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手工繩藝是一項古老而又年輕的游戲,可以較好地培養幼兒的識記能力、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教師要將繩藝發展成幼兒游戲的特色項目,讓幼兒在繩藝中獲得成長。在手工繩藝活動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幼兒的安全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大力開展幼兒游戲活動,以全面促進他們的發展。游戲活動的開展與安全意識的提升基本是同時進行的。不抓安全,任何活動都無法進行,教師要在抓安全的同時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部分教師沒有在行動上落實安全教育。比如,在游戲活動中,部分教師只是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并沒有教授幼兒剪刀的正確使用方法,也沒有在幼兒使用剪刀的過程中觀察幼兒,糾正幼兒的錯誤用法。在安全防范方面,部分教師也沒有做好。比如,幼兒第一次使用刀子是很容易被劃傷的,教師可以讓幼兒在使用刀子時戴好手套,消除安全隱患。部分教師也沒有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課程。比如,部分教師只告訴幼兒注意安全,卻并沒有告知幼兒安全指的是什么。
此外,部分家長幾乎包攬了孩子所有需要動手的事情,導致幼兒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差。幼兒到了幼兒園,一切都要自己做,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家長要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以及安全意識。會自理,談安全才有意義。
手工繩藝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要在手工繩藝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首先教師要保證操作材料是安全的。繩藝用到的毛線、線頭、細線等要衛生、安全。其次幼兒要熟悉操作流程,這是確保安全的重要環節。幼兒要弄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這樣才能保證操作的規范性與安全性。最后,幼兒要熟悉相關工具的使用。繩藝活動用得最多的工具是剪刀、小刀、鉤針等,幼兒要了解這些工具是做什么用的,怎樣去用它們,怎樣去防范傷害,等等。
以制作一個簡單的老鼠掛件為例,幼兒需要的材料有:錫紙或者鋁箔紙、麻繩、膠水、剪刀、指甲油等。用剪刀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將剪刀拉開,然后將麻繩放進去,再將剪刀收攏,剪斷麻繩。教師要強調將用好的剪刀放回桌子的抽屜里,剪刀的尖頭不能對著人,確保不傷著他人。在用指甲油時,教師可以先問孩子這個有什么用。孩子大膽想象,想到用黑色的指甲油涂在眼睛上,用粉紅色的指甲油涂在嘴巴上。教師再問,涂時要注意什么呢?先讓孩子自己想,有的孩子想到了指甲油不能吃,有的想到了最好不要用手摸。通過這樣的引領與指導,孩子在繩藝的過程中提高了安全意識。
對于繩藝活動來說,操作安全是一個方面,心理安全是另外一個重要方面,甚至比操作安全還重要。在繩藝操作過程中,教師要確保孩子的心理安全。幼兒不需要有任何的戒備心,不用擔心教師、同伴、家長等的指責和批評,有一種安全、自由的感覺。
教師要告訴孩子做繩藝不會有危險,讓他們在心理上不會緊張。教師還要給幼兒創設和諧的活動氛圍,不以最終的結果評判孩子;只要他們有任何可取的地方,就表揚他們。在進行繩藝活動中,迎接幼兒的是贊許聲,他們的心情自然是放松的,心理自然也是安全的。確保幼兒的心理安全還體現在他們在不會做時,教師會提供幫助,讓他們感知繩藝的快樂。
總而言之,安全要體現在教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以及幼兒的每一個操作步驟中。教師要在手工繩藝活動中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