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萍
(白龍江林業管理局迭部生態建設局電尕林場,甘肅 迭部 747400)
人類為了尋求經濟發展, 必須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但在利用自然資源時, 必須認識資源的有限性和生態系統的負荷能力, 同時要考慮到子孫后代的需要, 這就是保護資源意義之所在。如果說開發資源而促使經濟發展的目標是為了提供社會需要和人類幸福, 那么保護資源的目標就是保證這種供應綿延不絕, 不僅使目前這一代人取得最大的利益, 并保持它的力, 以滿足子孫后代的需要, 因此森林病蟲害防治尤為重要。
森林是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礎, 在國家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營造針闊混交林、多結構、多層次的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真正做到在可持續發展中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 因此, 發展后備資源, 保護好現有資源, 防止各種森林病蟲害發生, 才能加快林業發展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 “生態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 按照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永續利用的原則, 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建設, 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造林活動, 努力實現森林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進一步健康發展。森林病蟲害直接影響著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保護森林資源, 改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森林生態系統在全球生態系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態系統能夠有效調節水流,涵養水源,在我國自然生態環境中,每年都會發生江河泛濫現象,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很大損失。江河泛濫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植被少,不能有效截留水源,使江流中的水源泛濫。通過發展森林生態系統,能夠從根本上涵養水源,有效避免江河泛濫。
為了保證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國家一直提倡可持續發展。對于林業部門來說,要想實現森林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不斷提高林業部門對森林防治工作的重視。加強林業部門對森林防治工作的重視,不但能夠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夠保證我國生態環境穩定發展。
提高林業部門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可以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在培訓的過程中,讓他們充分認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對他們進行定期考核,通過考核能夠掌握他們對森林病蟲害知識學習情況,讓他們認識到森林病蟲害對林業環境產生的危害,提高林業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提高林業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能夠從根本上減少森林病蟲害對我國林業經濟造成的損失。
在森林病蟲害過程中,林區的土地管理是防治病蟲害的重要工作環節,在土地加工與整理過程中要嚴格遵照科學化、現代化的工作方針,對于林區土地要及時實行行動,減少不良環境造成的病蟲卵滋生問題。另外,要對林區土地要進行營養監控,實施土地測配機制,針對土壤中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進行計劃管控,增加土地中的有機成分,促進森林的自我修復功能,減少病蟲害造成的不良后果。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并非一成不變,害蟲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我們要在防治過程中注意總結經驗,針對病蟲害的變化要做好記錄,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提升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今后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打好基礎。隨著我國現代林業市場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很多森林秧苗有了更多的選擇性,不僅我國不同地區的種植物可以更好的流通,還有很多種苗來自于國外地區。
隨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意識不斷增強,綠色發展和綠色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斷深入人心。我們更應該注重森林生物防治的措施與方法,生物昆蟲等具有相生相克的特性,我們在日常管理中注意為害蟲的天敵創造更好的環境,或者為害蟲的天敵提供食料或越冬場所,這樣都可以有效抑制病蟲害的發生,對于林業生態發展有著較好的作用。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誘捕” 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在多年的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證明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我們具體的工作是結合森林害蟲習性和特點,采用害蟲喜歡的味道吸引成蟲產卵或交配,然后將害蟲聚集在一個部位進行統一消殺處理。誘捕工作有著長期較好的作用,可以減少害蟲對森林的破壞程度,是應用較為廣泛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藥物灌注就是按照科學的配方將藥物注射到森林內部,藥物對病蟲害有防治功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藥物灌注之后需要及時向樹木輸入營養液,對樹木遭到損害的部分也要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修復。藥物的灌注措施要符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樹木的生活習性,按照科學的配方進行處理,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完善灌注方法,在不影響樹木生長的前提下進行改良。
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林業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齊心協力,狠抓落實,把此項工作納入工作日程,要充分調動森林經營者治理森林病蟲害的積極性。健全和完善有關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不斷拓寬治理經費的投資渠道,不斷提高治理工作中的高新技術含量,努力實現森林病防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