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鈺涵 彭爽
【關鍵詞】語言創意產業? 政治? 文化? 安全? ? 【中圖分類號】G124? ? 【文獻標識碼】A
語言創意產業作為語言產業中一個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業態,已成為語言產業中極具優勢與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語言創意并非局限于某一具體行業內部,而是作為一種元素存在于廣告創意、品牌命名、廣播影視、音像傳媒、視覺藝術等諸多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之中。近年來,我國語言創意產業呈現出積極的發展面貌,同時也面臨行業管理混亂、制度缺失等問題以及發達國家語言創意產業強勢擴張的挑戰,這些都對語言創意產業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政治視角下的語言創意產業研究以安全為關鍵詞。語言創意產業涉及多層次、多方面內容,因此對其安全研究也是多角度的,具體包括語言安全、語言產業安全和語言創意產業安全。從語言安全角度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下,語言安全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維護語言安全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手段之一。語言安全包括語言文字本體和語言文字使用兩方面。從語言產業安全角度看,語言產業以語言為生產資料,以市場化、產業化的運營模式來運作語言,其安全包括內部和外部安全。從語言創意產業安全角度看,語言創意產業作為一個微觀經濟,它的產品更加具體,其代表性行業是廣告語設計和品牌命名。廣告語設計得是否恰當、品牌命名設計得是否恰切,首先影響的是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其次會影響行業印象,最終甚至會影響國家形象。
文化視角下的語言創意產業研究以語言為關鍵詞。從文化角度看,語言與文化呈交織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系統是文化系統的一個分支,因此語言創意產業作為語言產業的下屬系統同樣與文化產業有交叉融合的地方,二者在生產資料方面存在一致性,都將語言作為生產資料。從語言角度看,語言反作用于文化。語言創意產業是對語言資源的深度開發,對樸素語言的加工包裝,整個加工過程必然包含文化因素,語言創意產業為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必要支撐。它既利用了以往的文化成果,又創造了新的大眾文化,同時還以語言創意的形式對外傳播文化。
政策規劃展現的是發展問題,代表的是國家對語言創意產業的態度。面對近些年來日益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問題上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國家安全戰略目光也由文化產業擴展至語言產業。2016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我國語言文字事業的發展目標,這為語言創意產業發展規劃了方向,也為語言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同時也對語言創意產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法律法規揭示的是法律問題,體現的是國家在語言創意產業發展方面的監管。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語言創意產業的保護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及其他工商行政單行法規中,這些法律法規各有側重點,為語言創意產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總體而言,這種保護仍不夠全面,且未形成完整的保護體系。
語言藝術表現的是生產問題,關心的是語言創意產業自身的優越條件。語言創意產業是對語言材料進行創意加工的產業,重點在語言的音、形、義三方面下功夫。從語音方面看,語言創意產業中的廣告行業多利用語音調配來增強表達效果,如某品牌廣告語“福氣多多,滿意多多”就運用了音節調配的疊音。從字形方面看,語言創意產業中的品牌命名業常利用字形進行創作,如中國工商銀行的標志,以“工”字為基礎,采用中間切分,形成兩個古代貨幣,與“銀行”的內涵相契合。此外,從語義方面看,廣告行業和品牌命名業也都注重語義在創意表達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觀念強調的是文化問題,關注的是語言創意產業面對不同文化消費者的應變能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創意產業在對語言進行創意加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注入一些文化因素,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人們對世界都有著獨特的認識和表達。這種文化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個性在廣告語中有鮮明體現,中國的廣告語言相對比較委婉,而西方的廣告語言相對比較直白,如某品牌咖啡的廣告語“味道好極了”(The taste is great)。處理好文化差異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甚至是國家的安全。
打造強勢語言,有助于維護國家安全。語言秩序是語言意識形態制度化的表現形式。語言秩序的建立客觀上形成了一種評價體系,在這一體系內強勢語言擁有主動權,能夠引領輿論導向。好的語言創意對語言意識形態的建立產生了積極影響,在客觀上為國家安全搭建了一張“語言防護網”。同時,語言創意產業打造的強勢語言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強勢政治和經濟,而強勢的政治經濟有利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在面對國際糾紛時為維護國家利益堅定發聲,最終實現維護國家安全的目標。此外,語言創意產業利用商業手段擴大漢語的使用范圍,有助于推動漢語在全球范圍語言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從而達到傳播中國文化,抵御西方文化侵襲,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目的。
發揮語言的文化潛力,有助于加強文化建設。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創意產業的發展對于拓寬人們的語言文化視野、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都有著重要意義。首先,作為一個新興業態,語言創意產業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新穎的創意表達和創新的生產模式拓展人們的語言文化認知,為發展語言文化產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其次,好的語言創意能夠傳遞正能量,彰顯獨立的民族精神,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維護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和原創性。另外,語言創意產業是一種強化文化認同的實踐手段,一些語言創意能夠觸發民族情感,與人們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再現”與“重溫”連接共同體的群體歷史記憶,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
激發國民語言文化創造力,有助于建設創新型國家。語言創意產業的核心是語言創意,創新性是創意的最典型特征。語言創意產業通過激發國民的語言文化創造力,挖掘語言文化的深層價值,發揮語言文化的輻射功能,依托語言創新產業發展帶動社會整體發展進而提高社會創新水平。此外,語言創意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國民的語言使用能力,客觀上起到了激發國民語言文化創造力的作用,語言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將會吸引更多人加入到語言創意行業中,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創意氛圍,為國家形象掛上“創新型”和“活力型”標簽,進一步推動了創新型國家形象的塑造。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于SWOT分析的中國語言產業安全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4AYY007)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高傳智:《當前我國語言產業的發展狀況及相關思考》,《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
②沈騎:《非傳統安全領域的語言規劃研究:問題與框架》,《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5期。
③周明朗:《語言識別:民族國家建設與全球化》,《語言戰略研究》,2018年第2期。
④曹海峰:《全球化視域下文化認同建構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責編/于洪清? ?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