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輝
摘 要:伴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市場體質的飛速發展與不斷完善,政府相關部門各方面風險意識也在逐漸提升。本文將針對謹慎性原則實際運用中的問題以及謹慎性原則實際運用中的建議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為我國未來相關財會工作提供幫助,減輕財會人員工作壓力。
關鍵詞:政府部門;財會制度;謹慎性原則
各單位在現代我國市場環境中,經常面臨諸多風險以及相關問題,例如收賬款收回速度、固定資產正常使用年限、已售貨品后續維修或者退貨等。因此,各單位在處理以上或類似的事件時合理的估計出可能會支出的費用以及相關損失,這對于不斷提升財會工作能力以及單位實際情況具有特別的意義。
一、謹慎性原則實際運用中的問題
其主要問題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財會人員專業能力不足,部分財會職工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政府財會制度與準則,同樣無法通過一些政策來更進一步指導各方面的工作。如果沒有對政府下發的相關制度進行進一步研究,便無法有效完成舊制度與新制度之間的轉變。二是單位財務工作面臨巨大挑戰,在新政府會計相關制度下發后,由于新舊制度轉變,導致單位中財會人員的工作量大大提升,這對于財會職工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三則是財會工作軟件落后,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因為工作軟件以及系統升級價格偏高,便對該方面沒有進行重視,從而導致單位無法第一時間落實最新的相關制度。
二、謹慎性原則實際運用中的建議
(一)對會計職業水平以及原則可操作性建議
為提升相關人員全方面專業素養,相關財會人員不光需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相關知識,還需要不斷學習和管理、經濟、法律、金融等方面相關的專業知識,增強未來對于宏觀經濟環境的預測能力以及對于相關客戶產業經營狀況分析的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不斷提升專業財會人員職業判斷的能力,為財會人員謹慎性原則未來可以正確運用在工作中而奠定好基礎。就目前而言,我國大部分企業財會人員職業判斷能力還無法滿足實際工作中的要求[1]。想要提升財會職工的職業判斷能力可以用以下三個方面開始:首先便是加強財會職工相關的職業道德方面教育,財會職工只有具備較為良好的職業道德才會存有求真的意識。其次是財會職工需要熟練且系統的了解自身專業知識,將自身基本功訓練扎實。最后便是需要財會職工不斷更新并加強自身專業知識以及能力,并且注意后期各方面教育。
在財會職工日常工作中必須要運用謹慎性的原則,時刻注意把握“度”。建立科學且完善的財會規則以及制度,加強調控方面的可操作性,例如對不一樣方法下所計算的比例設置出上限以及下限,對應收款項方面收回以及進行嚴格把控,這樣不僅可以指導單位的財會實踐,還可以降低單位日常的運行風險。
(二)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以及財務風險管理
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單位財會方面的制度政策,單位需要加強財會職工的專業培訓,提升財會職工業務能力,積極參加崗位培訓,從而時刻了解以及學習專業制度和相關內容。單位需要定期組織人員進行行業內部交流會議,讓財會職工經過同行業不斷交流,讓職工擁有更為豐富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經驗。單位應經常組織財會職工共同商討新政府財會職工相關制度認知以及怎樣有效實施過度時期的工作方面等問題,并且提升綜合素養。伴隨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單位財會管理工作中用電子信息技術來完成財會報表處理如今已經成為常態,這不僅可以讓單位財會人員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還可以讓財會人員從機械、復雜、重復的工作中得到解脫,讓財會職工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管理會計、財務分析當中,為單位提供準確、及時且決定性的信息依據。而新政府財會制度對財務報表方面的體系也進行多次改良,財會人員需要更進一步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特別是信息處理以及軟件使用方面的提煉、應對能力、數據挖掘的分析水準。只有將財會職工專業素質提升,才可以保障單位財務方面的工作具有高效性以及準確性。
伴隨我國新政府財會方面制度出臺,各單位也需要更進一步來加大財務風險管理方面的力度,各單位需要依據本單位實際風險來制定指標庫,對財會管理風險具有有效的規范性。各事業單位財會員工也需要具備靈敏性以及謹慎性,在面對部分突發情況時需要相關人員運用相應的手段冷靜處理此突發事件,從而保證財會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正常有序的進行下去[2]。
(三)升級財務工作軟件系統加強專業考核監督
因為傳統的預算財會核算存有部分缺陷,例如:財會信息高度碎片化、分散化,僅用現金制度為基礎,只提供和政府預算執行相關的財會信息。而引入財會核算正好在某一方面彌補會計在核算中的缺陷,在分散化的決算報告中編制并反映整體財會狀態綜合報表,在現金制度基礎之上逐漸引入權責發生制度,在反映預算且執行的基礎之上反映財產與負債等關鍵信息。各事業單位需要嚴格依照政府財會相關制度的要求,需要聯系軟件系統開發商及時對于現有財會工作系統進行調整,其中包含同一套系統中擁有兩種核算模式、分析調整預算會計科目期初余額以及財會期初余額,對于折舊漏提以及攤銷資產進行補提以及把基建賬目套納進“大套賬”,從而真正實現數據之間的正確轉換。并且,各單位還要積極樹立各項業務與財務相結合的理念,在對財務監管職能進行強化的同時,還要要求財務部門的工作深入進業務層面,了解各方面業務的需求,為了更好的服務相關業務,需要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保證單位會計工作系統可以滿足政府相關制度改革的需求。
各事業單位需要依照相關要求做好政府財會所下發的各項工作,并把單位現實工作情況以及未來計劃用書面的形式報送到上級單位。特別是需要注意在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項問題,及時將該問題收集并且向上級單位進行反饋。上級單位同樣需要組建學習小組來重點關注政府財會制度在實際進行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點以及問題,分析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且需要把財務管理審核納入平常的考核評比之中。
三、結論
新時代不斷改革也推動著各單位經營戰略逐漸做出改變,經營戰略的改變同樣促進著單位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模式進行不斷改變。因此各單位更需要財務數據共享網絡平臺進行高效率的工作,對加強單位財會決策、資金運作以及預算管理等方面具有導向性作用。
參考文獻:
[1]盧瑛琦.淺談謹慎性原則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中的應用[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04):100-104.
[2]馬勇.淺談謹慎性原則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中的應用[J].營銷界,2019(39):211+237.
(黃河水利委員會經濟發展管理局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