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秀婷 王延梅
摘 要:分析化學實驗是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學生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傳統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模式使學生畢業后很難適應企業的需求。該論文將項目化教學融入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加深學生對分析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一方面為企事業相關單位分析和化驗行業培養所需要的實踐技能較強的應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工作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
關鍵詞:分析化學實驗;實驗教學;項目化
分析化學實驗是高等學校化工類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分析化學理論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實踐課程。我國高校分析化學實驗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是以教師為中心,通過教師課前對實驗內容的講解,學生按照實驗步驟完成相關實驗,但部分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水平有限,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按部就班進行實驗的方式,常常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就導致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時,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低,因此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為此,我們分析了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現狀,對此進行了項目化教學改革,通過具體項目的設計,進行相關實驗操作的學習,更好地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實際動手的能力,所選課程內容與實際化工企業生產過程對接,在教學中切實體現“做中學,做中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教學理念,通過模塊化、項目化的實驗教學,加深學生對分析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重點培養學習的實驗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分析檢驗崗位的實際應用能力。
1 項目化教學法概念
項目教學法( Project Learning) 是指將課程教學內容與具體的項目案例相結合,通過對具體項目的設計和制作,將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傳授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項目教學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選擇具有典型性的項目作為載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項目涉及的問題進行信息搜集,通過小組共同研究,努力創造性地去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并完成任務,從而提升其創新能力、職業素養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并將其培養成既能動手又能動腦的應用型人才[1]。
2 課程項目化設計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以化學檢驗工-國家職業標準和分析化學實驗課程大綱為依據,有機融入分析檢驗崗位工作過程技能訓練的項目[2],按照課程總學時的要求,循序漸進地安排實驗技能訓練的教學內容,將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劃分為三大學習模塊:基本操作訓練、實驗技能訓練、綜合應用訓練,七個實驗項目:電子天平的稱量、玻璃儀器的使用、酸堿滴定項目、配位滴定項目、氧化還原滴定項目、沉淀滴定項目、設計實驗項目,具體安排了十一個實驗:直接稱量法練習/差減稱量法練習;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練習;鹽酸/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食醋中總酸度的測定;混合堿含量的測定; EDTA 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自來水硬度的測定;胃舒平藥片中Al(OH)3含量的測定過;過氧化氫含量的的測定;間接碘量法測定銅合金中銅含量;鄰二氮雜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
2分析化學實驗項目化教學設計
2.1 教學項目的設計
教學過程中按照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原則、漸進性和拓展性原則進行項目設計,且針對不同專業的職業需求,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項目,教學項目可以分為單項項目和綜合項目,并循序漸進,逐漸拓展。
為加強項目教學法的可操作性,單項項目的選取以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術,熟練使用實驗常用儀器為主,要求學生掌握操作技術,熟練使用分析化學實驗常用的儀器,為進一步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綜合項目則在規范操作基礎上,學會如何著手解決所面對的工作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設計實驗課題,寫出設計方案,在教師論證其可行性后準備實驗,進行實驗,寫出實驗報告。
2.2 項目教學的實施
分析化學實驗項目教學的實施包括以下幾個過程: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其中,咨詢、計劃、實施、檢查階段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在決策與評估兩個階段中,教師要參與到每一個組,及時提出合理建議并做出公正的評價。
項目教學組織是項目教學順利實施的前提。項目教學是以小組協同工作完成項目計劃,實驗小組是主要的組織形式。為確保項目活動的開展并形成成員之間穩定的合作關系,首先要進行科學的分組,在學生自我分組的前提下,教師要發揮協調作用,對組員進行微調,將不同能力、不同優勢的學生劃分到一個組,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發揮各自優勢,便于學生間相互學習、相互合作。
2.3項目教學的總結與反饋
項目的評價建立在師生交流的基礎之上,通過對項目的咨詢、計劃和實施,項目評價階段要求學生對項目進行匯報和總結,在匯報總結的基礎之上實行多維度的評價,通過層層遞進的考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學習、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提高項目的實施效率。
3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成績評價機制。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成績評定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項目化教學教學評價中不僅以實驗報告作為評分標準,更是強調考查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操作成績組成:40%結果考核+60%過程考核,其中學生在項目過程中的表現,如遵守時間、工作態度、自學能力、團結協作、語言能力等職業素養也是考核點;著重考核學生在項目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討論等環節的表現。
4 結論
項目化教學法的實施改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我講你聽,我做你看”的局面,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主線”的教學策略,把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了起來,加強了師生之間的聯系與溝通,突出了“課堂是靈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學理念。同時,該方法的實施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項目化教學法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對本課程的內容融會貫通,還應當熟練掌握相關學科知識,要求教師有活躍的思維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師還需要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能順利有序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完成教學目標。此外,項目化教學法能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對項目任務的選擇和確定,擴大了知識面,學生思維的擴充帶來的許多問題也促使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突出表現在課前的準備工作大大增加;教師通過參與學生的討論,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能更好地幫助部分學生克服弱點,發揮長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教師也可從學生的討論中得到某些啟示,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
分析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提高了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有利于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亞西.高職院校化工類專業分析化學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資訊,2018,16( 11) : 184 -186.
[2]張 娟 .“能力本位”的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研究[J]. 山東化工,2019,(3):149.
[3]李登昌,陳 圓 .高職儀器分析實驗項目化教學法探索[J].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 2011,11(1):42-44.
作者簡介:
郎秀婷(1978.10-),女,漢族,山東壽光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化學及實驗教學研究 。
基金項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902278009),濰坊科技學院2020年校級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GZ202019)。
(濰坊科技學院 ? ? ?山東省壽光市 ? 2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