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距離2021年的高考已經不再遙遠,而高考語文作文向來是每年高考的熱點話題。閱讀本文的您,或許是一名畢業班的語文老師,或許是一位正在為語文作文而頭疼的高三學子,或許是一位喜歡寫作,對高考作文有興趣的人。而不論您是誰,都希望您對本文提出批評和建議。本文通過對2020年上海市高考語文作文的解析以及參考范文的提供,旨在剖析2020年高考作文寫作方法,啟發考生寫作思維,為當下高三學生語文作文的備考,高二高一學生提升語文作文能力提供幫助。
關鍵詞:上海;高考語文;作文解析
一、考題重現
2020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原題: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要求:(1)自擬題目? ? ? ? ? ? ? ? (2)不少于800字
二、抽絲剝繭——題目解析及寫作思路
上海高考作文在考察考生語言的同時一向注重思維辯證。2020年的作文題依然延續了對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相比于2019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題目中的一段文字,2020年的作文題目則顯得頗為短小精悍,但這也并不代表寫作時不會有離題,偏題的可能性。對審題的把控依然重要。
本題的關鍵詞在于“重要的轉折”,“意想不到”,“是否”,“人”,“事物發展”,“無能為力”。這幾個字眼很容易讓考生聯想到“打破局限”或者“人定勝天”之類的主旨,也很容易聯想到當下重要時事如抗擊疫情來寫,基本上人人能夠做到有話可說,題目給考生發揮的空間還是較為充足的。而需要注意的重點和難點是,考生既要分析到客觀事物超越了人的主觀意料,也要具體闡述人對于事物發展進程的態度行為,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同時,考生不僅要思考題目中意想不到的“轉折”可以指什么,還要想到“人的能力”又能夠指什么,切忌僅僅落筆一個角度。其次,對于題目的立意,考生應該對“人對事物發展無能為力”持否定態度。
因此,在審清題目之后,我們可以有如下思路和觀點:
1.事物的成敗既要考慮到歷史進程,也要考慮到個人的奮斗,它是個體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雖然事物發展的轉折無法預料,但我們依然不能否認一些參與事物發展的人所做出的貢獻,因此,我們不應隨波逐流。
3.人定勝天,經過不懈的努力,人的力量是否可以改變那個意想不到的結果,使轉折成為轉機?
4.所有意想不到的轉折真的是突如其來,毫無征兆的嗎?我們是否在轉折之前可以窺見端倪?
5.若事物發展無力回天時,我們又該以何種態度去面對?
……
經過上述的剖析,在審清題目,理好思路,列完提綱后,我們基本上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寫完這篇上海市語文高考作文了。此外,考生在平時也應當注意作文素材的積累,在寫作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最后,預祝各位考生都能寫出滿意的作文,在語文學習方面能夠有所提升,在高考中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績。
三、厲兵秣馬——適用的作文素材
1.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這本書中,講述了多個歷史上個體對事物轉折產生作用的故事,如拿破侖的少將在戰斗中的猶豫導致了滑鐵盧戰役的失敗,又如被人遺忘的凱爾卡門葬送了拜占庭帝國,個體之于歷史的洪流,恰如漫漫長夜中的群星璀璨。
2.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混亂,文人的命運遭遇了轉折,而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鄙棄世俗,不滿于司馬氏當權,堅守自己的本心,他的《廣陵散》成了千古絕響。
3.庚子鼠年,新冠疫情突然爆發,正是有了一批批醫務人員,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眾志成城,疫情才得以有效控制。
4.二戰時期,德國商人辛德勒以一己之力,傾家蕩產向德國軍官開出1200個猶太人的名單,救一個人,就等于救了全人類,他做出了能讓歷史所銘記的選擇。
5.盡人事,聽天命。
6.王安石:“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四、萬事俱備——試寫參考范文
夤夜中的群星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寫道:“命運即使對自己喜愛的寵兒也不是永遠慷慨無度的?!蔽覀兩硖幨篱g最平凡的一隅,誰也無法保佑自己成為命運的寵兒,更不用說奢求命運慷慨的恩典,正如無名的星辰靜靜懸掛于茫茫黑夜,面對日月更替,面對滄海橫流。
?歷史用淡然的語氣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絕不可能永遠盡如人意,它有變幻莫測的轉折和意想不到的結果。魯日至死也不曾料到自己的《馬賽曲》成了法國國歌;拿破侖就算被流放千百次也未能想到自己的一世英名毀于滑鐵盧戰役中一個部下的片刻猶豫。就像古時英雄豪杰拍遍欄桿,也無法憑借一己之力報效祖國,兼濟天下,昔日堅信不疑的信念和夢想在無數個意想不到的事實之中土崩瓦解,事物的種種客觀因素導致了個人的力量有時在面對歷史的洪流時,也只如螳臂與蚍蜉般無力。
?那么,我們是否就要以為這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轉折后的事物依舊在發展,然而,一些經歷了驚詫的人們卻不會對驚變坐視不理。即使看似無能為力,也不代表放任不為,當事物的發展如失控的列車一般疾馳而來之時,他們的實踐與作為或許不能停下整輛列車,卻總會改變那車輪滾動的方向。安史之亂中,張巡死守睢陽城,明知救兵不至,卻依舊“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他無法改變戰敗的結果,卻深知“守一城,捍天下”。歷史沒有無視他所做出的犧牲;庚子鼠年,無人能料的新冠肺炎爆發之際,又有無數醫務人員為民請命,為民奔走,病毒的進程最終得到了有效控制,無數人的期盼和努力在未知的挑戰面前迸發出足以逆天改命的力量,又怎會無能為力?
因此,這般堅定不移的力量必將帶來希望。值得一提的是,茨威格在?那句話的最后還說了一句“眾神很少保護凡人,唯獨除卻不朽的豐功偉績?!倍鴦撛炷切┴S功偉績的,正是在歷史巨變中不斷創造無限價值的人們,縱使“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為了那些許的希望,“無能為力”也必將變成“眾志成城”。他們并非依靠神明,而是以凡人之力,行不朽之事。
當然,事物的成敗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若拼搏過后仍舊不盡如人意,也無需過分掛懷,正如王安石所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或許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但我們依然無愧于曾經的努力。
不論事物如何發展,不論未來如何變幻,?在漫長的夤夜中,總有群星乍現,熠熠生輝。
作者簡介:丁可欣(2000—),女,上海人,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在讀