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
陶行知先生認為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育,它應該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它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與民主組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教師要在民主教育中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并結合生命問題進行探討,解放幼兒的嘴巴、頭腦,提升他們的生命意識。
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的教育,教師要引導幼兒做自己的主人,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引導幼兒和自我對話,嘗試了解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后,教師要根據生命話題提出各種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了解自我。
在閱讀了《小威向前沖》這個繪本故事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出生進行自我對話,讓幼兒結合繪本故事思考自己的誕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小精子如何變成一個小寶寶。你也是從小精子變來的嗎?”“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都是從小精子變來的。那么,你知道自己和別人有什么一樣或不一樣的地方嗎?”這些問題能促使幼兒再次和自我對話,將自己和他人進行對比,看看自己和他人的區別。幼兒發現:“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五官,但是我們的長相卻都不一樣。有人是小眼睛,有人是高鼻子,有人是大嘴巴。”幼兒認識到了自己的獨特性。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幼兒積極表達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大膽地說出自己從哪里來,說說自己對生老病死的看法。并且,教師還要鼓勵幼兒結合繪本說出自己的感悟,提升幼兒的生命意識。
民主教育具有啟發覺悟性,教師要為幼兒營造一個和他人互動交流的氛圍,鼓勵幼兒圍繞繪本閱讀中的矛盾點展開辯論,并圍繞實際例子說說如何面對與他人的分歧,思考如何和他人友好相處。
在閱讀了《螞蟻和西瓜》的繪本故事后,教師要圍繞故事提問:“你覺得小螞蟻為何能將一塊大西瓜搬回自己家中呢?”幼兒認識到:“因為它們共同努力,所以才能成功。”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探究如何和他人相處。“今天在整理玩具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只顧著整理自己的部分,有的小朋友還和別人吵了起來。這應該嗎?”幼兒認識到:“我們應該相互幫助,這樣速度才會更快,就好像小螞蟻一樣。”幼兒認識到要尊重他人,與他人和諧相處。之后,教師要引導幼兒多與他人交流,讓幼兒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解決生活中的矛盾。
民主教育需要幼兒走近大自然,和環境進行對話,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民主,掌握更多的知識。教師要經常帶幼兒到大自然中,讓幼兒觀察繪本中出現過的生物,了解各種生物的生長狀態,和自然進行對話,讓幼兒更好地認識自然,思考如何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在閱讀了《花婆婆》之后,教師激發了幼兒的探究熱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地用花花草草裝點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十分美好。”幼兒觀察了各種植物的成長過程,并試著畫出花朵最美麗的狀態。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鼓勵他們為自己喜歡的花草創編一個故事。如有的幼兒圍繞蒲公英創編了一個蒲公英種子乘著降落傘出去旅游的故事,體現出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走近大自然,引導幼兒探索在繪本閱讀中學到的知識,不僅能讓幼兒了解大自然的美好,更能讓幼兒形成熱愛生命的思想,從而提高幼兒的生命意識,讓幼兒認識到要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幼兒解放眼睛,積極閱讀各種和生命有關的繪本故事,再解放頭腦,結合自己的想法圍繞其中的生命問題進行思考。在和文本進行對話的過程中,幼兒對生命的探究會更加有深度。幼兒認識到了要珍惜生命,保護生命。此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踐講述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生命煥發出新的光彩。
在閱讀了《活了100萬次的貓》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和文本對話,嘗試探究生命的意義。“在這個故事中,這只貓活了100萬次,這是不是一件值得羨慕的事情呢?”有的幼兒認為:“這很好啊,可以一直玩。”之后,教師可以再引導幼兒思考:“這100萬次都只是重復,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幼兒有所感悟:“一直重復玩也會變得沒意思。”“在故事中,它最后成了野貓,擁有了自由,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幼兒認識到:“我們也要像這只貓一樣,追求自由的生命,要懂得如何去愛,這樣我們活著才有意義。”最后,教師要升華主題:“那么,我們就從自己做起,看看身邊有什么值得去愛的人吧。”引導幼兒結合生活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師還要鼓勵幼兒進行分享體驗,說出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并和同伴交流彼此對生命的不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