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萍
摘 要:文章通過闡述纖維藝術在城市建筑空間中運用的優點,分析在城市建筑空間中應用纖維藝術所要關注的要素,并針對如何更好地將纖維藝術應用于城市建筑空間中及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給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纖維藝術;城市;建筑空間
城市現代化發展的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城市建筑空間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纖維藝術作為一種表現力強、形式多變的環境裝飾手段,在建筑空間中的運用已有悠久的歷史。纖維藝術可以增添建筑空間內部的藝術氛圍,且不同材質的纖維藝術在給人們帶來審美感受的同時也與觀者產生互動,既滿足了城市建筑空間中的物質裝飾需要,又滿足了空間內部生活人員的人文需要。
一、纖維藝術在城市建筑空間中運用的優點
(一)改變建筑空間的物理性
纖維藝術品由很多種材質組成,不同材質的藝術品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毛絨材質的纖維藝術品具有抗寒、保暖的特點;竹片材質的纖維藝術品具有降溫、清涼的特點,而地毯類的纖維藝術品具有降噪、防潮等特點[1]。將纖維藝術品用于建筑空間中,可以很好地對建筑空間的物理屬性進行調節。例如:在中式公共活動廣場的長廊中應用竹簾,可以在夏天有效地遮蔽強光、降低溫度,使活動人員有一個更加舒適的活動環境;冬季在室內放置毛絨地毯,可以很好地調節室內溫度,從視覺和觸覺上讓居住者感受到溫暖。
(二)改變建筑空間的層次感
在纖維藝術的早期應用中,以平面化的編織、手工壁畫、地毯等表現形式為主,這些藝術品在風格上注重紋理和色彩的表達,藝術手法夸張、絢麗,以跳脫的視覺感受來塑造建筑空間內部的色彩層次感。隨著纖維藝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纖維藝術結合建筑空間內部用途及特征,巧妙地借助浮雕技法對人們的視覺進行引導,達到增加空間層次感的目的。現代纖維藝術還可以通過各種軟雕塑搭配建筑空間結構對各空間區域進行引導和劃分[2]。例如在樓梯走廊拐角處,懸掛錯落有致的壁掛地毯可以起到空間引導的作用。
(三)改變空間內人員的心理
城市建筑空間在兼顧自身建筑用途的同時,也要表達一個城市的人文氣息。纖維藝術由于具有種類豐富的原材料,成品所呈現的色彩十分豐富,不同材質所帶來的感官體驗也不盡相同,而不同的色彩和質感又能給建筑空間內部活動者帶來不同的心理體驗。例如:羊毛類的編織藝術品、地毯等多為純色調,質感溫和、暗啞,用于室內裝飾可以給人帶來高級、雅致、平靜的心理感受,適用于高端商務空間;而羽毛類的編織裝飾物色彩絢麗、質地輕盈,用于室內裝飾,可呈現出絢麗繽紛的視覺效果和自由、浪漫的感官體驗,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異域風情,適用于民俗博物館,給人帶來神秘、向往、自由的心理體驗。
二、纖維藝術應用在城市建筑空間中的要素
(一)藝術品的材料選取
現階段纖維藝術品主要分為傳統的天然纖維制品和通過現代化手段合成的纖維制品。傳統的天然纖維制品諸如棉麻制品、天然絲制品、動物羽毛和皮毛制品、天然草木植物纖維制品等,主要凸顯藝術品的天然原生態面貌,還可以通過染色編織等藝術創作給觀看者帶來絢麗的視覺享受。一般用于旅游禮品店、民族風商鋪等,提升整個空間環境的表現力,吸引游客注意。而像現代化金屬合成纖維、玻璃制品纖維、環保纖維等合成性纖維則豐富了纖維藝術品的種類,表現出不同的質感和視覺感受,主要用于現代化前衛風格的建筑裝飾中,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常見于現代科技展館、現代化城市建筑展覽廳等,用來打造未來化的前衛設計理念。
(二)藝術品色彩的搭配
色彩是所有藝術品的重要外顯形式,優秀的色彩搭配能提升整個藝術品的檔次,瞬間吸引觀看者的眼球。因此纖維藝術品中對色彩的搭配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色彩的搭配要依據藝術品所在的室內環境進行合理選擇,既可以采取與室內環境反差較大的色彩搭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可以運用與室內環境同色系的纖維藝術品使整個環境更加和諧。此外,不同質地的纖維藝術品所選擇的顏色也有所不同。例如地毯類的皮毛質地藝術品,選用統一色調會顯得高級,而選用幾種顏色混搭則會顯得低等與劣質。再比如金屬纖維質地的藝術品選擇金色或銀色會顯得更具潮流感,而選擇彩色則會使整個質感變得粗糙,視覺效果大幅降低。
(三)藝術品形態的塑造
纖維制品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對作品進行各種形態上的塑造和創作,讓其與周圍環境更加匹配。但在對纖維藝術品進行形態塑造的過程中,要與建筑空間內部的曲線和諧搭配,避免造成突兀的感覺。例如,作品的紋理要與空間當中背景的紋理方向一致。藝術品的大小應根據空間大小進行選擇,不能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在對藝術品進行塑造的過程中,要綜合整個空間內部的光線、透視原理、觀看視角等多個因素綜合考慮,使藝術品本身恰當地融入到整個建筑空間當中,達成錦上添花的藝術效果。
三、纖維藝術在城市建筑空間中的應用
(一)讓纖維藝術品更具文化性
在對纖維藝術品的應用中,要注重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既要保留傳統纖維藝術品制作過程中的原始色彩,也要與現代藝術相結合,融入更多的現代化、世界化的新元素,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纖維藝術創新化發展。設計者可以通過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圖騰、配色、器皿、人物等元素,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纖維藝術當中,展示出全新的裝飾元素,既可以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和我國獨特的民族特點,又可以使纖維藝術品更具文化性,更具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
(二)讓纖維藝術品更具技術性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利用智能技術不斷開拓新風格。纖維藝術也應該采取現代化手段,對設計理念和加工方式進行革新。例如引進大型的自動化設備,如自動紡織機、數控印染機等,可以大幅降低纖維藝術品的制造成本,使纖維藝術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另外,纖維藝術品設計師還應該及時學習先進的纖維藝術品設計與制作理念,與國內外的設計師展開交流與合作,促進纖維藝術品不同風格間的相互交融,在思想的碰撞交流中汲取精華,吸取經驗,開辟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新設計理念。
(三)讓纖維藝術品更具實用性
現階段的纖維藝術品的主要用途多為空間裝飾品,但好的設計作品不應只注重美觀而忽略實用特征。設計歸根結底是為人類服務,因此在對纖維藝術品設計時,還應開發更多具有實用價值的藝術品。例如將金屬絲質地的纖維裝置與燈具結合在一起,既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也是一件優美的藝術品。另外還可以設計美觀的絲制屏風,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對整個建筑空間進行區域劃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帶給人們審美享受,兼顧實用性與美觀性。
四、城市建筑空間中應用纖維藝術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纖維藝術品的防塵和光照
纖維藝術品由于其獨特的質地,放置在建筑空間內部后很容易沾染灰塵,且在沾染浮塵之后,不像其他建筑物品那樣可以隨時擦拭清潔。因此,在運用纖維藝術品的過程中要尤其注意它的防塵問題,在擺放前注意擺放工具和雙手干凈,盡量擺放在灰塵較少的地方。在擺放后定期輕輕擦拭或者進行輕度吸塵,在藝術品沾染灰塵之后,更要根據其材質選擇合適的清潔方式,以免清潔不當破壞它的色彩和紋理。另外,纖維藝術品中的棉、麻等材質與光產生化學反應后,會發生氧化反應,使藝術品泛黃變脆,加速其老化。因此放置纖維藝術品,應該避開強烈光照,避免減少其使用壽命[3]。
(二)注意藝術品儲存的溫度和濕度
纖維藝術品還受空氣中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如果放置在空氣中水分含量較多的地方,毛質纖維藝術品會出現發潮、長霉斑的現象,甚至會出現材質脫落、霉斑無法徹底清洗的現象,破壞藝術品的美觀性。如果處在空氣溫度、濕度較低的干燥環境中,也會導致藝術品材質皸裂、柔韌度降低。因此,在擺放纖維藝術品時,首先要因地制宜地合理選擇藝術品的材料和質地,其次要注意擺放在溫度和濕度較為恒定的地方,避免擺放在陰暗潮濕的角落,而在后期的保養過程中也要及時觀察,判斷溫度和濕度對藝術品產生的影響,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三)注意纖維藝術品的蟲害問題
在纖維藝術品的制作過程中,需要加入動物膠,有時在纖維藝術品編織的過程中,要用到動物皮毛、竹片、樹葉等有機物,再加入淀粉進行黏合和加固。但這些有機物給昆蟲帶來了食物和生存條件,會滋生大量的霉菌、蛀蟲,給作品帶來極大的危害,如蟲害會導致作品粉化、破損,霉菌會產生斑點從而污染藝術品。而且藝術品一旦出現蟲害現象,會很快蔓延到建筑空間中的其他物品當中,影響建筑環境,甚至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因此,在放置纖維藝術品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放置在易消毒、無昆蟲的環境中。在后期儲存的過程中,一定要定期進行護理和消毒,及時檢查藝術品是否損壞,一旦發現蟲害情況,應及時清理,防止造成更大面積的損害。
五、結語
纖維藝術品在城市建筑空間中的應用不能盲目進行,一定要對建筑空間進行用途、環境、設計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察,再根據纖維藝術品的材質進行合理的搭配與選擇,使纖維藝術品在建筑空間中充分發揮裝飾、調節氛圍、增加人文關懷的功能,讓整個建筑空間變得更具美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另外,在儲存纖維藝術品的過程中要定期進行科學的維護與清潔,延緩其損耗。整個纖維藝術品行業也應不斷更新設計理念,及時引進新技術,發展新特色,使具有我國特色的纖維藝術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任萌萌,張乘風.立體纖維藝術在室內空間中的創新運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9):112-113.
[2]肖慧文,龍俊.瑜愚與余:現代纖維藝術中的綜合媒材運用研究[J].創意與設計,2020(3):103.
[3]張宏源.試論纖維藝術在室內裝飾中的運用[J].西部皮革,201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