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穎
摘 要:相關研究成果表明,對經濟增長和環境污染物排放進行聯合分析可以從環境角度分析環境經濟體系,并進一步研究支配經濟與環境發展之間關系的規律。
關鍵詞:經濟發展,環境污染,聯合分析
據資料結果顯示,經濟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密切的、內在聯系,還需要更精確,在深入,且站在多元化的角度對其進行探索與研究。本研究就環境及環境問題的概念,分析經濟發展增加值與環境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之間的關系,考察環境經濟體系協調運行規律。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環境污染的經濟學簡單分析
眾所周知當前人類的發展與生存必然少不了生態環境所給予我們優渥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生態環境也是經濟系統運行的基礎以及經濟發展必要的前提條件【1】。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因此人類長期對生態環境的不斷的索取導致生態環境出現了問題,簡答來說環境和生態問題源于人類破壞性行為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生活的不利影響。其核心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不平衡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不平衡。在先進社會的大環境當中,環境物質條件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資源,但環境所提供的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資源的典型成就是"稀缺性"。自然環境提供的資源是人類共享的財富。環境效益的好處是公開的。 環境效益分為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或正外部效應和負外部效應。 社會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比較是評估環境經濟發展的各種收益的標準。
二、經濟發展增量下的環境污染
隨著近年來可持續化發展的提出,環境污染備受人們的關注,而環境污染的產生是由為達到經濟發展增量的前提下,人們直接或間接排放大量的大自然環境難以凈化的廢氣、廢品或者有害元素在自然環境中以及肆意索取自然環境所提供的資源,這將影響著周邊生活或者人類,長此以往并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文明的進步【2】。
(一)我國環境污染現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我國為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自然環境犧牲。 然而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變得越來越明顯,這對人們的正常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其次研究表明近年來患病幾率與環境污染有著密切的聯系且隨著環境問題的愈演愈烈,患病的概率也在大大增加。另外世界資本對于中國的投資也在不同程度上對我國產生了不理的影響,因此經濟的發展間接受到了環境污染的影響,換而言之經濟發展的增量也將導致環境污染物的增量,兩者之間關系密切。
1.經濟發展增量對于水資源的污染
經濟發展增量離不開水資源的運用,甚至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以及大量的廢水的排放,并且我國目前仍存在一些違規的企業或者工廠強行排泄不達標的污水到河流當中。基于此截止到目前為止,水資源污染與生活用水嚴重匱乏,已經成為我國當前需要重點面對與解決的問題。我國在不同程度上河流還有湖泊以及海洋等大部分水領域都受到了營養化想象;城市中也有著較大程度的合理污染,最終結果導致城市生活中的水缺口越來越大且水污染大大減少了水資源消耗,并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缺水問題。
2.經濟發展增量對大氣的污染
空氣的這種包括氧氣還有氫氣以及二氧化碳等等一些其他微量元素。在經濟化發展的前提下,工廠也在快速的發展,生產的過程中部分企業未經允許將過量的有毒有害氣體排放到空氣當中,由于工廠數量的增加即使是達到排放標準但積累到一起對空氣而言也是一種壓力,嚴重損害城市居民的健康。例如近年來患有肺部感染和各種疾病的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顯著增加。這都是人們對大氣污染所要承受的后果。
3.經濟發展產生的垃圾污染
我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會產生一些垃圾,尤其是一些輪胎或者橡膠類產業。垃圾廢物能力處理、再分解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能力偏低,大部分垃圾處理成為了難題,從而只能選擇暫時將垃圾堆放,更有甚者直接選擇空地隨意丟棄,這將導致空余空間被垃圾大面積存放占用,人們的生活空間下降,將直接影響著生態系統。
(二)世界污染現狀
1.土地荒漠化
經濟的發展少不了樹木的運作,但由于經濟發展速度的增加,對于樹木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加,結果導致大多數土地荒漠化更加嚴重。根據有關數據,廢棄土地目前約占總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在全球生態環境中被稱為"第一威脅"。荒漠化尚未停止,并且仍在全球范圍內以超高速度增長。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地沙漠化。據不完全的統計,可能有100多個國家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大約六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將受到荒漠化的影響,受到威脅。換句話說,世界上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失去了可以幫助人類生存的價值。
2.土地干旱
綠色森林作為的重要,被稱為"自然界的天然大吧"。 氧氣是地球上人類生命的必要先決條件。 森林可以用作儲氧容器,以保留表面水分并防止水分、排水然而由于經濟發展,大量的林木被砍伐,這大大減少了林木的數量。地表水分丟失嚴重,造成全球范圍的嚴重缺水。截止到今天大部分國家都存在水資源匱乏現象,甚至未來的日常飲水都將難以保障。
3.洪澇災害頻繁發生
旱災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水災。亂砍亂伐與止境的收取森林資源,致使面積減小,樹木逐漸沒有鎖水固土使得流失的水土以及,并發的泥石流和洪澇災害也會接踵而至。
4.生物物種加速滅絕
據相關記載,世界上有超過五千萬種生物物種,其中一半以上在森林過程中繁衍生息,森林已成為其唯一的生存條件。由于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的增量,森林的存活率越來越低,以及空氣受到污染,使生物的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迄今為止現有生物物種的滅絕速度已增加了千余倍。
5.溫室效應
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活與生產,都離不開大量的煤炭因此需要在生活生產與工作中消耗大量的煤炭、天然氣還有石油等等一些化石燃料,這使得生活中產生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越來越高,森林樹木的減少,光合作用下降,全球溫室效應就此產生,全球變暖,冰山融化,對人類的生活存在著巨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