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濤
摘 要:隨著我國商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信用在市場貿易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隨之形成的應收賬款在企業中的比重不斷加重,通過應收賬款保理融資模式既可以減輕企業流動性壓力,又可以緩解企業融資難、貴的問題。本文對新時代融資擔保業服務實體中小微企業經濟發展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融資擔保;中小微企業;發展
引言
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占據總企業數量的90%以上,且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有效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同時推動了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因此,中小企業是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實現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的重要保障。近些年來,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幫扶制度和政策,如稅收優惠政策、融資擔保機構的扶持政策等,絕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為中小企業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有效促進了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
1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現狀分析
1.1融資結構不合理,外源融資比例高,股權融資占比較高
民營企業融資方式按照資金來源渠道可分為外源融資和內源融資。外源融資主要從銀行信貸、股東籌資及社會公眾籌資,包括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主要包括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商業信用。內源融資主要指企業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和折舊等內部自身累積的資金。
1.2民營企業融資難,信貸資金額度小,貸款占比低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銀行貸款中,國有企業銀行貸款比例約75%,民營企業貸款比例約25%。四大國有銀行的信貸資金占整體信貸資金的比例約80%。獲得貸款比例方面,擁有10%左右數量的國有企業獲得四大國有銀行的貸款比例在80%左右,而擁有90%左右數量的民營企業獲得四大國有銀行的貸款比例僅約20%,貸款占比較低。
2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分析
2.1信用體系不健全,擔保機構及有關基金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民營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對于民營企業經營者拖欠債務、不守信用等行為沒有加以規范;另一方面,擔保機構及有關基金制度不完善。兩種因素作用下,民營企業融資受到一定制約。英國和美國建立了一套以銀行和政府為主導的行之有效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定體系用于評定企業信用狀況。我國民營企業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缺乏內部監督及激勵機制,主業不突出,關聯企業眾多,且存在層層交叉持股、公司之間隨意挪用資金等現象,導致金融機構無法確認其資金用途,進而難以評估其信貸風險。企業資信不足引起民營企業借貸“硬約束”,導致其難以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
2.2信息不對稱
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對稱。融資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會引起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雖然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不斷提高,但其資產規模小,可抵押資產少。尤其是小微企業,成立時間一般較短,與商業銀行合作時間不長,一方面可能存在未及時和全面披露會計信息等情況,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為獲取金融機構資金而虛增收入和利潤等財務舞弊現象,加之企業管理者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信譽等信息不可測。銀行與民營企業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增加了銀行的貸款風險和交易成本,影響銀行配置信貸資金。銀行為避免發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更傾向于選擇已經具備一定發展規模的企業作為主要信貸服務對象,導致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難。
3當前融資擔保業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3.1中小微企業發展狀況
中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群體,在利潤創造、吸納就業、改善民生、科技創新、和社會穩定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數量為36.9萬戶,中小企業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的97.6%,同時,我國還有3000萬的微型企業和7000萬的個體工商戶。截至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372822個。中小微企業在絕對數量、穩定社會、經濟發展上,成為了市場的主力軍。
3.2融資擔保機構風險控制控不足缺乏專業人才
當前國內融資擔保機構的風險控制機制和管理不完善,部分擔保機構不重視風控制度建設,甚至只是為了滿足批準的需要而建立了風險控制措施,制度制定與具體執行分離,造成風險控制制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這勢必為融資擔保機構長期發展留下隱患。另外,融資擔保機構缺乏符合業務發展需要的高級管理人員隊伍和專業人才隊伍,大多數人員的金融工作經驗不太豐富,專業素質偏低,融資擔保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風險控制與評估方面缺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缺乏專業團隊缺乏吸引高素質人才加盟融資擔保機構的薪酬機制。
4減稅降費政策后續影響分析
4.1減輕中小微企業稅負,提升市場活躍度
稅收收入占GDP比重每增長1%,則中小企業的創業活躍度下降2.639%。后疫情期間,對中小企業降低和減免所得稅,僅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且得稅繳納延緩到年底,全年為企業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這勢必減少中小微企業賦稅壓力,提高中小微企業活躍度。
4.2對財政支出的影響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為企業帶來實惠的同時,導致財政收入下滑,同時政府預算支出下滑,赤字率提高。赤字規模比2019年增加1萬億元,達到3.76萬億元。一方面,為了推進復產復工和“六保”工作,政府采用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提高轉移支付水平,兜底民生、增加“新基建”的投入;另一方面,隨著減費降稅工作的推進和政策執行持續到年底,政府財政收入減少。
5新時代融資擔保業服務實體中小微企業經濟發展策略
5.1樹立發展融資擔保業的現代新理念
樹立融資擔保是惠普金融界一部分的理念。融資擔保的戰略定位將主要在中小企業和貢農民領域進行。融資保障承擔風險、現代補償和資本損失是不可避免的,充分認識融資保障對經濟發展、金融建設和擴大就業機會的巨大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大力支持政治籌資,通過在提供這類服務方面發揮主要作用,支持整個行業的發展。
5.2建立健全的政策體系促進資金保障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籌資可確保對金融市場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監管,同時使機構成熟并充分利用籌資保障。第一,盡快建立資本保障穩定機制。按照“主權、社會援助和資金多樣化”的原則,金融行業的補充資本資金應列入各級政府年度預算,為政府資金組織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第二,供資機構的資金來源將大大擴大。動態建立保障融資開放發展機制,采取措施促進商業銀行、企業等金融機構參與保障基金。建立專項資金,支持政府融資體系的建設,建立補償機制,為保險企業提供激勵和獎勵補貼,為中小企業或政治支持籌集資金。第三,完善融資擔保的運作監管機制,政府推動體制建設,以改善公司治理。監督機構充分評估未清債務準備金、擔保權益準備金等,從而增加行業風險承保范圍。第四,完善授予技能的機制,通過確保穩定的工作人員隊伍,支持實施靈活的人員甄選和聘用機制,促進金融和保險行業的發展和建設。
結束語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明顯減緩,在此大環境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的發展對于創新技術、優化產業結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J].上海金融,2019(12):2.
[2]楊瑩.新時代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對策研究[C].2019:37-42.
[3]曾光輝.以企業信用體系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2018(06):49-54.
[4]李華.基于國有擔保公司為核心探討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的創新[J].時代金融,2018(32):203-204.
[5]洪忠山.S融資擔保公司擔保業務的風險管理[D],2017.
(無棣縣興棣土地開發有限公司 山東 濱州2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