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鉆井分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00
順北5-6井位于5號斷裂帶上,三開鉆進主要漏失層位為塔塔埃爾塔格組、柯坪塔格組。塔塔埃爾塔格組巖性:淺灰色細粒砂巖、粉砂巖、泥質粉砂巖與棕褐色泥巖、粉砂質泥巖不等厚互層。柯坪塔格組巖性:自上而下分為三段:①S1k3:淺灰色細粒砂巖夾棕褐色、灰色泥巖,即瀝青砂巖段;②S1k2:深灰色、綠灰色泥巖、粉砂質泥巖,即暗色泥巖段;③S1k1:綠灰、棕褐、灰色泥巖、粉砂質泥巖與灰色泥質粉砂巖、細粒砂巖呈等厚~略等厚互層。
(1)志留系密度盡量靠近設計下限,塔塔埃爾塔格組密度采用1.36g/cm3,柯坪塔格組1.38~1.39g/cm3,從井筒壓力角度最大限度減少井漏發生幾率;(2)做好隨鉆封堵預防,進入志留系前50m,一次性循環加入井漿2%;(3)地質上加強鄰井漏層對比,在預測漏層前泵入堵漏漿隨鉆防漏;(4)若連續漏點多,可適時轉為堵漏漿鉆進;(5)在漏速<5m3/h,強化隨鉆封堵,鉆井液中補充1-2%;(6)在5m3/h<漏速<10m3/h,地面配置好1~2罐堵漏漿,一次泵入15~20m3段塞堵漏漿,承壓配方:井漿+5~10%;(7)在10m3/h<漏速<30m3/h,起鉆轉為承壓堵漏作業,配方為:井漿+9~18%剛性堵漏劑+2~6%彈性堵漏劑+1~3%纖維+5~10%;(8)當漏速≥30m3/h,出現放空或失返性漏失,則立即起鉆,采用化學固結堵漏技術進行封堵,徹底封堵漏失地層,防止后期發生復漏。
3.1 第一次井漏及承壓堵漏 鉆進至井深5521.05m,發現漏失,井口未失返。后停止鉆進,循環觀察,打堵漏漿20.5m3。無漏失,下鉆至5480m,接著至劃眼至5509m,再次發現漏失,打堵漏漿26m3,井漿替到位后起鉆至4700m關井承壓,后起鉆簡化鉆具組合下鉆,恢復鉆進。
3.2 第二次井漏及承壓堵漏 鉆進至5528.57m,發現漏失,打堵漏漿30.6m3,關井承壓,累計泵入泥漿5.5m3,下鉆至底消耗正常后恢復鉆進。
3.3 第三次井漏、承壓堵漏及第一套水層侵 鉆進至井深5791.79m時出現井漏,漏速9.4m3/h,停泵起鉆,起鉆過程中高架槽一直返吐泥漿。下鉆到底后開始循環泥漿,判斷為鹽水侵入井筒。打堵漏漿30m3。關井承壓9h期間累計泵入泥漿1.5m3,壓力由3.3MPa↑3.7MPa。后緩慢泄壓下鉆至井底恢復鉆進。
3.4 第四次堵漏及承壓堵漏 5812m循環期間發現漏失,打堵漏漿30m3,3%剛性堵漏劑,后起鉆至套管內承壓擠堵,起鉆更換鉆具組合,下鉆到底恢復鉆進。
3.5 第五次井漏及承壓堵漏 鉆進至井深5955m發現漏失,漏速6m3/h,打堵漏漿32.8m3,起鉆至套管內承壓擠堵,后循環處理泥漿,下鉆到底恢復鉆進。
3.6 第六次井漏及承壓堵漏 鉆進至井深6053.94m發現漏失,漏速5.9m3/h,打堵漏漿41m3,起鉆至套管內承壓擠堵,后循環處理泥漿,下鉆到底恢復鉆進。
3.7 第七次堵漏及承壓堵漏 鉆進至6130.38m發現漏失,漏速10.46m3/h,后短起下鉆,配堵漏漿,承壓擠堵,共計擠堵漏漿15m3,下鉆到底恢復鉆進。
3.8 第八次堵漏及靜堵隨鉆堵漏 鉆進至6390.70m,漏速度6m3/h,配堵漏漿30m3,起鉆至5602m,17L/s排量循環驗漏,漏速1.23m3/h。采用隨鉆堵漏試鉆進,在鉆進過程中緩慢補入濃度37%堵漏漿30m3;恢復正常鉆進。
3.9 第九次堵漏及承壓堵漏及第二套鹽水侵處理 本次井漏共配三次堵漏漿,累計漏失密度1.40g/cm3鉆井液226.58m3;漏失密度1.39g/cm3泥漿6.55m3。配堵漏漿190m3擠鉆井液漏漿1.40g/cm3共14.5m3;累計處理返吐泥漿41.61m3;累計排混漿65m3。現場總計損耗鉆井液312方。
3.10 第十次井漏及承壓堵漏 鉆進至6713.46m發生漏失,漏速30.4m3/h,打第一段濃度40%堵漏漿40m3起鉆至4799m關井承壓,累計泵入泥漿10.5m3,停泵壓力5.1MPa,穩壓期間補入3m3堵漏漿,恢復鉆進。
3.11 第十一次井漏、承壓堵漏及后續鹽水侵處理 劃眼至7249m劃眼過程中發生漏失,漏速29.12 m3/h,短起下鉆井段7251-6360m,配堵漏漿40方,濃度:32%;堵漏漿配方:5%SQD-98,5%SQD-98,5%CXD,2.5%PSD,3%彈堵,3%彈堵,2.5%WEF-3000,2.5%云母,5%剛堵,打堵漏漿30m3,擠堵漏漿關井承壓,恢復鉆進。
(1)由于志留系井漏主要是地層微裂縫發育,承壓擠堵時,泥漿能持續吃入地層,承壓擠堵過程中注意控制泵入速度,泵沖控制在15-20沖;穩壓期間適量跟進補入;泄壓要緩慢。一般橋堵穩定時間為15-20天,再次復漏的可能性比較高,所以如果到了穩定周期,可直接主動承壓,防止復漏。
(2)地層臨界破裂壓力當量密度為1.38-1.39g/cm,鉆井液的性能波動、排量和激動壓力都可能會誘發井漏。
(3)本井的6400-6580m,由于在先期的起鉆過程中長時間的鹽水侵泡,該井段井眼不規則,是存在井下復雜情況的根源,所以要盡可能的減少鹽水對上部井段的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