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雨晴 姜洪濤 程悅 梁雨菲 郭路霜 陳宜
一、引言
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市場競爭不單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產業鏈與產業鏈之間的競爭,是產業集群之間的競爭。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帶來了國家、區域的產業競爭和資源集聚的競爭。歐美等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通過產業集群和工業園的建設大大提高了產業和區域的競爭力。在全球產業和資源(技術、資本、企業家等)集聚的競爭背景下,我們需要研究如何抓住全球機遇、提高區域產業競爭力,而其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集中資源和生產要素建設工業園和產業集群。在工業園建設和產業集群培育中,核心企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核心企業要在市場上不斷獲取競爭優勢,必須樹立全新的發展理念和運作模式。本文探討核心企業基于核心能力,按照“一企、一院、一園、一基金”的產業發展模式,構建工業園和產業集群,培育新興產業的可行方案。所謂“一企”,即核心企業;“一院”,即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一園”,即工業園;“一基金”,即產業發展基金。核心企業作為產業集群發展的龍頭,基于核心能力和核心技術,建立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建立工業園,召集與本企業有上下游產業關聯的企業進駐工業園,并籌劃和安排產業集群內部各企業的分工,共同推進產業集群的發展。
二、理論基礎
(一)核心能力理論
1.核心能力理論的概念
核心能力又稱核心專長或核心競爭力,它是企業所獨有的、融于企業內核中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特殊的效用,讓企業在市場上具有長期優勢的內在競爭能力資源,它主要體現在企業開發獨特技術、發展獨特營銷手段和發明獨特產品的能力。這些能力能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在所處產業中取得超額利潤的關鍵(全一鳴,2019)。
2.核心能力的構成要素
企業核心能力由核心技術、組織管理知識和市場知識三個要素構成,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補充。企業的核心技術指企業內部具有鮮明特色的技術,它能讓企業的服務或產品在某些領域處于領先位置,是企業核心能力產生過的關鍵。企業核心技術可分別屬于企業內不同的個體,但是它不僅是某一個人的獨有技能,它還能突出地展現出整個企業所擁有的技能。組織管理知識包括企業的各種文化、制度、組織結構、價值觀等,它是企業高效運行實現企業核心能力的保障。市場知識代表了企業在用戶中的地位,是企業具有的與市場相關的品牌、顧客對企業的信賴程度、銷售渠道、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是人們對企業在較長時間的綜合表現的印象,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產業集群理論
1.產業集群的概念
產業集群, 也可簡稱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 常以一個主導產業為主,許多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及相關的支撐機構在空間上聚集, 并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 ( Porter ,1998)。產業集群不僅具有專業化的特點,其成員企業包括上游的原材料、 機械設備、零部件和生產服務等投入供應商,也包括下游的銷售商及其網絡、客戶等,側面延伸到相關互補產品的制造商, 技能培訓和行業中介等相互關聯企業, 以及一些基礎設施供應商等。集群還具有地理集聚性, 產業關聯及其支撐企業、相應的支撐機構, 如地方政府、行業協會、金融部門等在空間上集聚, 是一種柔性生產綜合體,通常代表著區域核心競爭力(全一鳴,2019)。
2.產業集群理論的應用
在近幾年的實踐中,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據統計,目前全國多個省份都有產業集群,如廣東、浙江、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江蘇、福建、遼寧、河北、四川、河南、山東、云南等地,其主要集中在廣東省與浙江省境內,尤其浙江,全省范圍內處處皆集群。目前,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長江三角洲、環太湖區、浙江杭嘉湖地區、寧波溫州、珠江三角洲等地區,以一個市、一個縣、一個鎮或一個村為范圍,集中某種產品的社會化生產,產生一定區域規模的產業集群,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品”、“一縣一業”、“一地一品”的分布新格局,通過延伸、擴張,衍生為范圍和影響更大的區域布局,從而帶來集聚生產要素和釋放規模經濟效應。如浙江省海寧市許村的布藝和經編、紹興的印染和化纖布、溫州的皮鞋和西服、織里鎮的童裝、平湖的服裝出口加工、福建晉江的旅游鞋、廣東東莞的信息產品制造業等,這些集群都表現出極強的增長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三) 風險投資理論
1.風險投資的概念
風險投資也稱風險資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風險投資是指任何有風險的項目或者企業的投資。狹義的風險投資是指在高科技產業中將科技發明創造首次商業化、產業化的創業投資。風險投資實際上就是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必需的資本支撐,并為被投資企業提供必要的指導,在該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后,以退出投資的方式實現融資,促進被投資企業發展,還能使投資方自身資本產值進一步提升。
2. 風險投資的特征及作用
一是風險投資是一種商業行為,尤其是高新技術產品或項目的競爭性特點 , 決定了這種投資只能由除國家之外的民間投資主體產生。二是風險投資家在向企業投資時最主要考慮的問題是投資對象管理層是否有能力、市場是否夠大和有無發展潛力、以及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等。三是別具一格的投資管理和獲利渠道。四是風險資本的進人并不以獲得企業的控制權為依據,而是通過運作實現股權投資收益和在資本市場上轉讓股權實現資本增值。五是風險投資是高風險的投資方式。風險投資從其運作開始就蘊涵著巨大的風險,無論是在籌資階段,項目篩選、評價和決策階段,還是投人資金進行項目管理 , 以至最后獲利都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劉志迎和汪瑩,2001)。風險投資的作用包括:風險投資能拓展融資渠道,解決高新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的瓶頸,即資金缺口。風險投資能夠促進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風險投資能加速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群,推動科學園的發展。
三、“一企、一院、一園、一基金”產業發展框架模式
(一)“一企”
“一企”是指核心企業。核心企業基于自身行業地位和特有研發能力,形成產業核心力量,通過構建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為產業集群和配套企業提供基礎性的核心產品、專利技術和技術服務,為整合產業集群中各配套企業的發展提供平臺和技術研發支持。
在一個產業園區建立發展經營的過程中,核心企業調節著系統成員間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影響著系統的整體運行,是整個系統中最為關鍵的角色,也是不可替代的核心成員。核心企業作為產業園區中的中心地位,是產業園區中的技術研發中心、物流中轉中心、信息中心和資金周轉中心,在產業園區的發展中核心企業承擔著產業園區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職能。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將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締造一個產業園區。在產業園區的競爭發展中,核心企業將承載著組織者與協調者的功能,核心企業通過協調產業園區中不同節點的功能行為,不斷挖掘產業組合中的最大潛力并實現集成優勢(馬士華,2000)。
(二)“一院”
“一院”,是指產業發展技術研究院,是指產業園區內核心企業在核心技術的基礎之上構建的創新平臺,以支持產業園內眾多企業參與技術創新活動。通過技術研究院的加入,將核心企業所掌握的現有的資源與技術信息影響擴大化,提高產業園區的核心競爭力。產業發展技術研究院是一個開放性的技術創新平臺, 園區內任何企業都可以在此平臺參與產品研發和創新。
(三)“一園”
“一園”,是指工業園。政府為產業集群提供相關配套政策和資金支持。建造園區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基礎作用。實踐表明,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和市場需求的相互協調,作為政府,應該發揮資源調配的積極作用,以及政策引導的角色,并保證資金的投資規模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地方產業經濟的調整,并且要和地方產業以及承載能力相匹配。政府應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完善相關政策,吸引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以及投資項目,從而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各行業配套中小企業入園,與核心企業形成產業聯盟關系,基于自身能力,確定自己在產業集群中的產業分工定位。產業龍頭企業可以通過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優勢,同核心企業的核心信息技術相結合,從而達到以較快的速度占領市場,在產業園區的發展經營中,5-8個產業龍頭企業是必不可少的。
(四) “一基金”
“一基金”是指產業發展基金。核心企業要打造產業集群,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支持,在引入外部投資者中,產業發展基金是較為理想的投資者。
產業投資基金,打破了傳統固化投資思維,將資源與資本進行了有效連接,以產業基金為抓手,為產業發展新道路的進程提供了充足的支撐。目前而言,我國的產業投資基金主要來自政府和國有公司,其他企業以及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可以通過與上市公司合作,設立產業并購基金,實施“基金+項目+產業基地+上市公司”的產業運作模式,以及通過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成立中小企業發展投資基金實施“股權+債權”的投貸聯動模式等,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通過產業基金的形式參與到產業園區建設中來,從而開創政府與企業、政府資本與社會資本良性互動的新格局在產業園區的建立工程中(郭中祥,2019)。
產業投資發展基金在產業集群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也承擔著產業發展中的各種風險,為此,產業發展基金需要高額的回報以彌補其可能面臨的風險損失。但產業投資發展基金的投資并不是為了控制企業,而是獲得高額財務收益。因此,在產業園得到充分發展后,產業投資發展基金會陸續退出。產業投資基金主要的退出方式主要涉及以下幾種 :①上市, 包括首發上市(IPO)及借殼上市的方式;②受資企業或主要經營者本人回購股份;③協議轉讓,包括公司整體轉讓、部分股權轉讓和部分資產出售; ④企業的兼并收購。
在“一企、一院、一園、一基金”產業發展模式中,核心企業起主導作用,各行業配套中小企業入園,與核心企業形成產業聯盟關系,基于自身能力,確定自己在產業集群中的產業分工定位。與此同時政府為產業集群提供相關配套政策和資金支持。核心企業要打造產業集群,需要資金的支持,要引入外部投資者。產業發展基金是較為理想的投資者。如此形成的“一企、一院、一園、一基金”產業發展模式將形成一個互相依賴的有機整體,每個企業相互團結,分工協作,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大化的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建立“一企、一院、一園”的發展模式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基金,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活力,并且其在促進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產業升級、項目投融資及產融結合等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風險投資憑借其成熟的管理經驗,通過進駐董事會、派駐財務人員對管理層進行有效考核和監督,能有效減少管理層追求私人收益的自利行為,進而促進研發投入當風險投資對研發投入產生積極影響時,風險投資會憑借其成熟的管理經驗和外腦引入,為企業設計合理的風險防范與激勵約束機制,對管理層進行有效監督,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有助于緩解委托代理問題。同時,風險投資直接向企業直接提供研發資金,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減少企業對政治關聯的依賴等。
四、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一企、一院、一園、一基金”產業發展模式。從產業集群理論、風險投資理論、核心能力理論出發,探討了該發展模式的理論基礎,及一企、一院、一園、一基金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態勢下,核心企業借助核心技術和能力成功,構建產業發展技術研究院,吸引相關行業中小企業和產業投資發展基金,打造工業園和產業集群,往往能夠更好的整合經濟社會中優質資源,帶來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全一鳴.企業核心能力相關理論文獻綜述[J].中國市場,2019(17):89-90.
[2]劉志迎,汪瑩.風險投資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科技產業,2001(12):53-56.
[3]馬士華.論核心企業對供應鏈戰略伙伴關系形成的影響[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0(01):24-27.
[4]郭中祥.我國產業投資基金運作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11):131-132.
嘉興學院重點SRT資助項目,項目編號CD8517192005
(嘉興學院商學院 ?浙江 ?嘉興 ?3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