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嘉|北京明天幼稚集團

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其探究欲望,培養其探究能力。幼兒思維發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掌握知識而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那么,在自然角的探究中,應如何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北京明天幼稚集團堅持將幼兒的需要置于首位,帶領教師了解自然角創設的基本原則與內容,而后再讓幼兒親身參與體驗,創設屬于自己的自然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當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自然角作為班級環境創設的一部分,它的創設應是認知維度、文化維度、創造維度、情感維度等多維度的整合。幼兒可以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和實際操作的方式學習,在創設自然角的過程中感知動植物的生長,感受種植和收獲的快樂。
發現自然角中的教育。自然角在幼兒園是一種“隱性課程”,是充滿生機、具有欣賞與探究價值的場地,方便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自由觀察、操作、探索與記錄,從而產生熱愛科學的萌芽。自然角中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科學教育,包括種植、養殖、觀察、實驗等,在環境的熏陶下激發小班幼兒的探索興趣、培養中班幼兒的探究意識、鼓勵大班幼兒發現記錄等;二是創造教育,在欣賞中發現、在發現中創造,通過不斷積累經驗,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迪;三是情感教育,自然角除了能讓幼兒掌握一些粗淺的科學知識原理外,還能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如引導幼兒關心動植物;四是審美教育,自然角里的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子都有助于幼兒認識、探索和欣賞自然,自然角的創設使藝術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藝術化。
找到創設自然角的方法。自然角分為觀察比較區、探索區、種植區和動物飼養區,四大基本區域可以根據班級重點探究內容進行規劃,規劃時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四結合”,即結合季節特點、本班幼兒興趣點、幼兒年齡特點、主題活動開展情況;二是“五需要”,即需要變化明顯、周期變化快的植物,需要有相應的探究過程和記錄,需要區域劃分清晰合理,需要幼兒親身參與種植過程,需要擺放及裝飾的真植物;三是“五真”,即真過程、真探究、真記錄、真語言、真內容。
讓幼兒成為自然角的主人,創設屬于自己的自然角,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應關注幼兒的學習需求,在探究活動中幫助與引導幼兒收集資料,提供親子互動的機會。比如,中大班可以以行動學習為探究路徑,組織幼兒討論“我的自然角我做主”等活動,通過談話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并為幼兒深入探索提供支持。
將自然角內容還給幼兒。創設自然角是每學期班級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該如何讓幼兒主動參與進來呢?首先,我們在學期初與幼兒展開了一場關于自然角的談話。“孩子們,這次的自然角你們想種些什么呢?又想帶來什么呢?”教師話音剛落,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老師,我想養百合花。”“老師,這次我能帶來向日葵籽嗎?”……班里瞬間熱鬧起來。我們抓住契機,創辦了班級“好玩植物博物館”。幼兒紛紛帶來了自己喜歡和認為有意思的害羞草、豬籠草、指甲花等植物。隨著幼兒探究興趣的高漲,班里隨即開展了一場“我為植物畫標簽”活動,使幼兒對“好玩植物博物館”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幼兒的表現讓我們意識到需要給予幼兒自主空間,讓他們成為自然角的主人。
讓幼兒參與自然角的創設。在自然角的探究發現區域和幼兒一起探究植物的趨光性時,我們將種什么、用什么容器、怎么擺放等問題交給幼兒,幼兒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有的幼兒負責找合適的材料,有的幼兒進入種植房準備改造沒有陽光的房子,有的幼兒則拿來很多蠶豆。待植物趨光性實驗正式開始,幼兒經過討論決定為實驗起名為“蠶豆和陽光捉迷藏”。幼兒在整場活動中自主探究、合作實踐,這種模式使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持續高漲。
為幼兒提供條件,盡可能滿足需求。既然是自然角探究活動,一定少不了種植。自然角的種植區該種什么呢?我們將問題拋給幼兒后,觀察并傾聽幼兒,扮演好支持者的角色。在創設過程中,大班幼兒的種植欲望愈加強烈,紛紛表示愿意自己嘗試或者分組開展種植活動。在討論完哪些花適合在春天種植、哪種花開花最快等問題后,幼兒開始搜集種植容器、種子和工具。為了給幼兒提供更好的條件,我們與幼兒溝通后一起設計了記錄表,輔助他們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此外,在動物飼養過程中,我們結合主題活動飼養了幼兒特別感興趣的蝴蝶。通過觀察與談心,我們了解到幼兒的真實需求,并為他們提供了飼養蝴蝶的環境、喂養記錄表等。
支持幼兒探索、提升幼兒興趣。班級中自然角的創設,離不開幼兒園各部門和家長的支持。如幼兒種的菜熟了,需要食堂叔叔的幫助;種向日葵是否合適,需要家長幫忙搜集材料;想在戶外種植蔬菜,需要保安叔叔幫助松土等。在飼養蝴蝶的過程中,為了能給幼兒普及更全面的知識,我們和家長一起開展了“蝴蝶大百科”活動,搜集了關于蝴蝶的各種知識,幼兒發現自己提出的問題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重視更加開心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蝴蝶漸漸長大,班級環境不再適合它們生長,于是我們和幼兒討論后決定選一個周末開展親子活動,與家長一起放生蝴蝶。此次放生活動,幼兒收獲頗多,家長紛紛感嘆幼兒和蝴蝶一起長大了,也為幼兒知道許多關于蝴蝶的知識而感到驕傲。待周一幼兒再次入園,因其他班級幼兒對蝴蝶飼養及放生活動非常感興趣,我們的活動也隨之進入下一環節,幼兒輪流去其他班級給小伙伴們普及蝴蝶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增強了記憶力,還幫助其他幼兒學習了從未了解過的新知識。
幼兒園的每處環境都應還給幼兒。自然角作為班級環境的亮點,更應為幼兒服務。讓幼兒成為自然角的主人,創設屬于自己的自然角,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