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黃智 江舟
摘 要:傳統職業教育在中國教育中的比重大,對新人才需求的契合度低,現在急需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來改變人才培養的模式。作為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前沿科技領域,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可以對大數據在信息化教育中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對前沿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進行一定的設想,有利于打破傳統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優化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式與同學們的學習方式,使教育成為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更加堅硬的基石。
關鍵詞:大數據;職業教育;領域;應用
一、引言
大數據技術是將海量的、有巨大價值的、難以處理和分析的數據進行挖掘的技術。當前職業教育信息化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來解決。
通過分析,發現當前職業教育信息化面臨以下問題:沒能發揮好大數據技術在職業教育輿情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大數據技術在教學質量評估診改中的應用還不夠深入;大數據技術對于學生發展和規劃的指導意義不強;大數據技術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還沒有可復制、可操作的方法。
同時,職業院校紛紛開始智慧校園建設,通過校園網實現全校園的覆蓋,打造集學習、休閑、就業、評價、社區等為一體的綜合信息化平臺。筆者所在院校也構建了符合自身條件和要求的校園信息化平臺,通過平臺可以完成幾乎所有的校園服務。
本文即以作者所在院校為載體,以職業教育信息化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大數據技術來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職業教育信息化。
二、大數據在信息化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2.1助力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是由中國的人口國情決定的,學生數量與教育資源的不對等使得因材施教只能存在與大多數學生的幻想之中。
學校一旦應用大數據,對學生的各個行為—例如做題習慣與作業各部分完成度的分析會做得更加輕松,從而使對每個人的研究與個性化學習成為了可能。在運用大數據后,通過后臺數據中心就能對諸如考試成績波動、圖書借閱種類與情況、校園出勤情況和社交狀況等信息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分析數據所展示學生的狀態使得學校、教師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2.2教學評估
學校在進行教學評估的時候往往會遇到許多問題,例如最普遍的教學評估方式—公開課,很多老師會在公開課前把所需要的課程先講一遍或者幾遍,反復進行演練,甚至對學生進行背誦課程內容的要求。這樣的教學評估結果是不準確的,會對學生的教育發展有不良影響。而采用大數據進行教學評估,可以通過后臺收集的數據,如學生作業完成度與完成情況、上課精神狀態與考試答題情況、時間等,來建立教育數據庫,從而探究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習狀態與學習過程,這樣得出的教學評估結果遠比幾場公開課來得準確
2.3提升教育管理能力
傳統教育決策機構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在大數據被完全應用后可能不再存在。應用大數據技術,使得教育決策機構能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有效的數據,數據的種類更加豐富,包含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同時,使用大數據技術,更能體現每個數據之間的關聯性,能更加突出教育管理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如對多媒體教育設施的損壞情況監控,可以得出在教育設施的管理維護方面是否做足,發現其與校園中其他人員行為的關聯性,從而加強對教育設備的智能管控,或者預測其發展趨勢以提前做好準備。
三 職教大數據應用設想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全民都在生產數據,上至七十來歲的老人,下至五六歲的小朋友,都在網絡世界,為互聯網企業的數據池做出自己的貢獻。人們在網絡上的軌跡,都可以看作是人們思想活動在網絡上的投射。只要掌握了數據池中的數據,就可以刻畫出對應個體的影子甚至全貌。另外在信息化廣泛應用的現代教育背景下,一個人從幼兒園開始,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學校通過各種信息系統或者應用在不斷的采集學生的各種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基本可以描繪出一名學生的成長軌跡。
3.1 利用個人大數據促進學生更有質量的自主成長
職業學校可以通過學生入校前產生的數據,以及入校后定期采集的數據,通過對整個成長全過程中的關鍵節點進行數據采集,形成學生的個人成長數據,根據個人大數據,多個維度描繪學生成長圖。根據影響學生成長的各種環境因素、教育教學環節、行為習慣等各個維度的大數據,促進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形成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動態的成長,讓教師以及教育教學管理各個環節的參與者有針對地做好活動建設、教學設計。促進學校教育教學持續改進、動態完善,最終實現全面有質量的自主成長。
3.2 利用個人大數據,重點關注成長有困難的學生
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敏感時期,也許會因為中考的失利、家庭、情感等因素,產生很多困惑、煩惱。他們寧愿通過朋友圈、微博、說說等來小心翼翼地社會互動,而不是主動和班主任、任課老師以及心理老師等傾訴、咨詢,一些負面情緒長期累積得不到排解,一時沖動走了極端,多么讓人心痛。職業院校等業學校的學生處在15~20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初次離家、監管相對寬松,通過智能手機等產生個人數據量最大最豐富的時候,比如:搜索關鍵詞、朋友圈、說說、抖音小視頻、購物信息等等數據。通過這些個人數據,可以準確地分析出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思想動態、情緒波動等。如果可以收集掌握這些數據,可以實現很多信息精確的推送,比如專業的心理引導,一些有深度的軟文,一些對應的書籍等。甚至可以對于比較敏感的詞匯進行過濾,及時預警,可以使班主任、心理老師等及時介入,避免一些惡性的事件發生。
四、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很多領域,有效推動了這些領域的發展,尤其對于教育領域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高職院校教育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高職院校更好地管理學生教學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壓力和負擔。由此可知,對大數據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探析具有重要的研究,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是職業教育競爭體系的重要方面,如何通過先進的技術方法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這是當前的研究重點。本文借助大數據相關技術,通過與企業合作開發一系列平臺和系統,不斷推動職業教育走向成熟,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曾建中.大數據環境下中職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管理觀察,2018(21).
[2]羅遠哲,張健,李雪茹,李冠蕊.大數據視角下教育管理和決策優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5).
[3]任麗,徐艷.論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教育教學論壇,2019(9).
(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 安徽汽車工業技師學院 ?安徽 合肥 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