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強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電子產品有了很大進展。為了讓電子產品能夠在市場上被消費者更好接納,需要對現代電子產品的功能與價值提升進行研發。電子產品研發模式成為人們深度關注與研究的課題。本文從多個角度闡述了當前現代電子產品研發特點,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現代電子產品的研發模式,力求為現代電子產品研發企業和個人獲得更大的產能指導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汽車電工電子;網絡控制化;智能化技術
引言
面對日趨激烈競爭的汽車電子前裝市場,成本是決定產品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生存,企業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推出低成本、高品質并且能夠滿足客戶不斷變化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需要兼顧成本、品質、周期三者之間的關系。汽車電子行業產品客戶眾多,產品需求類似,核心功能相同,開發流程一致,因此產品很適合平臺化發展。通過對客戶需求、產品研發、渠道采購、生產等環節的深度梳理,結合現有產品特點,提出了一種適合本企業自身發展的開發戰略,即平臺化研發模式,并對平臺化研發模式的概念、執行過程,以及平臺研發模式的特點進行了論述。
1電子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信息技術的成熟速度也十分迅猛,互聯網技術憑借著方便、快捷的優勢逐漸應用在各個行業。在互聯網技術的輔助下,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生產制造企業也開發引進了大量電子技術設備。產品質量檢測與監督是市場監管部門設立的,對不同產品進行監督、檢測、檢驗的部門,為消費者提供高效高質的服務,提供客觀準確的數據與結論。2018年電子電器打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統計,在全年抽查的50種,共2025家企業生產的2169批次產品的質量不合格發現率高達15.9%。如電吹風、電磁爐、洗衣機的產品不合格發現率高達20%及以上。通過多種類的抽查結果與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電子產品仍然存在較為普遍的質量問題。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與電子產品制造企業在制造過程中對產品質量要求沒有嚴格有著密切關系。當前我國電子產品制造企業數量眾多,且電子產品類型也十分繁多,這對電子產品質量檢測管理部門的工作帶來了挑戰。電子產品通常需要達到以下技術要求:一是結構安全。電子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其結構需要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如電子元件與電路質量的絕緣強度要達到質量標準;內部帶電部位與機殼之間的絕緣強度要達到相關規定。且內部高壓元件與低壓元件之間要達到一定標準的強度,以保證使用安全;二是電壓安全。電子產品的工作電壓、輸出電壓、輸入電壓都需要滿足設計要求。如使用電壓與設計電壓相比更大,則有可能會出現短路現象,埋下安全隱患;三是電流安全。電子產品的電路、導線的界面設計需要高出最大使用電路。如導線截面面積過小會導致電子產品過熱,從而燒毀設備;四是電磁兼容性。電子產品在運行過程中不能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干擾,且需要具備一定的抗干擾能力。
2現代電子產品的研發模式
2.1電子產品檢測方法
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為了保證生產質量,加入了電子產品檢測措施,目的是通過檢測過程挖掘出生產的產品存在的質量問題,比如外觀、功能、性能、安全性、穩定性等。而應用的檢測方法含有兩種方式:一是整機檢測法,二是全面檢驗法,兩種檢測方法各有各的優勢,主要表現在:第一,整機檢測法。所謂整機檢測法是指測量與試驗電子產品的整體結構,在測量與試驗時要準確記錄獲取的實際數據,還要將得到的數據與標準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出生產數據是否能夠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從而確定出此產品是否滿足生產標準要求,此檢測方式是目前生產企業中普遍應用的方式。此檢測模式也可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抽查法,一種是全查法。抽查法是指在已經生產完畢的所有產品中根據一定的比例標準選擇出部分產品實施測量與試驗工作,通過抽查式的檢驗掌握所有產品的生產質量。其中,抽查的比例標準一般是在6%左右的范圍。全查法是指對所有生產完成的產品進行檢測與試驗工作,對每個產品檢測的數據進行準確記錄,然后再與標準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此檢測方式普遍應用于單價較為昂貴的產品檢測中。第二,全面檢驗法。所謂全面檢驗法是指對產品生產的所有流程進行檢測的方式,包括原材料的選擇、應用的生產工藝、生產流程、成品檢測、入庫等。應用此檢測模式的優勢在于,檢測過程不再局限于事后而是延伸至整體流程中,全面覆蓋產品生產的所有環節,能夠及時發現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問題,并針對問題有效解決,從而實現從源頭處進行質量控制的目的。
2.2運用生產線防錯技術
電子產品的大批量生產中對重復性動作要求相對較高,需要較為可靠的穩定性。因此,在制作電子產品時需要應用防錯技術。生產線上防錯技術運用的理想狀態是達到無缺陷,這也是最經濟,且具有預見性的避免出現生產質量的工藝。基于防錯技術下的電子產品生產線設計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如出現操作失誤,則物品無法裝上工裝夾具;二是當操作不符合規定時,生產線會停止工作并發出警告;三是自動修正操作失誤后進行加工;四是后工序檢查出前工序不合格則停止加工操作。如以智能手機打螺釘工位的防錯技術為例,分析通過防錯技術來提升手機的生產質量與效率。如為了避免螺釘打偏,可以將電動螺釘槍安裝在垂直臂上,以控制螺絲刀垂直直行前進;在夾具預留螺絲刀通孔,避免螺絲刀晃動。又如,為了避免螺釘漏打則可以在手機放入夾具后,進行自動鎖死,確定打入螺釘數量正確時方可自動彈開。
2.3逆向物流模式
逆向物流模式是當前全球較為典型的研發模式,期初主要是應用在廢舊產品回收方面,常見的模式分三種,包括逆向物流的自營方向、聯合經營方式和外包方式。生產職能型企業的逆向物流主要是拓寬業務,增加利潤增益,強化應對環境管制的效率,以高強度發展基礎來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優勢,在逆向物流模式中,企業的各種策略制定與實施顯得有利可圖。該模式的優勢十分明確,既能達到資源合理化利用,節能降排,縮減成本的目的,又能達到深究產品缺陷,優化產品質量,滿足客源需求。
2.4重點檢測與質量控制關鍵電子元器件與配件
電子產品的核心是電子元器件,也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了避免電子元器件質量影響整體質量,需要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重點檢測電子元器件與重要部件。只有保證電子元器件與重要部件的質量,才能實現產品整體質量得到有效保證。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質量檢測與控制是保證自身質量性能的重要環節。電子產品生產企業要強化自身競爭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嚴格控制電子產品的質量,堅持開展嚴格的產品質量檢測與管控。選擇適當的檢測方法,靈活運用生產線防錯技術,管理關鍵工序,以保證電子產品生產的質量穩定。
參考文獻:
[1]洪云飛.分析精密電子產品中電子元器件的質量控制[J].科技風,2018(01):59.
[2]燕憲睛.電子產品檢測及質量控制措施的有效運用探究[J].市場周刊·理論版,2017(28):131-131.
[3]沈斌,高磊.基于方差分析的電子產品質量控制圖的研究[J].機電一體化,2011(09):30-34.
[4]趙琳琳.分析電線電纜檢測及其質量控制關鍵點[J].科技創新導報,2016(18):25-26.
[5]沈婧,楊松齡,王磊.工序質量控制和管理在電子產品中運用的研究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9(10):88.
(寧波智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余姚 ?31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