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軍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畜牧獸醫站,江蘇 如東 226407)
在我國畜牧業中,羊的養殖一直都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尤其在夏季人們對肉羊的需求會不斷提高。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夏季肉羊的使用也更加注意,并且夏季由于氣溫較高,給病菌的生長繁衍提供了一定的條,也成為了羊病高發的一個時期,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夏季肉羊疾病的防治,提高肉羊生長的質量,促進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在羊養殖的過程中,由于飼養模式不合理等原因,往往會到羊患有各類疾病,特別是在肉羊飼養當中,夏季是個羊疾病的高發期,必須要采取綜合防治對策,才能確保養殖健康發展,避免受到巨大損失。
羔羊瘧疾是肉羊生長中的一種主要疾病,通常來說瘧疾大多呈現在羔羊中。由于夏季炎熱的氣溫,以及較多的降水,使得環境更加潮濕,這時如果母羊在孕期出現了營養不良現象,將很有可能導致羔羊出現瘧疾的現象。羔羊染上瘧疾的表現是,出現精神萎靡、頭低耳垂、食欲不振等癥狀,并且伴有腹瀉,糞便中有腥臭味道。瘧疾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使得羔羊的體質越來越差,最終造成死亡的嚴重后果。
在對該病防治的過程中,首先在羔羊出生后的幾個小時內,需要為其服用磺胺,連續服用3~5d。也可以在羔羊出生后4 個小時,注射魏氏梭菌B 型高免血清4~5mL。在治療過程中,可以為其服用6% 硫酸鎂溶液30~60mL,服用后 6~8h 再服用1% 高錳酸鉀溶液,2 次/d[1]。或者,口服楊樹花煎劑、增效瀉痢寧、維迪康,對病毒引起的腹瀉也會起到很好的療效。
羊快疫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病死率高,主要是由腐敗梭菌而引起的。羊快疫主要通過消化道進行傳染,如果對病死的羊進行檢查,能夠發現如果在營養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其腹部會存在著腫脹現象,后軀會沾有糞便,口腔、鼻腔以及肛門位置會出現紅色液體[2]。
在對該病防治的過程中,養殖人員需要定期對羊圈中的污水、糞便等進行及時的清理,做好羊圈的干凈衛生,同時還需要定期對羊圈進行消毒。如果發現羊只出現了羊快疫的癥狀,需要將病羊進行隔離治療,防止對其他羊只進行傳染,對病死羊進行無害化處理。藥物治療方面,可以靜脈注射300 萬IU 芐青霉素鉀、10% 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以及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飼料中加入相應的藥劑,同樣能夠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在夏季降水量較大,氣候相對濕潤的情況下,如果管理不當,在羊群中非常容易發生羊場毒血癥。一般來說,導致這種病癥的原因是羊只進食飼料過多,或者運動量過小。病羊很有可能在1~12 h 短時間內迅速死亡。臨床表現方面,主要有呆滯、抽搐以及口吐白沫現象。對病死羊的尸體剖檢,可以發現其腎臟軟化現象[3]。對于有癥狀的羊只, 每只羊肌肉注射160 萬IU 青霉素3 支,2 次/d, 連用3d。或每千克體重5 萬~10 萬IU 青霉素,10% 葡萄糖500mL,強心安鈉咖注射液5mL,生理鹽水100~500mL,地塞米松10mL,VC1.5g,依次靜脈注射,2 次/d,連用3~5d。
防控疾病,就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考慮。要照顧好羊自身的機體,對于羊的居住環境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養殖者要每天對羊圈進行清掃,消毒。羊圈要保持足夠的干燥和整潔,防止細菌的滋生。同時要時常消毒,尤其是羊飲食所用的器具。環境衛生是保證羊的健康的重要保障。在消毒的過程中,要交叉使用消毒液。防止同一種消毒液長期使用所產生的抗體,那么再繼續進行消毒則是起不到消毒的作用了。
在對羊疾病防治的過程中,藥物防治是運用最廣泛的方法,然而難以避免地會對羊產品的質量產生負面影響,當前人們更加追求綠色健康的產品,因此生物防治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可以達到科學綠色防治疾病和不影響牛羊產品質量的效果,應該得到推廣應用。羊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生態環境受到了破壞,羊在飲水或食用的時候被細菌感染,導致體內相關系統紊亂,免疫力降低,最終引發了疾病。通過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人工培育出抵抗羊疾病的生物有機體,或者直接注入營養元素,從而促使羊身體的系統功能恢復正常,達到健康的狀態[4]。同時,羊養殖戶也要加強養殖管理,可以在養殖場周圍設置監控,動態監督牛羊飲食衛生狀況,避免因為使用不潔凈的食物和飲水而產生的疾病。此外,要注重疫苗免疫防治方法的運用,為羊注射疫苗,可以對很多流行羊感染病進行很好的防治。還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市場上的疫苗種類繁多且質量有好有壞,在疫苗選用上也應該是質量可靠的且具有相關認證的疫苗,不能胡亂盲目用藥,也要避免過量使用和配伍禁忌,應該在相關畜牧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免疫,從而達到科學防治效果。
在當今這個現代化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廣大畜牧養殖農戶都要注重實施科學化飼養,其中為了避免羊疫病的發生,應該注重分析夏季肉羊疫病防疫要點,建立科學完善的防疫制度,做好定期檢疫和疫苗接種工作,從而確保綜合防治效果,盡最大程度上避免疫病對羊群的危害,最終實現良好的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