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

2019年11月21日,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簡稱CRS)發布《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研究報告,探討軍用人工智能的相關問題。CRS隸屬于美國國會圖書館立法參考服務處之下,是美國國會的智庫機構之一,亦是支援國會立法的專業研究機構,由各學術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提供國會議員各類問題的參考或研究,也應國會各委員會需要,提供特定法案分析與評估服務。另也針對各類重大議題,預先進行深入研究,并采取不定期方式出版各相關報告。
隨著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人工智能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加快,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撲面而來,人類正在邁進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時代”。人工智能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會議上。自此,人工智能開始了至今已達60多年的發展歷程,這期間經歷了起落明顯的3次發展浪潮。當前,受數據、算法、算力等多種因素集中發力影響,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快速增長,商業模式逐漸豐富,新興業態不斷涌現,行業應用持續拓展,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工智能迎來第三次發展浪潮,吸引著來自商業投資者、研究學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國際社會的目光。
各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作用,競相布局人工智能領域,搶抓未來發展機遇。一方面,加快出臺人工智能國家戰略及政策。特別在人工智能戰略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工程應用技術等領域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同時在制造、交通、金融、醫療、公共管理等領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應用問題。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智能帶來的經濟社會影響,出臺相關治理規則。截至目前,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通過政府、行業協會或者企業組織等層面發布了涉及人工智能倫理或治理的指南,希望通過自律的方式實現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隨著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也產生了新的經濟社會問題,包括隱私保護、算法歧視、就業沖擊、國家安全等。這些是全球普遍面對,而且是與行業健康發展息息相關的問題,其中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關注。
美國國會連續在2017年和2018年的聽證會上討論以下問題:人工智能可以應用于哪些軍事類型?使用人工智能進行軍事應用有哪些優勢和風險?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戰爭,會對美國競爭對手的軍事布局產生什么影響?對此,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呼吁對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進行規制。目前,美國國防部已經相應的采取多項舉措:一是成立人工智能聯合中心(JAIC),旨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探討人工智能的可操作化應用;二是發布人工智能開發和部署戰略路線圖,以及國防部符合倫理、法律應用人工智能的指南;三是建立國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員會,以對與軍事相關的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全面評估,并提供提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競爭力的建議。
美國國會還需要考慮美國國防部資金是否充足的問題。盡管美國國防部在2018年增加了對于JAIC17.2億美元的預算,以及對于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20多億美元的預算,但是一些專家仍認為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投入到人工智能領域,避免美國在軍事技術上的創新不足。
由于美國缺乏獨立的實體機構來制定和實施人工智能安全標準,以及監督政府對于人工智能的開發和利用,美國國會同時也在考慮制定在軍事領域應用人工智能的相關政策,評估出臺相應政策的必要性,以應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此前,美國一直考慮出臺規制致命性自動化武器的政策,不過部分專家擔心,規范自動化武器將扼殺其他有用的軍事甚至商業技術的開發。此外,美國國會也關注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國際競爭環境以及其他國家基于軍事目的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危害。

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呼吁對人工智能在軍事領域的應用進行規制

人工智能在美國軍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情報、監視和偵察由于人工智能可對大型數據集進行分析,預計人工智能將在情報方面發揮巨大作用。例如,美國正在研究將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算法整合到情報收集單元中,這些情報收集單元將對無人駕駛飛機的鏡頭進行改良,并自動識別敵對目標的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旨在使分析人員的工作實現自動化,目前分析人員僅需花費數小時來篩選視頻便可以獲取有用信息,因此分析人員可以將時間用來依據相關信息做出更高效、更及時的決策。
后勤人工智能在軍事后勤領域也將發揮作用。例如,美國空軍正開始將人工智能用于飛機維修的預測工作,根據每個飛機的需求量身定制維修計劃。具體方式是,提取嵌入在飛機發動機和其他機載系統中的實時傳感器數據,并將數據輸入預測算法中,以確定技術人員何時需要檢查飛機或更換零件。

人工智能將對現代軍事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