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演唱是一種具有技巧性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人類對自身語言的創造性活動。呼吸是人類的生理活動,也是聲樂演唱的基礎,呼吸技巧的運用直接影響著聲樂演唱的表現效果。本文詳細論述了聲樂演唱中呼吸的重要性,并深入探究了聲樂演唱中呼吸訓練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對聲樂演唱中的呼吸訓練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聲樂演唱是人類對自身語言進行聲音再創造的一種藝術化活動,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呼吸,作為人類的一種本能的生理活動,與聲樂演唱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呼吸是聲樂演唱的關鍵,正確而恰當地運用呼吸技巧,能夠將演唱曲目的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能夠有效增強聲音演唱的藝術表現效果,從而使聲樂演唱更易于與聽眾形成共鳴,使人們獲得藝術上的享受。同時,在聲樂演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和呼吸技巧也能夠使演唱者更加輕松自如,唱出的歌聲也更加優美、連貫、流暢,更能打動人心。所以,呼吸對于聲樂演唱至關重要。
一、聲樂演唱中呼吸的重要性
呼吸就是人類將空氣吸入肺部,在人體內經過血液凈化后,把氣體再排出體外的過程,一呼一吸完成一個循環。而呼吸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是其美妙動人聲音的力量源泉。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依據樂曲的內涵和情感、樂句的長短程度、樂譜的高低要求等對呼吸進行有意識的控制,從而呈現出完美的演唱效果。因此,聲音演唱中的呼吸處理與人們生理上的呼喚大相徑庭。
通常情況下,聲樂演唱者的呼吸會更加深沉,呼吸得更加充分。通過觀察那些著名的聲樂演唱家就可以發現,他們對呼吸具有較高的控制能力,呼吸技巧運用得更是出神入化,再配上他們優美的聲音和對音樂作品內涵的恰當表現,從而使他們的演唱和表演獲得人們的贊譽。呼吸是聲樂演唱的基礎和關鍵。在聲樂演唱中,呼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歌唱就是呼吸。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有些人恰當地運用呼吸技巧,唱出的聲音就會響亮、清楚、渾厚、美妙,即使是連續地唱,聲音也不會受到影響,嗓子也不會感到不適。反之,如果在演唱過程中,不會正確地進行呼吸,就會出現音色晦澀、刺耳,甚至破音的情況,沒唱幾句嗓子就會難受,不舒服,甚至唱不下去了。
正確的呼吸對聲樂演唱的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正確的呼吸可以讓演唱者獲得豐富的氣息,使唱出的聲音自然流暢、輕松舒適,演唱者可以根據歌曲內容自然進行聲音銜接和情緒的表達;其次,聲樂演唱時,表演者全神貫注,所有氣力的集中會給生理上的發音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正確地運用呼吸,可以降低對發音器官的影響和傷害,從而使演唱者順利完成演唱。所以,正確地運用呼吸,是聲樂演唱者獲得良好表演效果的前提條件,是人們獲得藝術享受的必要保障。
呼吸是人體自身的一項生理活動,而這一生理活動需要體內肌肉群運動來完成。當人體進行吸氣時,吸氣肌肉群收縮緊張,呼氣肌肉群放松;當人體進行呼氣時,呼氣肌肉群收縮緊張,吸氣肌肉群放松。呼氣和吸氣過程中,肌肉群互相作用,適度平衡,才能為發音器官提供源源不斷的氣息,才能讓歌唱者很好地完成演唱。呼吸肌肉群的緊張與人體精神的緊張是不一樣的。呼吸的結果直接影響著歌唱的效果。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歌唱者是在身體放松狀態下進行吸氣的。因此,吸氣時胸部是自然提起的,不是在外力作用下而呈現出的狀態。但是,歌唱者在吸氣時緊張了,就會在胸部形成壓迫感,導致高音上不去,聲音也難以持續。歌唱者在演唱時,小腹內的肌肉處于逐漸放松的狀態。呼氣過程中,小腹就會向上收縮,肌肉群放松。因此,聲樂演唱時,如果不能正確地呼吸,演唱者就會出現頸部血管突起、青筋隆起、面紅耳赤等現象。同時,因為沒有正確進行呼吸,還會使演唱者自身的發聲器官沒有形成“共鳴”,從而影響了發出聲音的寬度、厚度和持續的時間,影響了氣流和共振,導致演唱的聲音晦澀、不悅耳,影響聲樂演唱的效果。
二、聲樂演唱中呼吸的訓練方法
聲樂演唱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呼吸、有效控制氣息,結合所演唱曲目風格及發聲特點等,人們探索出了多種呼吸方法。其中,通過對胸肋肌肉、橫膈膜和腹部肌肉的綜合運用而形成的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眾多呼吸法中最具科學性和最有效果的呼吸方法,已在國內外聲樂唱法中被廣泛應用。在聲樂演唱過程中,演唱者應根據演唱歌曲內涵和情感的變化、樂句長短的程度和演唱中聲音的高低強弱的不同,及時進行呼吸的調整,正確運用呼吸的技巧,使演唱的聲音更具有美感和藝術感染力,更易于與聽眾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目前,聲樂演唱中具體的呼吸訓練方法主要有三種,即聞花式吸氣法、嘆氣式呼氣法和驚訝式吸氣法三種。
(一)聞花式吸氣法
聞花式吸氣法比較容易理解,也是非常有實效的一種吸氣訓練方法。聞花式吸氣法訓練時比較簡單,容易操作。而且,在訓練的過程中,演唱者的心情是放松的、愉快的,訓練的效果也是顯著的。聞花式吸氣法訓練過程中,練習者主觀上有吸氣的意愿,精力集中,不要突然的抽氣,也不要出現過多的輔助動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氣息吸得更多更深。練習者吸氣時,上身放松,體內空間變大,氣息自然進入體內。吸氣后胸腔內氣息充足,腰圍舒展放松。聞花式吸氣法在訓練的過程中,練習者應保持興奮的狀態,胸部有舒服的感覺,整體上是放松且舒適的。
聞花式吸氣法還分為閉口吸氣法和開口吸氣法,閉口吸氣時不要把嘴巴閉得過緊。無論是閉口吸氣法還是開口吸氣法,在進行訓練時,要注意感受氣流進入到體內的過程,注意氣息的流暢和靈活。聞花式吸氣法進行吸氣后,演唱者會獲得寬厚的氣息,唱出的聲音清澈、明亮、潤澤,同時有利于降低對人體內發音器官的影響。
(二)嘆氣式呼氣法
相對于聞花式吸氣法,嘆氣式呼氣法更加簡單,容易操作,練習的效果更明顯。嘆氣式呼氣法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在心情低落時往往會出現嘆氣的情況。嘆氣式呼氣法就是根據人們生活中嘆氣時的狀態進行呼氣訓練的。訓練時,練習者先把體內的氣體盡可能地嘆出去,然后吸氣肌肉群會立刻進行吸氣,保障讓呼氣肌肉群完成工作。整個嘆氣式呼氣法呼吸是循環進行的,而且是自動完成的。因此,這個過程是放松的。練習者在進行嘆氣式呼氣法訓練時,要主觀進行呼氣,讓吸氣肌肉群積極工作。練習者進行訓練的過程是在自然而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呼氣和吸氣的,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要用意識進行控制和干涉,以免影響訓練的效果。同時還要注意,演唱者要在自然吸氣后才能開始演唱。
(三)驚訝式吸氣法
人在驚訝時會出現深深吸氣的情況,同時瞳孔放大,精神興奮。驚訝式吸氣法正是根據人們驚訝時吸氣的狀態進行吸氣訓練的,是一種簡單的吸氣法。人在驚訝時深深吸入一口氣,吸的深而且快,吸入了大量的氧氣。而且在吸入一大口氣的同時,呼吸肌肉群快速完成了收縮和放松的相互轉換。聲樂演唱者在演唱到某些具有驚訝情緒的樂曲時,就可以采用驚訝式吸氣法,增強演唱效果。目前,聲樂演唱者在音樂劇的演唱中會經常應用驚訝式吸氣法進行氣息的轉換。要注意的是,練習者在平時訓練過程中,可以將嘆氣式呼氣法和驚訝式吸氣法互相結合,進行氣息的呼吸訓練。
綜上所述,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呼吸訓練要注意在氣上唱,而不是用氣唱。演唱時,演唱者應處于放松而自然的狀態,將氣息吸入腹部,使腹部輕微向外擴出,從而降低發聲器官的緊張程度;呼吸時,既不要過多地吸氣也不要過多地呼氣,要適度,才能唱出優美的聲音,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錦西工業學校)
作者簡介:姚菲菲(1981-),女,遼寧葫蘆島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