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忠 王光 畢然
摘 要:冷鏈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需要全面整合物流網絡資源,提供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跨時空的綜合物流信息收集、存儲與傳遞功能,提供供需雙方進行實質性交易的電子化環境,實現物流服務與電子商務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冷鏈;平臺架構
冷鏈物流公共服務平臺由行業協會聯網中心、冷鏈專有技術中心、冷鏈物流企業運營中心、冷鏈物流增值服務中心和電子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科技服務中心六大中心組成,
1、行業協會聯網中心:
利用異構數據庫接口技術,依托行業協會的整合能力,盡可能的整合國內現有性冷鏈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改變現有公共服務平臺信息孤立的問題。
2.專有技術中心
專有技術中心依托課題的科研成果,提供高端技術服務和投資大、使用頻率低的軟硬件設備設備租賃,實現共享性服務中心的功能。
3.企業運營中心
企業運營中心的建設主體時大型物流企業或者行業聯盟,以SaaS —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模式服務為主,提供以財務為核心的,以業務單據流轉為流程的物流信息系統化服務。
4.增值服務中心
作為物流業務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主要是完善企業經營環境,提供人性化服務。
5.電子交易中心
電子交易中心的建設主體為商貿型物流企業,突出網上交易功能,把冷鏈物流服務商品化,與商品網上銷售整合,提供完善的電子商務服務。
6.冷鏈物流科技服務中心
利用互聯網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設計環境,實現互聯網人機交互設計式科技服務,按照冷鏈物流系統工作流程,為用戶提供冷藏冷凍類食品從產品原料采購、冷凍冷藏、加工、海陸冷凍冷藏運輸、低溫倉儲、超市冷凍冷藏等各個環節的工程建設方案,提供組成完整冷鏈物流體系的整體解決方案。
7.預期目標
通過農產品物流專業技術信息服務平臺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將逐步構建起一套高效的農產品流通體系,物流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確立農產品物流的商業模式定位。以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優質農產品作為主營產品,構建“優質特色農產品農戶+基地(合作經濟組織)+公司(龍頭企業)+互聯網交易平臺+物流解決方案”的農產協議流通模式。
二是實現物流組織體系建設的創新。建立網上特色農產品溯源公信平臺,將農事記錄,物流記錄,銷售記錄和消費記錄整合集成,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以平臺為依托建立新型農村合作社的生產組織,協議流通的采購組織,冷鏈運輸、倉儲和配送組織,品質保證的會員消費組織。
三是建成特色農產品交易系統。實現特色農產品交易,逐步開通倉庫交收系統,銀行互聯接口和市場網站建設,以銀企互聯方式或銀期轉賬方式與多家銀行實現對接。
四是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得到加強。在實現冷鏈承運業務的基礎上,整合冷庫和冷藏車資源,建立冷鏈物流呼叫中心,實現冷鏈物流的整合,形成規模效益。
參考文獻:
[1] ?侯熙格.發達國家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特點及啟示[A].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6,30(3),40-44.
[2] 陳明紅.四川出口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2009(9):27-30.
作者簡介:
張德忠,性別:男,籍貫:濟南,民族:漢,出生年月:1963.6,學位:??疲毞Q:副編輯,研究方向:職業教育理論、藝術教育、學報研究;
王光。性別:男,籍貫:濟南,民族:漢,出生年月:1964年2月,學位:???,職稱:審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財會分析,單位: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畢然 , 性別:男, 籍貫:山東濟南,民族:漢 ? 出生年月:1982年6月,學位:碩士研究生, 職稱: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單位: 山東省云商務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云商務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