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平,周建華,熊國華
(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建昌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江西 南城 344700)
果樹栽培是農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過程中會遇到挑戰和阻礙。為了有效的提升果樹栽培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應該重視在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本文主要闡述了果樹栽培管理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希望為推動我國果樹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果樹栽種當年不能成功,3~5 年的周期才能進入結果期,五年到7 年進入豐產期。此外,不同果樹的壽命以及盛果期也存在差異,核桃壽命比較長,桃樹壽命短,選擇的栽培方式也存在差異性。應該在盛果期采取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證果樹的高產和穩產。
不同種類的果樹在生物學特性上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性,同時對外界生長環境的要求也存在差異性,生長發育特點也不同。舉例而言,北方的蘋果樹和梨樹比較喜歡干燥寒冷的環境,而菠蘿和香蕉等南方果樹比較喜歡溫度高和濕度高的環境。
從現階段果樹栽培技術來看,我國的果樹栽培技術中的矮化密植技術的應用比較廣泛,通過矮化密植技術能夠使果樹的體積變得矮小和緊湊。此外,增加果樹的密度也能提高果樹的產量和質量。因為在相對局限的空間內,如果增加單位面積內果樹數量的話,能夠增加果樹的產量和質量。采取矮化密植技術,不會影響果樹進行光合作用,還能夠充分的使果樹利用光照作用,使果樹更早的結果。矮化密植技術也使果樹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因此該技術在果樹栽培管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該技術在我國的應用比較廣泛,是許多地區比較常用的技術之一,在桃樹蘋果樹和梨樹等栽培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保護水果,減少外界環境因素對果樹造成的損害,還能夠提升水果的光澤度。套袋技術能夠提高水果的產量和質量,但是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不斷的改進套袋技術,解決人工效率低的問題。為此,相關工作部門應該加大套袋技術的改善,為果農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減少技術難度。
在栽培果樹之前,需要挖掘好定植穴。在具體挖掘的過程中,應該將表層土放在穴坑的一側,將表層之下的土壤放在穴的另一側,為之后的栽培提供需要。
在果樹栽植之前,需要對幼苗進行浸泡處理,時間3~4 小時比較合適,保證幼苗的根部能夠充分的吸收水分,避免因為水分不足而影響幼苗的成活率。此外,可以采取稀泥蘸根的處理方式,能夠有效的避免水分的蒸發,同時能夠減少外界環境因素對幼苗根部造成的傷害,保證果樹的正常生長。
在果樹栽培的過程中,采取科學的土肥管理技術能夠提高產品的質量。傳統的果樹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危害比較大,也影響水果的產量和質量。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我國已經出現了綠色化肥技術,和有機肥料混合使用,能夠提高肥效,同時減少環境污染。主要的綠色化肥有農家肥和綠肥等,在使用綠色化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控制使用量。需要注意的是,農家肥必須經過腐熟,綠肥主要由三葉草和小冠花等禾本科植物組成,不僅污染小同時肥力好。如果果樹根系不發達的話,對土壤的吸收能力不強,缺乏充足的營養,影響果樹的健康生長。為此,采取科學的土肥管理技術能夠加強對土壤的管理,保證土壤中的養分能夠促進果樹的生長。
防治措施是比較常見的果樹病蟲害防治手段,防治效果比較好。結合不同的果樹類別采取合適的藥劑,并且選擇合適的使用量。通過大面積噴灑的方式能夠有效的取得預防病蟲害的目的,但是在防治的過程中應該減少對果樹的傷害。同時還要注意病蟲害是否在防治的過程中出現抗藥性。
生物防治措施的主要優點就是不會對生態環境和果樹造成太大的危害,現階段比較推廣的防治手段之一。分析果樹病蟲害的類別選擇有針對性的天敵物種,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但是生物防治措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只能防治一種害蟲,可能會對生態鏈帶來負面影響。
生態防治措施主要就是通過對環境進行干預來改善果樹的栽植環境,從而有效的減少病害的發生。舉例而言,可以通過清理落葉雜草和樹干刷白的方式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該種防治手段能夠有效的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長和繁衍,也是果樹病蟲害防治工作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誘殺和捕殺害蟲,舉例而言,可以在果樹栽植區的石頭下,或者樹縫雜草中來捕捉害蟲,人工捕捉害蟲之后對其進行銷毀和農藥的滅殺。其次,開展蟲害誘殺工作,對冬天轉化成蛹過冬的蟲害進行及時的捕殺,之后將害蟲集中的處理。
通過增強林木自身的抵抗力的方式也能夠有效的預防病蟲害。為此,在選擇果樹品種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檢疫工作,選擇適合的苗木品種,避免將病果樹帶入到栽培區域。如果檢測出帶有病害的果樹苗木,及時的隔離,有效的控制傳染源,防治病蟲害的傳播與蔓延,從源頭杜絕病蟲害傳播的可能性。此外,如果果樹生長不佳的話,應該采取科學的灌溉、施肥和除草措施,保證果樹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