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
(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市八五一一農場第四管理區,黑龍江 密山158307)
大豆根系中長有根瘤,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夠對空氣中的氮素起到固定作用,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量,能提供大豆本身所需氮素的1/2~2/3,大豆在生長過程中不僅需要氮素,還需要一定量的鉀、磷等。因此,合理施肥,保證大豆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的充足供給,有利于大豆高產穩產。但是,肥料越多不一定就越好,過度施肥,不僅不會促進大豆產量和品質的提高,還會造成土壤硬化、理化性質下降等問題。土壤配方施肥技術可以減少施肥盲目性,減少不合理的偏施和濫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產量和效率。
大豆在生長過程中,對于氮肥需求量最大,每生產100kg 大豆,需要6.5kg 氮肥。但這并不意味著施氮肥量越多越好,大豆根系內含有根瘤菌,本身有著較強的固氮作用,若氮肥施肥量過大,大豆生長消耗碳水化合物會增多,致使根瘤菌數量減少,對于大豆根系營養物質吸收造成嚴重影響。實際上,在大豆生長過程中,約有40% 至60% 的氮元素是由根瘤菌提供,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好氮肥施肥量,每畝不宜超過4kg。
磷肥在大豆生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每生產100kg 大豆,需要1.5kg 磷肥。磷肥能夠促進大豆莖葉生長,同時也是根瘤菌生長必不可少的元素,有著 “增氮” 的效果。在大豆開花時節做好磷肥供應,更有助于大豆生殖器官形成,有效提升了大豆產量。大豆少磷,則容易落花、落莢,根莖細小,不利于大豆產量增加。
鉀肥對于大豆生長也非常重要,每生產100kg 大豆,需要3kg鉀肥。在大豆幼苗期做好鉀肥實施,能夠提升大豆莖稈韌性,防止倒伏。然而當下很多大豆種植戶仍存在輕視鉀肥問題,在實際施肥時,經常只用氮肥(尿素)或氮磷肥料(二胺),大豆缺鉀,會導致葉尖葉緣失綠黃化,出現棕褐色斑點,葉組織壞死枯裂,還容易造成豆莢生長不良,植株矮小,不利于大豆增產。
在大豆開始種植前應加施基肥,基肥主要以農家肥為主,一般每畝可施農家肥2000kg 左右,同時在基肥中還可以混一些磷肥(磷酸鈣)鉀肥(氯化鉀),每畝施磷肥為10kg , 鉀肥15kg。如果種植地土壤貧瘠,農家肥量較少,在施基肥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施一些氮肥,施肥量占總氮肥施肥量的50%。余下50% 氮肥量用于追肥。在確定磷鉀基肥用量時,可在上述施肥量基礎上,結合實際土壤肥力進行適當調整,若土壤肥力比較高,可適當減少磷鉀施肥用量,反之則適當增加。如果經過大豆測土發現土壤缺鋅、錳等微量元素,那么在實際施肥時,主要在農家肥混合添加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作基肥施用。正常情況下,每畝土地可施硫酸鋅1 千克、硫酸錳2 千克。大豆基肥實施要趁早,最好是配合春翻或秋翻進行基肥實施,更有利于土壤肥力吸收。此外,在實際進行基肥實施中,還應注意采用一些具體的配方,測土配方原則是農家肥與化肥的混合施用,并采用全層深施肥方法。在具體有機肥與化肥的施用數量控制方面,應以測土配方要求為依據確定,在進行混合施肥時,通常為每畝農家肥1000kg 或精制有機肥50 公斤,在化學施肥方面,根據氮磷鉀施肥比例,可采用19-15-19 或19-11-19 或5-13-17 配方進行施肥。
為保證產量,在大豆正式播種前,還應做好種肥實施,在實際施肥時,用量比基肥少很多,一般采用的是牲畜糞便或秸稈產生的發酵肥,并配合適量的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實施。大豆種肥一般不施氮肥。在施種肥時,注意不要與大豆種子直接接觸,避免燒根問題。若實際土壤立地條件較差,每畝可適量施用一些氮肥,過磷酸鈣10kg+ 尿素5kg,氯化鉀肥料15kg; 若土壤肥力保持在中等水平,每畝可施種肥過磷酸鈣8kg 千克+3kg 尿素,氯化鉀肥料10kg;若土壤比較肥沃,每畝過磷酸鈣5kg,氯化鉀肥料5kg。在微量元素實施方面,可每畝施入硼砂0.3kg。在進行種肥實施時,除了要注意深施,施肥位置還應距離種子10cm 左右,保證種子正常發芽生長。
俗話說:基肥金,追肥銀。在大豆測土配方施肥過程中,做好追肥也非常重要。在實際進行大豆追肥時,需要選擇在大豆分枝期到開花初期時間段與大豆結莢期到鼓粒期時間進行兩次追肥,從而為大豆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供應,有效提高大豆產量。尤其是針對土壤肥力低,或者大豆幼苗生長比較羸弱的低地塊,更需要加強追肥實施。一般每畝追肥尿素施用量為10kg, 尿素可以直接進行撒施,最好結合中耕和灌水進行施肥,以確保肥效。磷肥每畝23kg 左右,在大豆鼓粒期追施磷肥,最好采用根外噴施。鉀肥應早追,選擇大豆初花期追施最好,每畝追施10 千克的硫酸鉀。若土壤比較肥沃,前期基肥和種肥比較充足,大豆植株生長健壯,可降低追肥用量,以免造成徒長倒伏。在具體進行追肥時,每次每畝可施復混肥19-15-19 或19-19-19 或25-13-17 或27-16-12。用量為7.5-10kg。
在生產中,有些大豆種植區域,采用只施用一次種肥,造成大豆生育中后期肥料脫節,無法實現高產。因此,在推廣大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過程中,避免單層施肥,采用以測土配方施肥為基礎,多種施肥方式結合,如微肥拌種與土壤施肥及葉面追肥的方式結合,可以實現大豆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