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一刻

31歲的邱先生在一年前升任了部門的負責人。一向對工作非常看重的他十分開心。本來以為,從此以后可以無憂無慮,走向人生巔峰,沒想到各種困難接踵而至。
他換了一個坐姿,靠在沙發背上的上身略微向前探了一點,眼睛看著眼前的茶杯,像是走入了他的回憶之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選擇了目前的這個單位,是他非常喜歡的崗位,他很享受專業性工作的過程。很快5年過去了,隨著對業務熟悉度的增加,獲得的新鮮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少,職業上遇到了瓶頸。這個時候,單位正好有機會可以晉升。經過深思熟慮,邱先生決定大膽嘗試一下管理崗位。
雖然也會預料到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但是真實的狀況顯然比預想的要困難很多。做了將近一年的領導,耗費了自己大量的心力與時間,但感覺總是事倍功半。最讓邱先生無法接受的是,自己負面的情緒已經開始影響到了下班后的心情,甚至給家人帶來影響。
邱先生努力克制自己不在家人面前談工作,不去說白天工作的壓力,但是客觀現實卻是自己的耐心越來越差,越來越容易對家人發火。而走進咨詢室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前天晚上他對著不吃飯的孩子大吼,接著是跟勸他不要發火的妻子大吵了一架。
“我感覺整個人像個火藥桶一樣,一點就著。完全沒有辦法控制自己?!闭f完,邱先生一邊嘆氣,一邊無奈地咧嘴苦笑了一下。雖然嘴巴微微上翹,但是整個臉部卻沒有太多的表情,更讓人體會到他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我問,你這一年的時間里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做過哪些嘗試。
不出我所料,他和很多理工科背景的男性一樣,采用轉移注意力、壓抑和自我說服的方式來應對。這種方式也有效,甚至立竿見影。但是,長期單純采用這種回避和壓抑的方式,就會帶來很多的隱患,負面的情緒不斷壓制,會在某個無法承受的時刻像火山噴發一般爆發出來,帶來破壞性的作用。這很可能給當事人及其身邊的親友帶來極大的傷害,時間久了,還會讓當事人體驗到強烈的自我挫敗感—為什么我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我實在太差勁了。轉而會用更強的意志壓抑和克制自己,進入新一輪情緒積壓—爆發的循環。
“老師,你說得太對了!我就是這個樣子的。壓抑自己不舒服,爆發出來更不舒服,我感覺自己總是很煎熬。”邱先生的眼睛中有了亮光,仿佛被剛才我的話點燃了一般。被困在黑暗中徘徊太久,終于找到了希望。
后來,邱先生也開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爱敃r感覺有點領悟,但是應用起來好像又沒什么效果。”最后的結果也是讓自己很挫敗,再次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
情緒是我們身體和心理接受刺激之后的正常反應,甚至是一種信號。它告訴我們身心的狀態,引導我們做出積極的調整。它本身不是壞事情,甚至給我們帶來非常大的幫助。所以,當負面情緒出現,不是消除負面情緒,而是看到情緒背后發生了什么,我們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所以,在第二次咨詢的過程中,我建議邱先生試著面對負面情緒的時候,反其道而行之,試著去體驗和記錄負面情緒出現時候自己的身體和內心有什么感受,以及伴隨的想法。通過這種“情緒日記”的作業,引導他不要和情緒做對抗。就像大禹治水,堵是行不通的,需要疏通和引導。
邱先生將信將疑,甚至感覺咨詢師有點不太靠譜。他略帶猶豫的眼神中有些失望,我微笑著沒有直接回應,而是鼓勵他嘗試一下。后來,在我們咨詢進行過10次之后,他才告訴我,當時差點就不繼續咨詢了,因為覺得咨詢師給的建議不可信,當時內心很是懷疑和擔憂。但是鑒于他當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加上推薦咨詢師的朋友說咨詢師真的很專業,這才有了后面的嘗試和咨詢。
邱先生來第三次咨詢時提前了10分鐘到,面帶微笑跟我打招呼。我知道,他的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咨詢過程中他詳細說了這種很奇妙的體驗——剛開始自己很煩躁、很焦慮,但是隨著自己去體會和記錄這些感覺的時候,反而沒多久就減輕了。從此,他對于咨詢師和心理咨詢才算有了真正的信任,我們的工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從員工到領導,不僅需要更多的專業和管理方面技能與經驗,還需要掌握更多關于壓力和情緒的新理念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