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沙角A電廠 廣東 東莞 523900
機械動力設備檢修是發電廠必須開展的工作,有著自身的質量要求,如果檢修不達標,就很容易遺漏一些設備問題,導致問題無法被排除,需要反復進行檢修,還可能使得問題突然爆發,發電廠難以及時應對。因此發電廠在開展機械動力設備檢修工作時,也要注重該項工作的管理,應當貼合檢修工作標準,針對常見問題提出管理策略,而策略要如何設定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此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1.1 工作模式滯后 目前,很多發電廠機械動力設備檢修工作模式都是人工模式,而人工模式雖然具備執行工作,落實工作目標的能力,但在工作效率、工作穩定性上卻存在明顯缺陷,即首先在工作效率上,受人力所限,檢修工作人員面對數量繁多的機械動力設備并不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全面檢修,因此人工模式檢修工作效率較低。其次在工作穩定性上,因為現代發電廠出于產能提升目的,會引進大量先進的機械動力設備,此類設備較于以往更加復雜,使得檢修工作難度提升,所以面對更高難度的工作,人工往往不能保障每次檢修結果完全準確,說明工作穩定性不足,人工工作模式滯后。同時,人工模式在效率、穩定性上的缺陷在現代發電廠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愈發明顯,已經很難應對檢修工作需求,因此需要進行改善[1]。
1.2 操作流程規范性不足 為了保障發電廠機械動力設備檢修工作質量,避免因檢修結果質量不足,導致決策失誤的問題,發電廠理應設定一個規范的操作流程,要求檢修工作人員依照該流程來執行工作。但現實情況中,很多發電廠并沒有設定規范操作流程,只是提出了檢修要求,這導致檢修工作人員失去了準確的工作方向,檢修時的操作流程規范性明顯不足,而缺乏規范的工作難免就會遺漏掉一些重要問題,如某發電廠檢修工作因為缺乏規范流程要求,所以檢修工作人員只對機械動力設備本身的機械故障進行了檢修,忽略了機械動力設備的電力供給部分,導致設備后續運作因電力供給不穩定停運[2]。
1.3 檢修安全防護問題 在機械動力設備檢修中存在很多風險因素,如電力、高溫等,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檢修工作具有一定危險,如不注意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對此考慮到危險因素的不可排除性,要避免安全事故爆發,發電廠應當做好檢修安全防護工作。而現代多數發電廠對此并不重視,工作中的相關行為是否安全取決于檢修工作人員的個人安全意識,但多數檢修工作人員在這方面也顯得薄弱,因此實際工作的安全防護水平并不高,加大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發電廠應當對此保持重視。
1.4 檢修指標不完整 不同發電廠機械動力設備在結構、用途等方面存在差異,使得各設備的故障類型、故障部位等也有一定區別,這時在檢修工作質量上,發電廠應當針對不同設備構建完整的檢修指標,要求檢修人員依照指標來開展檢修工作。而事實上,很多發電廠只提出了需檢修的設備,并沒有設定針對性指標,或設定的指標不完整,例如某發電廠所提出的指標比較粗糙,只包括機械故障、電力故障兩項,沒有提到類似鍋爐堵塞、管道泄露等具體檢修指標,說明指標體系不完整,檢修工作依照該指標開展必然無法保障工作結果的質量。
2.1 先進技術引入,優化檢修工作模式 人工模式作為一種傳統工作模式,面對現代檢修工作需求已經力不從心,其在質量、效率兩方面的缺陷一直受人詬病,這一條件下為了對工作模式進行優化,建議發電廠積極引入先進技術,通過此類技術取代檢修中人工實操位置,盡可能降低檢修工作對人工的依賴程度,這樣先進技術就成為了執行檢修工作的要素,其在工作效率、穩定性上的表現遠超人工,因此可以解決以往問題,對檢修工作模式進行優化。而在管理層面上,既然先進技術取代了人工在工作中的原有位置,則人工就可以作為技術管理者來開展工作,對此發電廠作為更高層次的管理者,應當根據技術應用要求向檢修工作人員提出技術管理要求,如某發電廠采用了無線傳感器、計算機等裝置構建了現場總線自動化檢修工作模式,并對檢修工作人員提出了技術管理要求,包括技術應用的正確方式、檢修參數的設定標準等,依照這些要求可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提高檢修工作質量。
2.2 改善操作流程規范要求,提高檢修工作人員重視度 為了提高檢修工作的操作流程規范性,發電廠必須對原有操作流程進行改善,提出完善的操作流程規范要求,同時作為管理者,應當嚴格要求檢修工作人員對操作流程規范要求保持重視,若有違犯,必須進行懲治。操作流程規范要求必須對檢修目標(即機械動力設備)進行全面分析,得出所有檢修需求,同時對檢修工作活動的標準進行設定,如在檢修工作必須對機械故障、電力故障進行全面檢查,若發現異常需要嘗試性的進行維修,如果不能消除問題,則應當采用應急策略避免故障惡化,隨之進行記錄,并第一時間將問題上報,以待后續處理。
2.3 重視安全防護,做好安全意識教育工作 雖然在先進技術引入后,人工的實操地位被技術取代,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還是需要人工插手進行實操檢修的,如機械設備某元件損壞,此時人工就必須插手實操,對元件進行維修或者更換,這一表現說明檢修中的風險因素依舊有可能對人造成威脅,因此安全防護依然是值得注意的要點。出于提高檢修工作安全水平目的,首先發電廠本身應當更重視安全防護,在管理層面上應當提出檢修安全防護要求,如不可帶電檢修、檢修前需檢測內部溫度等,由此盡可能排除風險因素,其次應當做好安全意識教育工作,讓檢修人工的安全防護意識提升,重視發電廠提出的安全防護要求,這樣可以將風險因素爆發的概率降至最低。
2.4 全面分析檢修需求,提出針對性檢修指標 針對檢修指標不完整的問題,首先發電廠應當對不同機械動力設備進行全面分析,了解其可能發生的故障,其次以故障為方向提出針對性的檢修指標,這樣既可解決問題,保障檢修指標體系完整。例如某發電廠除了提出機械故障、電力故障兩大檢修要求以外,還列出了機械故障、電力故障的具體類型,要求檢修人員在檢修中根據故障具體類型進行識別、診斷,且必須根據不同指標故障常發部位設定針對性的檢修策略。
綜上,本文對發電廠機械動力設備檢修管理策略進行了探究,對檢修現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管理策略。通過分析可知,現代發電廠機械動力設備檢修工作開展情況并不令人滿意,其中很多問題還有待改善,而采用文中提出的管理策略,能夠在管理層面上對現有問題進行治理,可起到提高檢修工作效率與質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