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醒
(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我國城鎮化過程匯中,生態環境保護是重要的組成,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更好的質量的發展經濟。城鎮化進程中生態環境保護尤為重要,需要采取科學的保護措施。目前,城鎮化過程中存在垃圾污染問題、環境保護政策不健全和城鎮綠地不足等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阻礙。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居民數量越來越多,人口密度增加,這樣部分地區就暴露出綠化面積不足的問題,人與綠化面積比例嚴重失衡。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需要注重園林綠化的建設,尤其是對于較大規模的城鎮化。城鎮化建設中,園林綠化的作用是較大的。園林綠化不僅可以豐富城市的整體面貌,還可以降低城市的生態環境污染,加強水土保持。綠色植物可以將空氣中含有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吸收,降低細菌和粉塵等產生,并可以吸收城市的噪音,改善氣候條件,增加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但是部分地區城鎮化過程中,過度關注經濟的發展,忽視綠化的建設,從而造成城鎮綠地面積較少,影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我國城鎮化過程中,部分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尚未完善,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沒有經過處理就排放到周邊的河流中,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污染了周邊地區的土壤、農田及流域,造成農田中農作物產量降低。其次,部分城鎮未建立垃圾處理系統,對于垃圾的處理就是簡單的堆放,沒有進行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從而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周邊地區的環境及居民身體健康。最后,由于居民在農業生產中大量的使用化肥和農藥,加之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也加劇了城鎮環境污染問題,最終造成城鎮化建設無法實現目標,人與生態環境無法共同發展。
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發展迅速,因此對生態環境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我國對于城鎮化發展中存在的環境問題重視不足,導致城鎮化進程中生態環境破壞,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建立的法律法規,但其中存在部分不完善的問題,造成了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難以開展的現狀。
進行城鎮規劃時,需要嚴格執行國家的環境保護要求,按照綠化標準,工業布局和產業結構等進行科學規劃。主要方式包括:一是城鎮規劃時不能千篇一律,需要依據不同地區的資源情況和環境容量進行產業布局,安排相應的產業建立。在市區中要嚴格杜絕重污染企業,并做好對污染企業的定期巡查工作,如果檢查過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需要勒令企業限期整改。如果工業企業污染較重,則需要規劃在城市的遠郊。二是在產業規劃時,需要注重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并行。工業企業可以規劃為工業園區,將企業進行集中的管理,并建設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和綠化植物。
在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想要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需要首先建立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并以此作為城鎮生態環境管理與保護的依據。一是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在城鎮化發展中依據法律法規進行管理。二是在生態環境管理時,加大對環境質量的評估,從而及時掌握城鎮化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于重點區域,如: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需要進行全方面的監測,避免工業企業對區域的污染。三是提高市場準入機制,對于環境保護系統不達標,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需要阻止進入城市中,避免其對市場環境的污染。
城鎮化建設的目標就是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越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需要提升居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從而讓居民都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主要的措施如下:一是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也引導作用,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使人們都理解為什么要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從而為生態環境保護打下堅實基礎。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造成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需要不斷的轉變城市經濟發展模式,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充分發揮資源的合理配置,并在盡可能的不要進行市場經濟的干預,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政府部門要加快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加快產業機構的轉型,建立現代化的產業機構,促進信息技術融入到新型環保型產業的發展中。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可以極大對節能環保企業的支持,給予良好的政策,構建環境型的城鎮發展模式,促進城鎮化的長遠發展。
在現代化發展的今天,城鎮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城鎮化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深入分析,如何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為了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需要完善法律法規、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對城鎮化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進行監督,從而保證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從而促進我國城鎮化過程中的可持續發展,保護好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