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玥
陳嘉書友的楷書對聯,取法東晉時期著名碑刻《爨寶子碑》。此碑厚重古樸,結構方拙,點畫形態多有隸書筆意。作者能夠較好地表現《爨寶子碑》的基本藝術特征,用筆方拙且不失生動,在表現線條點畫形態的同時保持較好的書寫感。如:“庭”“鳳(鳳)”等字平中寓奇,尤為精彩。此作不足之處在于落款略顯局促,與正文配合不夠協調,望作者今后多加注意。

天津市老年人大學 陳 嘉
趙清涵書友的草書條幅取法“二王”帖學,點畫靈動,用筆精到,使轉自然。從書寫節奏和點畫表現可知,作者對帖學用筆掌握到位。字形結構多取平正之態,整體章法布局疏朗,使全篇更具清雅之氣。但此作在行氣上略顯不足,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過于均勻,影響了全篇的節奏表現力和整體氣韻的連貫。

濟寧市老年書畫研究會 趙清涵
曾慶輝書友的行草書條幅用筆生動,輕重對比明確,線條沉實硬朗;字形結構舒展,多取寬博之勢,氣息開張;行氣生動,疏密對比和層次感豐富。全篇起始“黃、河”二字尤為精彩,結構左傾,順勢而下,配合協調。不足之處在于落款行氣略顯板滯,與正文主體部分稍有差距,作者今后應多加留意,盡量調整。

武漢市洪山區老年大學 曾慶輝
陳啟新書友的楷書對聯,取法趙孟楷書。趙孟楷書典雅俊秀,法度嚴謹,字形平穩,用筆自然連帶,筋力內含,且多有行書筆意。此作字形結構平穩,端莊舒展,如“契”“旨”二字點畫形態較為準確,牽絲連帶自然。但部分筆畫仍然修飾感過重,如“靜”字鉤畫的形態。建議作者在臨習時注意用筆的提按使轉,以增加作品的書寫感。

長沙市老干部大學 陳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