇省的戰略合作,將子公司建立在無錫、蘇州等地。雖然存在不穩定的中美貿易摩擦,但規模和資金有相當實力的企業已經開始產業鏈升級布局,以期擴大產品的國際影響力。而部分民營企業仍以保守態度發展業務,主要以內需為主,品牌國際化進程放緩或暫停。
從長期來看江蘇省的激光產業規模及產值較大,但貢獻較大產值和稅收的公司多為大型跨國公司,本土企業的研發實力及產品競爭力仍無法與跨國公司相比。與此同時,目前江蘇省科研機構研發出來的激光技術與市場進程之間存在協調性較差的問題:有些技術過于超前,造成功能過剩;有些技術又跟不上市場進程,嚴重阻礙產業發展。所以貿易摩擦的長期技術封鎖會減緩江蘇省激光技術走向國際市場的發展進程。
總之,從短期來看江蘇省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仍主要以市場內需為主,中美貿易摩擦對其影響程度不一,但對外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其國際化發展風險增大。從長期來看,中美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會限制江蘇省戰略新興產業朝向國際化發展的速度。未來江蘇省戰略新興產業的成長之路必然是充滿機遇與挑戰,政府和企業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政府要進行一系列宏觀政策扶持,推進戰略新興產業的國際化進程;企業要做好應對各類國際風險的準備,加強技術研發投入,掌握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中美貿易關系歷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雙方貿易摩擦在2018年以后進入熾熱化階段,貿易摩擦的走勢雖無法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內不會消失。江蘇省政府和企業要時刻關注國際貿易政策變化,為政策轉變做好充足的資源、資金、技術和人才準備,防止戰略新興產業“泡沫化”④。
在中美貿易摩擦長期化的背景下,對美貿易規模過大成為制約江蘇省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之一。江蘇省政府應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合理引導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的發展進程中,通過資源重新跨區域調配、轉移產能等方式,加強與境外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與技術交流,降低對美出口產品及對美核心技術的依賴程度,提高企業應對市場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
戰略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要以市場主導為主、政策引導為輔⑤。要讓市場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引導科技型企業發展。江蘇省要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技術競爭優勢,使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在產業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國際談判中擁有話語權和主導權。
未來市場的競爭取勝關鍵在于人才,美國對我國實行的人才監控政策無疑會對人才戰略的實施產生一定的阻滯⑤。江蘇省必須深化人才戰略,建立有效的人才培養和發展平臺,大力鼓勵和支持企業及科研機構進行自主創新,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活力充分激發出來。
注釋:
①郭宏福.中美貿易沖突:美方邏輯和中方應對[J].現代管理科學,2019,(1):18-20.
②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財政的通知[A].蘇政辦發〔2016〕137號,2016.
③孫琳.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8,(33):4-6.
④徐虹.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對江蘇的影響調查[J].現代管理科學,2019,(5):9-11.
⑤黃純輝.戰略性新興產業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的策略分析[J].大趨勢,2018,(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