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麗
(酒泉市人民醫院皮膚科,甘肅 酒泉 735000)
扁平疣為皮膚科臨床常見且多發疾病,好發于青少年,多分布于面頰、手背、前臂、頸胸部等,為針頭至黃豆大小圓形或橢圓形、膚色或淡褐色扁平光滑丘疹,一般無自覺癥狀,病程呈慢性經過,因具損容性,常影響患者身心健康。中醫認為本病多屬內虛,復外感風熱毒邪,氣血失和,凝聚肌膚,或肝旺血燥,筋氣不榮,或濕熱蘊結,氣血淤滯所致[1]。現代醫學認為該病由HPV感染引起,亦與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低下、細胞免疫的防御機制關系密切[2]。近年來,眾醫家基于傳統治療經驗,結合現代醫學對本病的認識及治療措施,總結并報道了治療扁平疣的多種切實可行的方法,現作以下綜述。
1.1.1 解毒化瘀固本
黃鶯等[3]認為此病的病機是“毒瘀蘊膚”,結合現代醫學對此病的認識及藥理知識,自擬消疣湯(薏苡仁30g,紫草、重樓、大青葉、紅花各10g,靈磁石20g,板藍根、白芷各15g等為基礎方)加減治療扁平疣,療效確切。
1.1.2 清熱解毒、涼血消癥、行氣化瘀
崔應珉教授認為此病因主要為邪毒侵犯肌膚,壅于肌表,氣血淤滯,自擬平疣解毒湯 (薏苡仁60g,板藍根、僵蠶、大青葉、夏枯草、浙貝母、馬齒莧、生龍骨及生牡蠣等各 30g,白芷、木賊、制香附、赤芍、丹皮各15g等)隨證加減治療,頗具臨床效驗[4]。
1.1.3 散風濕,疏肝郁,消結聚
曹俊[5]總結認為此病多由肝郁化火、風濕郁表,使氣血結聚而致,方用薏苡仁25g,香附、木賊、杏仁、麻黃各10g,炮穿山甲、炙甘草各6g加味治療扁平疣,取得滿意效果。
1.2.1 針灸
火針兼針與灸的雙重作用,具有治療創面小、修復快、操作簡便、易于掌握的優點,現代醫學證明,火針點刺法使感染局限化,不致蔓延至全身各處,同時促進白細胞的滲出,提高其吞噬機能,顯著提高了臨床療效[3]。此外尚有穴位注射、耳穴法、火罐法和灸法等。
1.2.2 中藥倒模
王建修[6]將中藥薏苡仁、夏枯草、香附、馬齒莧、大青葉、赤芍、木賊等量研成細粉,依治療面積取適量藥粉,調制成糊狀后均勻涂敷于皮損處,再把醫用石膏粉200g調成糊狀均勻覆蓋其上,待成形,約30min后去除倒模,清潔皮膚后行火針治療,協同起效,總有效率達94.2%。
1.2.3 軟膏外敷
馬齒莧早就被古醫家所關注,在《唐本草》中記載其主諸腫瘺疣目,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中所含的黃酮、α-不飽和脂肪酸、多糖、生物堿等成分,有清熱解毒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作用,施新華等自制復方馬齒莧軟膏(馬齒莧、紅花、香附、大青葉、露蜂房、紫草、夏枯草等)外敷治療扁平疣,經臨床觀察,療效好、顯效快、經濟安全[7]。
1.2.4 中藥外洗
張瑾使用飲片外洗方,組成:板藍根35g,墨旱蓮 20g,大青葉 13g,香附 12g,山豆根 10g,木賊 25g,上述藥物煎煮后去渣留汁,每天蘸取藥液在擦洗患處1次,連續治療14d,結果顯示飲片外洗療法可有效地降低復發率,臨床效果確切[8]。
1.2.5 中藥酊劑
黃張亮等[9]用自制中藥平疣酊治療扁平疣患者50例,取香附500g,木賊及蒼耳子各250g,研磨成粗粉,70%乙醇中浸泡,10天后過濾去渣,患處涂擦,每日2次,連用2周,總有效率達90.2%。
維A酸類藥物具有調節角質形成細胞增殖、分化及抑制角化、恢復角化過度細胞的作用,調節被HPV感染細胞的細胞周期,對其過度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同時還能起到免疫調節的作用,可抗細胞增生、抗腫瘤[10],外用使角質層細胞出現疏松、脫落,有助于更新表皮細胞。梁云川等將確診扁平疣的患者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35例外用0.1%維A酸霜,治療一組40例口服阿維A膠囊,外涂0.1%維A酸霜,肌注α-1b干擾素,治療二組40例使用0.1%維A酸霜、肌注α-1b干擾素,具體方法:阿維A膠囊20mg,每日1次;α-1b干擾素注射液,200萬u,隔日1次,臀部肌注;0.1%維A酸霜,每晚1次外涂。4周后結束治療,在總有效率、痊愈率方面,治療一組>治療二組>對照組,提示口服阿維A膠囊聯合肌肉注射α-1b干擾素協同治療扁平疣效果確切[11]。郭秀梅[12]將入選的扁平疣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予0.1%維A酸乳膏外涂,每晚1次;治療組除此外,每日口服異維A酸膠囊20mg,4周后改為10mg;兩組共治療8周后進行臨床觀察,對照組總有效率83.3%,治療組96.7%。
1)聚肌胞。為干擾素誘導劑,可誘導干擾素的產生,從而起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并提供人體免疫功能。李春蓮[13]采取皮損內注射聚肌胞治療扁平疣32例,每周1次,并聯合外用維A酸乳膏,共2個月,進行臨床觀察,總有效率93.75%。
2)干擾素。為廣譜抗病毒劑,主要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促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復制,增強細胞免疫及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和巨噬細胞功能而滅活病毒。吳文琳[14]對122例扁平疣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61例患者肌注WitB12500g1次/d,外涂制劑木賊香附酊3次/d,口服阿昔洛韋片200mg,5次/d;觀察組61例患者給予注射重組人干擾素α-2b治療,10歲以上患者300萬U,6~10歲者100萬U,隔日行肌肉注射,均持續用藥20d,治療結束后進行效果評價,觀察組顯效率為91.80%,對照組為65.57%。
免疫調節劑應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屬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劑,調節機體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系統,激活巨噬細胞及T淋巴細胞,產生干擾素、白介素等,增強機體的抗感染力,并提高NK細胞的活性來消除病毒。李琳[15]回顧性分析124例扁平疣患者資料,對照組每晚皮損部位涂適量0.1%他扎羅汀乳膏,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隔日肌內注射0.35mg卡介菌多糖核酸,連續治療8周,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88.24%,高于對照組71.43%(P<0.05)。胸腺肽為胸腺組織分泌,屬小分子多肽,有非特異性免疫效應,主要是連續誘導T細胞分化成熟、發育的各個階段,增強T細胞對抗原的反應,可調節和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何素敏[16]采用口服胸腺肽腸溶膠囊及外用重組人α-2b干擾素凝膠等多種方法聯合治療扁平疣患者28例,療效顯著,具有協同抗病毒的效果。此外,還有脾氨肽、轉移因子、匹多莫德等免疫調節劑。咪喹莫特是一種非核苷類異環胺類藥,通過局部用藥,誘導機體產生干擾素、白介素等細胞因子,促進免疫調節及間接抗病毒作用。彭軍[17]將23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外涂阿達帕林凝膠,治療組加涂5%咪喹莫特乳膏,6周后進行臨床觀察,治療組總有效率88.2%,對照組 66.7%(P<0.05)。
自體免疫療法系主動免疫,以刺激、調節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從而產生細胞及特異性體液免疫應答,增強NK細胞和吞噬細胞活性,破壞病毒感染靶細胞。萬東芳[18]采用自體免疫法治療扁平疣62例,將疣體作為特殊抗原埋植于上臂外側皮下,并口服甘露聚糖肽膠囊,6個月內觀察臨床療效,研究顯示總有效率為88.7%。
2.5.1 液氮冷凍
是一種傳統治療方法,通過液氮的低溫作用促進疣體組織凍融、水腫、壞死,抗原釋放,誘導多種細胞活素,使遠處損害消退。帥茂圣等[19]使用液氮冷凍治療扁平疣40例,1~2次治療后,絕大多數疣體消除,總有效率達97.5%。
2.5.2 二氧化碳點陣激光和(或)ALA-PDT
二氧化碳激光所產生的能量能使疣體組織蛋白變性、脫水、凝固壞死、汽化,從而殺死病毒。張幸存等[20]進行面部扁平疣臨床治療療效觀察,4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ALA-PDT治療,觀察組40例行二氧化碳點陣激光聯合ALA-PDT治療,兩組患者自身前后相比較,疣體明顯改善及消退,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為72.5%。
此外,還有學者外用水楊酸類、5-氟脲嘧啶乳膏及口服左旋咪唑、西咪替丁、潘生丁等藥物治療扁平疣,Q開關Nd:YAG激光、局部熱療、新型HPV疫苗預防扁平疣等也有相繼報道,取得較滿意療效。
目前,對本病的治療方法、藥物種類較多,臨床常常根據不同的患者、不同部位、皮疹數目及大小等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局部治療和全身用藥。現代醫學以抗病毒、調節機體免疫為主,治療作用機制明確,單用藥物治療,也有將藥物與局部熱療、激光療法等聯合使用,但藥物治療存在一定風險,不良反應多見,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老年患者、兒童等還存在一定禁忌,物理治療見效快,但在患處有可能形成色素異常,甚或瘢痕,且治療費用較高,易復發。中醫中藥方面,各醫家根據中醫理論基礎,辨證論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總結了諸多自擬方、經驗方,主要以清熱解毒固本、舒肝活血化瘀散結為主,配以中醫外治,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但大多缺乏現代醫學基礎研究,藥理作用機制仍不明確。
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扁平疣被越來越多的臨床醫師所推崇,數種藥物和方法聯合應用,結合各治療優點,顯著提高了療效,但仍有一些不足,治療方法繁多,療效不一,副作用、患者接受程度、復發情況等都需進一步臨床觀察及總結,有些方法還亟待臨床進一步的研究評價。為提高此病治愈率、減少復發,應加大基礎研究,通過臨床和基礎研究遴選最佳組合療法、最佳處方或劑型、有效的單味藥,秉承中醫學思維,重視理論創新,借助現代醫學技術,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尋求療效確切、簡單易行、毒副作用小、治療費用少的療法,進行相關探索,將是今后需要努力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