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浩漲,盧培昌
(揭陽市揭東區農業綜合技術推廣中心,廣東 揭陽 515500)
農產品是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必須要保證其產品質量安全。然而在現階段,由于農產品生產人員的不同,常會發現已上市的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超標,存在著非常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為了進一步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就需要對農產品進行有效的農藥殘留檢測。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相比于傳統的儀器檢測法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值得廣泛的推廣及應用。
首先是農產品的生長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在目前很多地區的氣候及環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加大對其的重視程度。而產地環境的污染包含了土壤、大氣、水源等多種問題,為此應加大對生產地的保護,盡最大可能降低農藥的使用,為保護農產品的生產建立良好基礎。
其次是農業生產的組織化不高,不能規范利用農業資產。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業生產都是小農經濟,生產規模不大,管理模式粗獷,農戶可以自行決定種植的產品,因此也將農藥、化肥等當成農業生產的必要工序,不能充分意識到不合理的使用農藥對環境帶來的危害,導致了農產品農藥殘留量過多。
在目前我國農藥殘留檢測的方法主要包含儀器檢測法、酶抑制法及免疫檢測法等。而在這其中農藥殘留儀器檢測法是應用時間最廣,也最為成熟的一種,但是這種檢測方式成本較高、時間也較長,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大范圍的農產品進行合理監控。為此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酶抑制的方法因其能夠檢測出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2 大類農藥殘留,繼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現階段農殘快速檢測發展的重要方向[1]。
我國目前很多商鋪中的農產品都有或多或少的農藥殘留,而如何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就應該有效運用酶酶抑制法。這種檢測法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對于一些綠葉型蔬菜,如白菜、瓜菜、果菜都有很好的作用,而對于小白菜、空心菜等也能做好合理檢測。針對農藥方面,對于有機磷農藥如甲胺磷、對硫磷等也能有一個充分的檢測,從而保證了檢測的有效性。
以酶抑制法的速測技術為主要特點,結合我國當前農產品生產營銷的市場布局出發,可以有效提出一下幾點推廣應用。
首先是應該建立以全國為范圍的農產品檢測安全站,在站內配置好農藥殘留的速測儀,同時搭配好相關的農藥檢測器皿及試劑,面對不同農藥是需要選擇好合適的酶源,比如常見的植物酶、家畜肝臟酶、人體血漿酶等等,不同酶源因其具備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做好分離純化,從而提升酶源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其次是要積極指導各地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出速測實驗室,充分購置農藥殘留速測儀器及試劑。并且要組織各地區農檢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完善地區內部農檢系統的整體水平及人員的基本素質[2]。
最后是以 “近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北京召開《藥中藥——中藥材農藥污染調查報告》新聞發布會,報告顯示,同仁堂、云南白藥等9家著名中藥品牌企業抽檢超七成含農藥殘留。在樣品中,甚至檢測出了甲拌磷、克百威等等一些這樣的高級的農藥” 為例,合理進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的推廣,從而建立完整的農產品檢測網絡,實施 “從農田到批發市場的全面檢測體系”,防治出現因食用農藥殘留量的農產品而出現的中毒事故。這樣既能保障農業生產者的生產安全,提升農產品的競爭力,發展農業地區經濟,又可以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整個社會的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1)檢測人員專業性較差。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農產品農藥檢測準確度。但是在當下,檢測人員綜合素質較差,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作為基礎,直接導致農藥農產品檢測工程中操作不規范,影響檢測結果。同時,由于企業并未對檢測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檢測人員缺乏高度責任心與正確積極的職業道德規范,在檢測中忽視細節,導致農產品農藥檢測結果缺乏準確度與科學性。(2)種植戶安全意識較弱。大部分的種植戶文化水平較低,缺乏相應的種植專業知識以及安全知識,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使用過量的農藥,導致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3)檢測條件較差。要想確保農產品農藥殘留化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僅需要專業的檢測人員與檢測技術,更需要專業的檢測設備、儀器。但是部分地區由于經費不足,無法及時更換新設備儀器,導致檢測結果精準性受到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民眾對于食品安全健康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伴隨著整體食物消耗量的增大,一些農產品生產商為了更快速獲得利益,不斷降低農產品安全質量控制標準,甚至忽略對其的農藥殘留檢測。因此,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控制和對農藥殘留進行檢測至關重要。利用經典檢測和快速檢測方法,加大對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檢測,以確保農產品各方面的質量安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的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的精確度、靈敏度也都應該符合現階段社會的要求。因此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應該不斷對技術進行創新及研發,把現代化的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與傳統檢測儀器進行有機融合,從而提升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