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林
摘 要:我國經過了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為了人們在節假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帶動了GDP的發展。我國在2018年成立了文旅部,正式開啟了將文化融入旅游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種類型,主要是旅游者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識來回顧歷史和藝術的審美,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享受,是一種區別于觀看自然風光的旅游方式。常州旅游的自然資源較少,而歷史文化資源相對較豐富。因此,依托常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常州的文化旅游產業,形成自身的特色,是常州未來旅游業發展可以考慮的路徑。同時,對于常州打造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常州文化旅游;市場開發;發展研究
一、引言
常州市社科聯副主席周曉東曾經指出,一個城市的文化應該具備引領城市革命、助力城市經濟增長、形成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質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以文化來帶動常州旅游業的發展,以文化帶動城市建設,這是常州的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常州文化旅游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常州文化旅游市場的開發
1.調整產業結構,確定文化旅游業應有的地位
常州在改革開放初期大力發展工業,并且在80年代在中國蘇聯模式蓬勃發展具備極大的影響力。可以說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常州過度關注現代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對于文化建設的研究重視程度十分薄弱,使得常州市的一批文化價值極高的文物古跡,在城市的變遷中被拆除和破壞,并且常州在現代化進程中,城市的面貌和文化氛圍被徹底地打破,在這方面蘇州和南京的經驗就十分值得借鑒。
蘇州在城建規劃過程中提出了建設新城區發展舊城區的戰略構想,在舊城區的發展過程中,利用原有的城區知名度,在文化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方面做了很多文章,通過文化唱戲,政府搭臺的方式,依靠拙政園和留園等著名的蘇州園林整合的旅游環境和旅游資源,同時保護了文物古跡,真正形成了十分深邃而濃郁的歷史格調。所以常州也應該積極的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城市的開發理念,將文化建設與城市的發展建設保持同步,同時充分的發掘歷史文化,在發展旅游業過程中要不斷地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不斷創新,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長足文旅產業。
2.加大常州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
常州市的文化旅游數量繁多,特色資源種類十分豐富,除了以春秋淹城為主體的春秋文化和恐龍成為主體的恐龍文化,常州市還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展開開發工作。
(1)青果巷“江南水鄉文化”街區的開發
作為常州歷史人文云集的地方,青果巷是常州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這里有瞿秋白的誕生地、趙元任故居、劉國鈞故居和明星等近代名人故居和一些古碑和古建筑等,同時還有新坊橋小學內古戲樓、湯貽芬故居、史良故居、吳氏中丞第等一些完整的大院。如果政府部門能夠充分的發掘和恢復,將會形成小河、古街古巷、古橋古樹等為主體的結構,突出常州傳統民居聯合而建的民族文化特色,這些青瓦白墻可以給居住在高樓大廈中的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必將成為枕河人家和小橋流水的特色展示地。
(2)前后北岸文化街區的開發
常州另一個高雅文化特色的集中區是前后北岸歷史文化街區,這是常州歷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地點之一,前后北岸原來是兩條河中所夾,北面是白云溪,前面是顧塘溪,前湖北岸的稱呼也是這樣命名的。在這個地區明清時期,曾經生活著4位狀元以及兩位榜眼和探花。現存的遺址主要有蘇東坡終老的遺址,趙毅等歷史名人文化的故居,并且在這個街區名人故居是一個整體的結構,充分地顯示出了常州傳統文化特色,也展現出了常州五大學派和常州地方歷史名人的精神面貌。可以說這個街區充滿了古代的文化氣息,如果能夠和諧合理的開發,必將進一步提升常州城市的文化品牌,同時是常州的旅游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使其變得更加悠久。
(3)名人故居系列的開發
江南地區廣泛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蘇州園林,無錫山水,常州名人。可以說,常州最為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就是數量眾多的名人故居,但是根據筆者的調查來看,這些顧慮,并沒有得到良好的開發。一個城市的名人故居是歷史文化的重要靈魂,所以對名人故居進行開發可以提高歷史文化價值,延續歷史文脈,同時傳播歷史文化,可以起到一定的紀念作用和教育作用,在常州市已經評為A級旅游景區的35個歷史文化景點中僅有張太雷故居是二類景區,其他的歷史名人估計都沒有列入A級目錄,這充分地說明了常州市的文旅部門并沒有充分地利用這些歷史文化資源,在今后的常州的文化建設和旅游建設中開發名人故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
三、結語
隨著近些年來常州旅游業發展的不斷加速,加強文旅如何背景下的常州文化旅游發展研究對于常州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盡管在旅游方面常州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仍然處于后進者的地位,但只要能充分地發揮出文化旅游這一面政策旗幟的東風,仍然可以形成自身的特色,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使得常州市的旅游市場更加完善和便捷,同時也可以是常州打造新時期的歷史文化名城。
參考文獻:
[1]許鑫,霍佳婧. 面向文化旅游開發的非遺信息資源組織——以昆曲為例[J]. 圖書館論壇, 2019, 39(01):33-39.
[2]王遠.扶貧視角下鄉村文化旅游項目開發與設計探討[J]. 農業經濟問題, 2020(2).
[3]顧金梅.黃河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評《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文庫·旅游資源開發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 人民黃河, 2020, v.42;No.417(0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