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嵐

如果不懼怕暴露年齡的話,那我就必須承認,我對星座的認知來自小時候看的《圣斗士星矢》。這部動畫片在如今看來依然十分經典,作者把神話故事、天文知識和星座知識以一個龐大的史詩般的故事灌輸給了我們。當中摻雜的各種熱血打斗和勵志情節,讓人在觀看時覺得既浪漫抒情,又格外地“燃”。不得不佩服作者車田正美,他完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把繁復龐大的星座知識,畫成了簡單的形象的漫畫,用一個優美的少年熱血故事將其串聯起來,讓人對那個星座世界無限向往。而且在圣斗士的故事里,每個人物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星座圣衣,無論是顏色還是功能都獨一無二,和人物所對應的星座無比契合。每個男孩子都期待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而每個女孩子都期待有屬于自己的公主裝,星座圣衣完美地將兩者合二為一,既具有“車”的高性能,同時兼具“公主裝”的美觀效果,著實讓人喜歡。
在那部經典而古老的動畫片中,主角是五個青銅圣斗士。圣斗士系統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青銅圣斗士是在白銀圣斗士和黃金圣斗士之下的一個階層,他們必須通過不斷地打斗戰勝對手,才能升級。十二星座的知識系統,是通過十二個黃金宮殿引入故事的。為了拯救女神雅典娜,這些青銅圣斗士必須通過十二個宮殿,每個宮殿都有一個黃金圣斗士守候著。作者車田正美對十二個黃金圣斗士的塑造非常成功,他們各有各的性格,而這個性格剛好和其對應星座的描述相近。最后青銅圣斗士用自己頑強的意志力打敗了不明真相被壞人利用的黃金圣斗士,拯救了雅典娜。這么有套路的故事,在當時風靡一時,其中的十二星座架構,甚至影響了后來的很多玄幻文學的故事結構。
我對十二星座的認知就是從這十二個黃金圣斗士開始的。不得不說《圣斗士星矢》是我的星座啟蒙課,雖然隨著年歲漸長,里面的故事漸漸遠離了我,但十二星座卻在漫漫歲月中成了更多人熟知的對象。
在茫茫宇宙中尋找到自己和理解自己永遠都是一個艱難的任務,所以我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工具來理解自己。星座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時髦的自我認知系統。在這套系統中,我們可以找到認知自己的密碼。與星座相對應的,是我們中國人一生下來就有所歸屬的生肖系統。因為太過古老,當生肖系統的解釋力不再能夠滿足我們的認知之后,星座系統應運而生。
我遇見的外國朋友,他們是和星座系統一起長大的,但有意思的是,當他們來到中國后,就對我們的十二生肖系統十分著迷,并在其中不斷尋找理解自己的密碼。有的人說“啊,原來我屬豬,難怪我那么愛吃愛睡”,或者“原來我是屬牛的啊,難怪總是那么任勞任怨”……這些對自己性格進行合理化解釋的行為,總是能讓人們在一個陌生解釋系統中獲得充分的理論支持。
我們對陌生解釋系統的迷戀,從遠古時代已經開始。我們的文字是從甲骨文演化而來的,甲骨文本質上也是一個用來預知未來和了解自己的工具。最初的人類剛剛開始尋找和理解自己的時候,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發生的事情上,比如一塊扔進火堆的甲骨,上面神奇的裂紋在他們看來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未來,或吉或兇。一個部落的首領就會憑借這個偶然出現的裂紋做出一些決定,這樣他的行為就有了依據。為自己的行為尋找依據,這是一種多么古老而穩定的習慣。現在的我們和那幾千年前的部落首領沒有什么區別,因為我們也有自己的知識系統,我們也想預知未來。我們常常想不費力氣就了解自己,我們想確保自己的每個抉擇都是正確的,我們想知道這些天跟我們相處的這位朋友是不是真心的,甚至當我們愛上了一個人,也希望在星座上獲得充分的理論依據。
我想起了有一年去日本旅行。日本遍地都是各種各樣的神廟,而人們在里邊默默祈福。我站在一個神龕前面,只見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的愿望:考試要過關呀,家里要幸福啊,下個星期的劃艇比賽要順利呀,明天的表白他要接受呀,母親大人身體要健康呀……這都是心里向往著美好事物的渺小的我們對生活的默默祈求。
我們的內心對不確定性有著深深的畏懼,而我們對確定性有種深入骨髓的追求。十二星座若能為我們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提供一星半點的慰藉,那就已經足夠讓人得到安慰了。我們希望明天就有人告訴我們押這道題會中,我們希望愛上一個人就永遠不會變心,我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愛我們……我們希望對星座的理解和了解可以保障這一切。十二星座系統和我們古人熱衷的十二生肖系統的產生幾乎反映了人類共同的心理追求——用一種系統來給自己的生活提供一套依據。
這是多么無奈又可愛的執念。
人有執念是因為人有無知,人也有焦慮。那些看似有理的系統能夠緩解我們一時一地的焦慮,但了解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去克服那些未知的恐懼并認識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