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戴進《三顧草廬圖》賞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舒儀

《三顧草廬圖》明·戴進 絹本設色 172.2cm×107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生急劇變革的時期。明初山水畫承沿元代余習,且當時“元四家”中的王蒙、倪瓚還尚在,流風余韻廣被天下。所以,明初畫家徐幼文、馬琬,王紱、趙原等人的作品,皆具元代風氣。元代統治者不太過問繪事,一任其自由發展,畫家多能直抒胸臆、表現自我,傳達一種冷逸寂靜的氣氛,所以元畫重逸趣,重文人隱士所尚的荒率趣味。而到了明代,隨著畫院制度的恢復,畫家有了進身之階,士大夫畫逐漸式微,院體畫復興。
南宋的院體畫風,在經歷了元代的沉寂后在明代重新興起。其中,政治原因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戴進隨父在宮廷作畫,受宮廷影響頗大,同時他家在浙江杭州,接受南宋院體傳統較多。這為他能夠成為成就卓著的大畫家,并影響院體畫做了鋪墊。戴進(1389-1462),字文進,又字文節,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其擅長山水、人物、花果、翎毛,臨摹精博,早年為制作金銀首飾的工匠,后工書畫,以賣畫為生。他的山水畫源出李唐、馬遠、夏圭,技巧縱橫,畫風健拔,一變南宋渾厚沉郁的風格;人物畫遠師吳道子、李龍眠,創蠶頭鼠尾描,行筆頓挫,筆法豪放;傳世作品有《江村雪霽圖》《江山清趣圖》《風雨歸舟圖》《皇帝問道圖》《渭濱垂釣圖》《春游晚歸圖》等。
戴進是明前期聲譽卓著的畫家,也是畫史上第一個正式命名的畫派——“浙派”始祖,吳偉、張路、王世祥、方鉞、戴泉、夏芷、何適、謝賓舉、謝時臣等人,皆承其畫風。他生活在明朝“仁宣之治”的振興時期,卻意外地遭遇挫折和打擊,一生坎坷不平。然而,正是這種經歷,使其藝術迥異于他人,并創造出不同凡響的繪畫風貌和審美情趣。
明朝宣德前后,表現三國故事題材的作品在宮廷中頗為流行。因為這種招賢禮士、蘊涵忠孝節義思想的題材,具有政治教化意義,所以受到統治者的提倡。如明宣宗本人創作有《武侯高臥圖》,院畫家商喜創作有《關羽擒將圖》,倪端創作有《聘龐圖》等。而戴進也選擇了這一題材,創作了山水人物畫《三顧草廬圖》。
《三顧草廬圖》,又名《三顧茅廬圖》,描繪了劉備三顧草廬故事中的一個場面。圖中萬仞高山,山勢峻峭,山上布滿挺拔的樹木,山下修竹叢中掩映著幾間草廬,草廬的幽靜與險峻的山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草廬內,諸葛亮端然靜坐,神態悠閑,一派儒雅飄逸的風度。廬外柴扉開啟,一個書童模樣的少年正在與一長者互相揖手行禮。長者神情莊重而恭敬,即為求賢若渴的劉備。其身后的二位壯士便是關羽和張飛,他們昂首而立,氣宇軒昂,大有不屑一顧之勢,如此形象更好地襯托出劉備的禮賢下士。距他們不遠處一塊山石嶙峋的小丘上,兩株古松虬勁有力。
此作,畫家只畫了五個人物,且所占幅面不大。作者把主要筆墨放在對環境的描繪上,突出了諸葛亮作為隱士的特點,人物比例雖小,但仍然十分醒目。圖中樹木、山色亦絕非憑空點綴,竹與松象征著諸葛亮文人雅士的氣節,崇山峻嶺則暗喻當時群雄爭霸的險惡形勢。人物的刻畫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展示出不同人物的心理特點。《三顧草廬圖》,反映的正是當政皇帝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
在畫法上,人物用筆細柔,山石樹木用筆方硬粗獷,可以看出戴進承襲了南宋畫家李唐、馬遠等人的用筆特點。此畫筆力雄健豪放,山石以斧劈皴皴出,設色淡雅,展現出浙派山水畫水墨蒼勁淋漓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明代山水畫的新風。此畫是戴進山水人物故事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聶崇正評道:“戴進的這幅作品,就是將歷史故事加以形象化的表現。”
戴進去世后約八十余年,陸深在《春風堂隨筆》中評價道:“本朝畫手當以錢塘戴文進為第一。”比陸深稍遲的郎瑛則對戴進給予了更高的評價,他記道:“先生歿后,顯顯以畫名世者無慮數十,若李在、周臣之山水,林良、呂紀之翎毛,杜堇、吳偉之人物,上官伯達之神像,夏少卿之竹石,高南山之花木,各得其一支之妙。如先生之兼美兼善,又何人歟?誠畫中之圣,今得其片紙者,如拱璧焉,去后又何如哉。”郎瑛的說法固然有溢美之詞,但也說明了戴進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