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辦公室 廣西 柳州 545500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對人才素質的標準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國家領導人在主持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時說,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是任何時代都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質。領導人的話語,為我們培養創新人才指明了方向。只有注重學生主體性和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才能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需要,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動手動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既能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增長知識,掌握各種技能,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學素養。還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最大可能地發展特長,積極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首先,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展創造性,必須克服教師講、學生聽的舊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下放主動權,讓學生一起參與到教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小組合作能集思廣益,有利于學生之見的相互交流,在小組合作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設計好小組合作環節,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時時互動的動態中,設計小組交流、查缺互補、分組匯報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
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啟發思維。生動感人的情景能增強學生的愉快情緒和探究興趣。在教學中運用設問、提問,實驗等方式,創設有一定吸引力的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發明創造”的機會,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比如,在進行“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學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進行室外“活動”,我事先讓同學們準備好量角器、細線、小重物制成簡單的測角儀并帶好皮尺到操場上進行測量旗桿高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用手托住測角儀,拿到眼前,使視線沿著儀器的直徑剛好到達旗桿的最高點,讀出仰角的度數并測出自已到旗桿底部的距離,計算出旗桿的高度。再請不同的學生,改變自己到旗桿底部的距離,得出不同的仰角數據,再計算出旗桿的高度,通過“活動”不但讓學生鞏固了銳角三角函數的內容,也加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集中反映了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誘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環境意識是新世紀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而最重要的素質是創新精神。敏銳的觀察力是創新思維的起步器??梢哉f,沒有觀察就沒有發現,更不能有創造。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實現的,在課堂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呢?
首先,在觀察之前,要給學生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任務和要求。其次,要在觀察中及時指導。比如要指導學生根據觀察的對象有順序地進行觀察,要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觀察方法,要指導學生及時地對觀察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等。第三,要科學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以支持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做仔細、深入的觀察,并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創造性人才除了具有個人的努力鉆研及開拓精神外,還要具有團結協作,互助互進的基礎素質。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小組的共同探索使學生動腦、動手、互助合作,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各展其長,發揮集體的力量。特別是對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要注意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小組中開展討論,為學生營造創新環境。學生在各自學習小組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人人都敢于發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形成小組的最佳答案,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如我在講“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探究問題2:小明想在兩種燈中選一種。其中一種是11瓦的節能燈,售價60元;另一種是60瓦的白熾燈,售價3元。兩種燈的照明效果一樣,使用壽命也相同(3000小時以上)。節能燈售價高,但是較省電;白熾燈售價低,但是用電多。如果電費是0.5元/(千瓦時),選哪種燈可以節省費用(燈的售價加電費)?在提出問題后,給學生充分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時間,使學生面對新問題,積極尋求新的解決辦法。待學生有了自己的見解后,以四個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討論各人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思路,由于學習上存在差異,小組成員可以提出問題,小組內相互解答,使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樣充分調動每個同學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整體的創造力。據統計,在這次教學中全班46人有22人能獨立解決,有20人合作后能解決,其它情況有4人。
總之,人貴在創造,創新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是新時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