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玲 李文龍 張學義 李愛軍
摘 要:一個國家、一個地區需要一些頂級的名校,但也離不開為數眾多的省部屬普通高校。當人們把更多關注的目光投向名校的時候,普通高校的發展似乎被人們淡忘。隨著重點高校的不斷擴招,普通高校的發展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困難。作為普通高校的管理者、教師、大學的校長理應對此提出有創新的省部屬高校的發展理念,以促進拓寬高校的發展思路和空間。
關鍵詞:省部屬高校;特色教育;經營
中圖分類號:G6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06-000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6.002
一、學校要辦出特色
省部屬普通高等學校要辦出特色,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必須依據市場規律創新辦學。從辦學特色入手來研究普通型高校的發展是抓住了高校發展的牛鼻子。我們不僅要追求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發展規模和實力,而且要解決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的問題。普通高校怎么發揮小而活的優勢辦出自己的特色是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根本問題是如何使普通高校辦的更加特色、使普通高校更加繁榮、穩定、健康發展。
(一)特色教學是21世紀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高等教育經過數十年的不斷發展、壯大,為國民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的強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謂成就斐然。高等教育體制改革、調整后我國的高等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現在已有兩千多萬在校大學生,位于世界首位。規模上去了,并不等于質量就上去了。我們面臨著更大、更艱難的任務是大學怎么辦?如何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學校如何辦特色?如何在如林高校中鶴立雞群?
(二)特色教育可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辦學模式要有特色,你是辦成研究型的、綜合型的、教學研究型的還是教學型的?省部屬普通中小型高校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專門人才,培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主力軍。1.專業、學科要有特色,要結合自己多年的辦學優勢辦好若干個在全省、某個行業、甚至全國叫響的專業、學科。例如:山東理工大學的汽車、機電一體化、農機設計與制造、電氣技術、生物技術、世界經濟等在全省就很有名氣。2.校風學風建設要有特色,要有優良的學校文化氛圍。高校就像一棵大樹,要不斷地吸收各方面的營養成分,根深才能葉茂。3.要有團隊精神,廣大的教職員工如果把單位都當成自己家里一樣,這樣的高校才能有發展后勁,有發展希望。例如:山東理工大學和濟南軍區空軍聯合培養國防生,畢玉遂團隊研究的專利產品獲得5億元的專利轉讓費,張學義團隊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以下5項,2人獲得泰山學者,1人獲得青年泰山學者稱號,和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的友好學校以3+1模式聯合辦學(三年在理工大讀、一年在國外讀,發雙方的國家承認的畢業證、學位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生源質量也有了大的提高,這幾年考碩士研究生的上線率都達30%以上,2003級車輛工程專業學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甚至達到83%,這在許多名牌的高校都少見。當然,學校辦出的特色最終體現在學校能否培養出有特色的高素質的人才,特別是有創新意識、適應社會進步、視野開闊、既具有團隊精神又有獨創精神的人才。
二、高校要學會經營
(一)經營理念的建立
經營不只是經濟上的概念,高校要發展,高校的管理層必須懂得經營、善于經營,有投入產出理念。1.高校的產品是人才的培養、是科研成果的取得和轉化。師生比、員生比、還有經費來源的結構都是很好的評判指標。2.機關集約化辦公,各個管理部門、服務部門的減員增效等。3.后勤的社會化,集團化。4.融資方式的多元化,例如:學生公寓的校內集資,圖書館的對外開放融資等。
(二)高校的融資問題
隨著高等學校教育辦學體制的進一步改革,中小型高校的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融資問題不僅是中國高校面臨的問題,也是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中小型高校都面臨的問題。
(三)融資模式
關于中小型高校多元化融資模式的探討涉及很多專業問題,如果簡單地靠高校自己的收入,靠自有資金發展不但很慢,有時甚至會錯失大發展、上臺階的機遇。融資模式有:國有銀行貸款、國外銀行貸款、民間金融機構委托貸款、信用擔保、金融租賃、股權出讓、增資擴股、MBO管理層收購、MEBO核心員持股、BOT項目融資、IFC國際投資、委培培養(例如我校的國防學院、魯泰紡織學院)。
參考文獻:
[1]喬春華.高校學費的供給側改革——高校財務領域供給側改革之二[J].會計之友,2018(7).
[2]潘松劍.成本分擔機制與改革方向[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2).
[3]劉振天.轉型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價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9).
[4]王小寧,楊昕燁.新制度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討[J].會計之友,2014(30).
[5]王錚.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創新機制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1).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高明玲(1967.5— ),女,漢族,山東淄博人,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實驗教學與管理等。
李文龍(1991.7— ),男,漢族,北京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