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吃貨口中的《渡情》是這樣唱的:“哈啊啊,哈啊啊,西葫蘆美景,山藥甜哪!春芋入酒,熘乳燕哪!有緣千鯉來相燴,無緣燉面手難鉗。十年修得同涮肚,百年修得共抻面……”
老婆不在家,午飯我準備到隔壁家去混一頓,不過,又不好意思說想去蹭飯。
我敲開鄰居家的門,對鄰居說:“我想借點醬油。”
鄰居問:“做什么菜呀?”
我隨口答道:“我老婆不在家,想下碗面條。”
鄰居轉身從廚房拿出一瓶醬油,笑嘻嘻地說:“正好我老婆也不在家,我到你家吃吧。”
樓主:人們常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那兩個眼皮一起跳是什么意思?
回復:說明你的人身意外險快起作用了。
今天和閨蜜一起去健身,健身房所在地有很多教輔班和興趣班,每趟電梯都塞滿了學生和家長。我們好不容易擠進一趟電梯,我隨口說了句:“周六人真多。”閨蜜說:“那是,逼孩子還是比逼自己容易多了啊。”空氣仿佛頓時凝固了,我不敢看電梯里家長們的表情。
這時,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抬頭對閨蜜說:“扎心了,老鐵!”
女兒問爸爸:“什么是愛情?”爸爸說:“愛情就是爸爸什么都沒有,媽媽依然嫁給了爸爸。”女兒又問:“那什么是親情呢?”爸爸說:“親情就是媽媽絕不會讓你嫁給一個什么都沒有的人。”
眼鏡店老板教新來的伙計怎么給顧客開價。
“他問你要多少錢,你就答‘600 元’,如果他眼也不眨一下,你便繼續說:‘這只是鏡架的價錢,鏡片是400 元。’如果他仍然不眨眼,你就補充說:‘一片。’”
某加油站為了招攬生意打出一塊招牌:凡買汽油者可免費獲贈一張當地的地圖。
一天,有個外地人把車駛進加油站,加了5 元錢的汽油并索要免費地圖。
服務員說:“你要地圖做什么?憑你買的那點兒汽油,你去的地方我指給你看就行了。”
中秋節,我買了一盒月餅回家。我媽說這盒子真漂亮啊,于是把它送給了我舅媽。后來,我舅媽把月餅送給了我大姨,我大姨又提著它送給了我姥爺,我姥爺擊鼓傳“餅”,送給了他的老戰友,也就是我爺爺。假期最后一天我去看爺爺,爺爺當場把這盒月餅“傳”給了我。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一家人只需要一盒月餅。
兩個孩子在看一部美國電影。“我跟你賭兩個棒棒糖,這個印第安人最后要痛扁這個牛仔。”“好,打賭。”
電影結束的時候,印第安人果然痛扁了牛仔。“給,你的棒棒糖。”打賭輸了的孩子說。“不,我不能要。因為我作弊了,這部電影我看過。”“我也看過,但我想這個牛仔不會傻到被痛扁第二次吧。”
甲:“我家小孩喜歡吮手指,怎么都改不過來。沒辦法,我一狠心買了點辣椒油給他抹到指頭上。”
乙:“后來改了沒有?”
甲:“別提了,這孩子現在非川菜不吃!”
病人在線問診:“醫生您好!我最近胃一直疼,食欲也不好,有時候還惡心想吐,怎么辦呢?”
醫生:“喝酒嗎?”
病人:“現在嗎?您在哪兒,我馬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