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碧,李艷娜
(七星關區林業局,貴州 畢節 551700)
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價值。通過開展生態環境建設可以有效的保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正常進行。森林培育作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對改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改善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在之前的發展過程中,各地由于過度重視經濟的發展,對于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自然環境惡化帶來的后果在近些年得到逐漸顯現,各地自然災害發生幾率大幅升高。沙塵暴、洪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因此,必須積極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而森林培育作為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森林培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充分運用當前的人力和積極開展營林造林以及后續的林區管理工作。通過選地、種植、后期管理等方式實現我國森林面積的擴大,促進生態平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積極開展森林培育工作主要是通過植樹造林活動進行的。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使得我國森林資源得到進一步加強,從而實現生態保護的目的。通過開展森林培育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護當前已有的森林資源,促進環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豐富我國森林資源,提高我國森林面積,為我國生態保護奠定物質基礎。此外,通過開展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保障社會穩定。
生態環境建設可以有效的改善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現狀,促進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也實現了進一步發展,使得我國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改善。技術的進步和方法的提高有利的促進了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F階段生態環境建設已經成為我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開展生態環境建設,有效的改善了我國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從當前開展生態環境建設的現狀來看,在前期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使得我國自然環境出現一定的破壞。造成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較為復雜,因此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必須在較長時間內堅持將這項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內容。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滿足我國當前的發展需要。
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森林生態系統作為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森林培育應用于生態環境建設中,對于提高自然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通過發展經濟有效的促進了我國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但是,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自然資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斷增加。諸如燃料、木材等不可再生資源,在一段時間內被大量消耗。其中,在我國推進城鎮化進程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建筑項目,對于木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同時由于人們環保意識不強,在開發森林資源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濫砍濫伐現象,我國森林面積急劇縮減。森林面積的下降使得很多生物生存環境受到破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同時受到過度捕殺和濫砍濫伐,很多生物瀕臨滅絕,因此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受到極大的影響。通過進行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一現象。森林培育一方面可以恢復原有生物的生存區域,實現對現存生物的有效保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提高了生物多樣性。當一些自然災害發生時,還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態環境抵御災害的能力。
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的氣候已經發生了變化。例如溫室效應的加劇使得冰川融化,洪水的發生幾率升高。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程度不斷提升,汽車尾氣以及工業廢氣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對空氣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一現狀。通過增加植物數量,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降低由于溫室效應和工業廢氣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改善區域氣候,降低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幾率。
現階段,在我國一些地區,由于植被受到破壞,土地荒漠化情況較為嚴重。而通過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一現狀。植物數量的增多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同時,由于受到植被減少的影響,我國很多地區出現泥石流災害的幾率大幅度增加。通過開展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保持水土,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
開展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在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森林資源不僅具有經濟效益,同時還具有生態效益。通過積極開展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增加我國森林面積,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實現生態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森林資源可以提供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動植物資源,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本文通過對森林培育工作在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意義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森林培育工作作為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積極開展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的穩定性,最終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面,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奠定建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