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楠 蔡曉恒
摘 要: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復雜局面,國內經濟形勢存在下行壓力,外部經濟環境總體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和挑戰。“減稅降費”是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痛點和難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高新常態下經濟增長質量的重要舉措。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新常態運行中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本文針對小微企業進行相應的減稅降費方面的研究,分析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層面和執行層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研究
一、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存在的問題
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確實在小微企業中得到了較為良好的效果體現,不僅減輕了小微企業的生存壓力,還激發了市場整體的經濟活力。但是,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配套優惠政策欠缺
按照中央減稅降費精神,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但在數據收集過程中,我們發現部分重點企業存在稅負后轉的現象,即購買方通過超低價購進商品,再通過高價賣給供貨商。一些制造業行業市場供給量增多,而各家產品的區別度并不大,這就使得行業需求彈性大于供給彈性,購買方掌握主動權,較為強勢。深化增值稅改革雖然使稅率下調,但是部分購買方會要求供應商通過降低價格的形式使自己獲得原有稅率的抵扣率,這使得較為弱勢的供貨方名義稅負雖有所下降,但實際稅負不變甚至上升,不能很好的享受減稅政策帶來的紅利。
(二)政策缺乏長效性
從現行減稅政策來看,我國現有的小微企業減稅政策的有效時限往往在 3 年左右,時效較短,會導致政策連續性差等不良影響,制約企業的經營規劃。同時,部分小微企業為了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會產生一些短期行為,短期內使企業符合享受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的條件,待政策結束,立即進行調整,不僅影響企業的長期發展,更加容易對國家稅收資源造成嚴重浪費。
(三)政策的針對性不強
我國目前的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在增值稅減稅政策和企業所得稅減稅政策中對小微企業的概念和減稅范圍的界定都存在差別,非常不利于針對小微企業進行統一的稅收規劃。而且當前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較為分散,沒有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進行一個整體的考慮,未能針對小微企業的企業特殊性和行業特殊性進行特殊的稅制設計。
(四)政策宣傳力度不夠
小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通常實力相對較弱,無論是財務部門的設置還是財務人員的配備都不夠,小微企業對該方面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對政府出臺的一些優惠政策的敏感性也較弱,對相關減稅降費政策往往存在不知情或不會用等情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操作能力也是參次不齊,若對稅收優惠政策宣傳不到位,則會導致小微企業在發展中對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不了解,不會應用,進而未享受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可能使小微企業錯失發展機會。
二、完善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的建議
(一)提高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的法律保障
建立系統完善的稅收法律法規和相關的制度體系對于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議盡快對現行的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進行整合,把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的制定、落實提升到立法層面,建立科學、規范、統一的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法律體系,為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持,強化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效果。另外,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納入立法層級可以更好的確保小微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通過法律條款對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明確,可以更有力的保障稅收優惠政策的
落地,不出現部分地方政府搞變通或有令不行的局面。與此同時,通過法律的形式將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確定下來,在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過程中,如果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或未能完全享受時,也可以依據相關法律條款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其正當權益,實實在在的保證小微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增強政策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應當科學界定和設計小微企業認定標準及其減稅降費政策的適用范圍,從制度上進行統一和規范。政策的設計也應充分考慮基層稅務部門執行落實的難易程度,對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建議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或出臺之后某一日起執行,既有利于納稅人充分享受減稅降費政策,更加便于基層稅務部門開展工作,防止出現退稅的情況。為確保政策的公平公正和有效執行,還應當充分考慮政策設計的合理性。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設計的合理性要求減稅降費政策充分考慮企業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重點應加強對初創期企業的支持和引導,可以適當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同時,在減稅降費政策的設計時還需要考慮區域特點、行業特點、企業規模等等。
(三)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的優惠力度
為提高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優惠力度。第一,當前我國對小規模納稅人統一按照簡易征收方式進行,征收率為 3%,并未考慮到區域發展不平衡和行業發展的差異,可以考慮適當降低行業利潤低和經濟落后地區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比如,針對利潤較低的批發行業或其他行業企業,由于其行業特點是營業收入偏高,可以下調其征收率為 1.5%或 2%,也可以讓小微企業根據自身特點放寬其認定為一般納稅人的條件,使其可以進行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抵扣,實現增值稅抵扣鏈條的正常流轉,讓小微企業更加公平地面對市場競爭。第二,合理設置起征點或免征額。第三,有必要進一步放寬小微企業的認定條件,對當前的認定標準進行進一步的調整,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享受到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
(四)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作用
作為減稅降費政策執行的最前線,基層稅務部門應大力開展政策宣傳工作,利用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減稅降費政策,及時對減稅降費政策進行解讀,及時回應納稅人關切,特別要注意對政策享受口徑、實際享受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宣傳輔導,引導企業將減稅降費政策享受到位。一是廣泛開展宣傳走訪活動。稅務部門可以通過辦稅服務大廳對納稅人進行廣泛的減稅降費政策宣傳,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宣傳途徑。可以利用辦稅服務大廳宣傳欄、顯示屏宣傳和播放減稅降費政策;在辦稅服務場所張貼宣傳海報、放置和發放宣傳手冊;在戶外懸掛宣傳標語等方式營造濃厚的減稅降費政策宣傳氛圍。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等形式全方位、立體式的開展政策宣傳。稅務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利用“兩微一端”(即微信公眾號、微博和新聞客戶端)向小微企業宣傳減稅降費政策。三是拓寬渠道,協同宣傳。不僅要在稅務部門自己的官網和公眾號開展宣傳工作,還可以通過與政府其他部門相互協作,運用其平臺或資源進行宣傳,形成更加廣泛的宣傳氛圍,讓更多的人知道減稅降費政策,也更加能確保政策順利落地。四是要確保政策宣傳的及時性。應當在減稅降費新政策出來的第一時間開展對相關納稅人開展全面、深入的宣傳和疑難解答,確保小微企業能及時享受到政策紅利,及時合理安排好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我國小微企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升社會經濟總量,保證稅收收入穩定增長以及提供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等等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減稅降費政策的推出對于促進企業良好發展,保障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目前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所面臨的問題,政府要加強對有關小微企業稅收立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這樣不僅有利于小微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也能進一步促進國家經濟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喬,黃瑤妮.減稅降費: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J].稅務研究.2019(10).
[2]周碩華.減稅降費對小微企業的影響[J].財會學習.2019(26).
[3]馮俏彬.2019年減稅降費的新特點[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06).
[4]陳志勇.從“減稅降費”看財稅改革與財政政策運用[J].財政監督.2019(10).
[5]張斌.減稅降費的理論維度、政策框架與現實選擇[J].財政研究.2019(05).
(鄭州財經學院會計學院 ? 河南 ?鄭州 ?45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