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嬌

幼兒的心智發育尚不成熟,游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游戲融入幼兒教育中,能夠開發幼兒的創造思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角色游戲是幼兒喜歡的游戲形式,也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環節之一。本文通過對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角色游戲的實施進行分析,提出實施策略。
(一)幼兒跟著教師,按部就班
目前,大多數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都會提前安排好教學內容,讓幼兒玩什么,角色區怎么布置,投放什么材料,怎么玩等。教師計劃好游戲內容后,會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實施操作,將計劃好的材料投放在角色區,然后在課堂上教幼兒如何玩等等。幼兒的年齡較小,思維發展還不完善,有時幼兒對教師主導設計的角色游戲并不感興趣。這是因為教師主導的游戲活動沒有以幼兒為游戲主體,沒有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游戲活動,往往無法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二)角色游戲中教師過多的干涉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角色游戲過程中,部分幼兒教師會忙碌地穿梭于幼兒之間。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在扮演收銀員時,計算結賬太慢,教師會第一時間幫忙計算;幼兒在扮演服務員時,服務不夠完善,教師也會直接幫助幼兒。教師過多地干涉幼兒的游戲活動,不僅不利于幼兒自主游戲的開展,還不利于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一)角色游戲準備過程中的實施策略
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緊跟幼兒成長的腳步,根據幼兒的差異性、多樣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幼兒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性格的幼兒設計不同的角色游戲,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讓幼兒發揮出自己的才能。
(二)游戲的角色安排
角色游戲的內容確定之后,教師可以讓幼兒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游戲區域,再根據實際情況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從小組成員中安排游戲的角色。經常會出現幾個小朋友爭搶同一個角色的情況,此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先自行討論解決辦法,并合理對幼兒進行引導,最終以幼兒輪流扮演為解決辦法。在安排游戲角色時,幼兒教師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幼兒,要給予每個幼兒平等的機會和權利,盡量滿足每個幼兒的需求,讓幼兒能更好地融入游戲活動中,提高幼兒的集體意識。
(三)材料的準備與空間的布置
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自行討論,自己需要什么材料,還可以尋求家長和教師的幫助,共同收集角色游戲的材料。教師可以讓幼兒參與角色游戲區域的布置,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幼兒善于思考的能力。
(四)教師的引導作用
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要以幼兒為游戲的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以幼兒的興趣為游戲設計的出發點。教師在角色游戲中要充當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密切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并適時給予幼兒引導。教師要學會放手,適當地退出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游戲過程。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介入游戲,指引、點撥、引領幼兒,促使游戲順利進行。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角色游戲的實施為幼兒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了知識,掌握了經驗。在角色游戲過程中,幼兒教師要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根據具體情況,運用真正適合自己班級幼兒的教學方法,發揮出游戲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