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敏
(沈丘縣土壤肥料工作站,河南 沈丘 466300)
癥狀:秋收后遇到干旱天氣,土壤墑情不足,常搶墑播種或澆水時沒有澆足、澆透、澆勻,影響小麥出苗質量。出苗不整齊,有些種子埋在土中沒有萌動,一旦墑情好轉,種子尚可繼續萌發。
對策:對因干旱而引起缺苗的,應及時采取噴灌的方式澆水補救,促進麥苗生長正常、苗壯蘗多。
癥狀:感病的小麥種子,如果精選不徹底,發芽率很難達標;隔年種子由于在儲藏過程中受到高溫、霉變、蟲蛀等影響,發芽率低、發芽勢弱,特別在干旱年份表現更為明顯。
對策:畝基本苗10 萬以下田塊要考慮重播。在小麥3 葉期,對全田出苗較好,只有少數地方缺苗、少苗的麥田,可采取在同一塊田內移密補稀帶土移栽,做到上不壓心、下不露白,埋嚴蓋實后澆水,并適當補施肥料,以利于緩苗。
癥狀:秸稈還田后沒有深耕的麥田或者秸稈粉碎質量不好,土壤翹空不實,導致小麥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的秸桿中,麥苗難以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出苗率低,缺苗斷壟現象嚴重。或土壤明暗坷垃多,使麥苗出土受阻可形成立針苗。
對策:1、精細整地,提高整地質量。早茬地要及時滅茬、施肥,隨耕隨耙,多蓄秋雨,增加底墑。近年來旋耕面積逐年擴大,連年旋耕造成耕層僅有10 厘米左右。因此,秸稈還田麥田必須進行深耕,旋耕田塊必須耙實,連續旋耕2-3 年的麥田必須深耕1 次,實行機耕機耙,提高整地質量。2、及時補種,確保全苗。在小麥出齊苗后及時查苗,對出苗不齊,造成嚴重缺苗斷壟的麥田,要搶在出苗初期用同一品種的種子進行補種。
癥狀:多采用旋耕機整地,旋而不耙,造成土壤虛而不實,加之今年土壤墑情差,口墑不足,農民有意識加大播種深度。由于播種過深,出苗慢,造成地中莖過長,消耗種子養分過多,幼苗生長緩慢,葉片細長,根系生長不良,麥苗黃弱。而播種淺、覆土薄的種子出苗快,但在太陽直曬作用下失墑快,同樣影響出苗。
對策:對播種過深頂不出土的麥苗,可扒掉部分覆土,幫助麥苗出土,或進行表土清理,以促進麥苗生長,再結合灌水和中耕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側根發育。對播種過淺引起缺苗的可移栽或補種。
綜上所述,CRSwNP目前仍是鼻科臨床診療的難治性疾病,全球呈現明顯的高度異質性特征,中國CRSwNP的組織免疫病理學特征與全球其他地區存在顯著差異,國內不同地區CRSwNP的免疫病理學特征也存在差異。臨床對CRSwNP實現以內在型為驅動的精準治療的前提是在對本地區患者進行臨床表型和內在型分型的基礎上,充分認識免疫病理學特點及影響因素,充分利用組織學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加強對難治性CRSwNP異質性和復雜性的分類界定,進一步探明CRSwNP的發病機制,依靠臨床可靠的生物標記物對個體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診療,才可能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這是在精準醫療觀念指引下的CRSwNP臨床診療發展方向。
癥狀:種子吸水變軟不發芽,或發芽后扭曲、頂土慢、苗黃。多數為拌種藥劑對種子造成的藥害。原因為用藥品種不對路,如使用氧化樂果、誤用除草劑拌種;用藥量過大,三唑類殺菌劑不同程度影響小麥種子發芽率;拌種后堆悶時間過長,沒有及時拌種或晾干。
對策:對因施藥不當傷苗的應澆水補救,澆水后松土。
零下低溫使小麥的細胞組織因冰凍而受害成為凍害。豫東小麥凍害有三種類型:即越冬凍害、早春凍害和低溫冷害。
持續低溫(多次出現強寒流)或越冬期間因天氣反常造成凍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麥凍害。冬季長寒型是由于長期受嚴寒天氣的影響而導致的小麥地上部嚴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交替凍融型是進入越冬期的麥苗因氣溫回升而恢復生長,抗寒力下降,又遇到強降溫成的凍害。
越冬凍害一般以凍死部分葉片為主要特征,開始葉片的部分或全部為水漬狀,以后逐漸干枯死亡。葉片死亡面積的大小依凍害程度而定,凍害越重葉片干枯面積越大。另外,整地質量差的麥田,特別是近年旋耕未鎮壓的麥田以及沙土地麥田,年年都有越冬期凍死苗現象。墑情差的情況下,也可形成嚴重凍害,即主莖和大分蘗凍死,心葉干枯。
早春凍害是指小麥在過了立春季節進入起身拔節階段,因寒潮到來降溫,地表溫度降到零度以下,發生的霜凍危害。因為此時氣候已經逐漸轉暖,又突然來寒潮,故稱為倒春寒。在3、4 月份,河南小麥完成春化階段發育抗寒力就降低,通過光照階段后開始拔節,完全失去抵御零度以下低溫的能力,當寒潮來臨時,夜間地表層溫度驟然降到零度以下,便會發生早春凍害。發生早春凍害的麥田,葉片似開水浸泡過,經太陽光照射后便逐漸干枯,莖稈、幼穗皺縮死亡,抽穗后出現殘穗、空穗(只有穗軸)、啞巴穗、無籽粒穗(穗完好但不能結實)在太陽下明顯可見整個穗透明。幼穗受凍死亡的順序依次為:主莖→大蘗→小蘗。
小麥生長進入孕穗階段,因遭受零度以上低溫發生的危害稱為低溫冷害。
原因:小麥拔節以后至孕穗挑旗階段,處于含水量較多、組織幼嫩時期,抵抗低溫的能力大大減弱,若最低氣溫低于5-6 度就會受害。
特點:莖葉部分不受害,受害部分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現為延遲抽穗或抽出空穎白穗,或麥穗中部分小穗空癟,僅有部分結實,嚴重影響產量。
凍害預防措施:
一是選擇優良品種:選擇半冬性、抗寒性強的品種,如周麥36、偉隆169 等。
二是適當晚播,合理密植,培育壯苗。
三是及時追施氮素化肥,促進小分蘗迅速生長。發現主莖和大分蘗已經死亡的麥田,要分2 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間解凍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畝溝施尿素10 公斤,適時小水噴灌,第二次在小麥拔節期,每畝追施尿素10 公斤。
四是可在春季倒春寒到來之前澆水,可以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對防御早春凍害有很好的效果。對生長過旺麥田適度抑制生長,提高抗寒性,用15% 多效挫每畝40-50 克對水30 公斤葉面噴霧。
五是對小麥低溫冷害的防御,可在低溫來臨之前,采取灌水、煙熏等辦法防霜。及時噴灑葉面肥,每畝加尿素1 公斤、磷酸二氫鉀150 克對水50 公斤葉面噴霧,增加植株細胞液濃度,增強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